“中国硅谷”尚未改变世界
2019-07-13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7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硅谷”在改变中国,但尚未改变世界王瀚洋(音)十几岁时,对中关村的电子市场着迷不已。他就像逛动物园的孩子,走在两边摆着硬盘和显卡的过道,提问题,吸收知识。政府想要把那一带打造为科技中心,但直到2009年仍无明显成效。中国那时候已有一些成功的科技公司,它们效仿美国的搜索和社交媒体公司。但总体上中关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它一度是廉价冒牌货的代名词。
但现在不一样了。25岁的王先生如今执掌自己的第二家创业公司,这是一家为无人机开发软件的公司。中关村已从当初的电子产品市场扩大到北京西北部的大片区域。那里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中国名牌大学。现在,中关村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
它也是最有希望成就中国国内创新的所在。中国政府将国内创新称为“自主创新”,与美国的贸易战更增添了其紧迫性。正如王先生所说,中国必须加快从组装科技产品到创造科技产品转变。背靠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科技产品市场,中关村如今在不断创造出更快、更智能的新应用、服务和设备。
过去10年来,注入中国科技公司的资金快速增长。有了资金,初创公司能轻易快速地搞定办公空间,招到北京名牌大学的应届理工科毕业生。
南方城市深圳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在2011年推出集聊天和支付于一体的微信,已经成为脸书的效仿对象。国际上流行的视频分享应用TikTok出自北京的字节跳动科技公司。这表明甚至在诸如社交媒体等硅谷称霸全球的领域,中关村也能参与竞争。
在中关村,年轻的初创公司往往诞
生在旧的电子市场低矮狭小的楼房里。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创业公司往北搬到更大的办公楼。腾讯、百度、联想和新浪都在北京的北郊拥有庞大的园区。
新公司都依赖中关村靠近北京知名学府的优势。这一带不仅有清华和北大,还有一些备受推崇的中小学。
中关村最大的弱点是依赖进口元器件和技术。如果中关村要从地区科技中心变为全球科技中心,如果要使中国免受保护主义的冲击,那么就有必要培育自己的供应商。
中国最新的创业公司把目光瞄向外国市场。他们认为目前的贸易战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可以借此补上中国供应链的缺口,然后在西方参与竞争。但要成为像硅谷那样影响世界的力量,中关村不得不消除西方对中国科技的猜疑。迄今,只有极少数中国科技公司走向全球。▲(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