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大小和穴盘育苗对秋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9-07-1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属于马铃薯中原二作区,马铃薯可分春秋二季种植[1]。秋马铃薯栽培需要避开夏秋高温,一般8月底至9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从出苗到收获的生育期不足70 d,适宜播种期短。用小薯整薯播种可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有利于植株前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2],而且可以克服高温季节切块播种容易烂种的问题,因此,秋马铃薯小薯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更适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发了一种利用防虫网隔离匍匐茎的脱毒马铃薯小种薯高效繁育方法,通过分批采收,10 g以上小薯单株结薯数可达59.2个,大大提高脱毒马铃薯的繁殖效率[3],脱毒原原种经过一代繁育,脱毒小薯即可用于生产。利用脱毒小薯穴盘基质育苗技术,秋马铃薯可以提早育苗,延长大田生育期,提高产量。2014年秋季进行了马铃薯不同脱毒小薯大小和穴盘育苗的栽培试验,为脱毒小薯在秋马铃薯种薯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费乌瑞它(Favorita),生育期60~65 d[4]。脱毒种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2014年春季繁育。按照脱毒种薯大小分级,分6.5,12.5,25 g种薯直播和12.5 g种薯穴盘育苗再移栽4个栽培处理,代号分别为6.5 G、12.5 G、25 G、12.5 GX,其中25 G为对照。
1.2 田间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区组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单畦2行,面积1.3 m×12.5 m,播种100株。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杭州)试验地,2014年8月30日播种,6.5 G、12.5 G、25 G 3个处理田间整薯直播,12.5 GX处理同时穴盘整薯播种,9月9日出苗,9月14日移栽。
1.3 田间调查
从出苗后生育期31 d开始每7 d为1期,分6期采收,每期每小区连续采收正常株10株,调查地上部重量、块茎重量和结薯数,分100 g以下、>100 g 2级调查块茎重量及个数,以重量计算>100 g的大中薯比例。在第5期收获时同时调查株高、主茎数、分枝数和茎粗,每小区调查10株。田间9月14日出苗,11月19日完成收获,生育期66 d。
1.4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和DPS v 3.0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
根据表1,对照25 G处理株高45.90 cm,主茎数2.0个,茎粗1.16 cm,11月12日第5批地上部重量每株208.43 g。除了12.5 GX处理外,种薯越大,株高、著(p<0.01)。下同。
表1 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
处理株高/cm主茎个数茎粗/cm地上部重量/(g·株-1)6.5G42.51±1.38a1.5±0.13b1.01±0.08b163.57±8.11bB12.5G44.22±0.74a1.8±0.16ab1.13±0.03ab196.24±14.86abAB12.5GX46.14±1.49a1.4±0.24b1.13±0.07ab205.21±18.44aA25G(ck)45.90±1.45a2.0±0.21a1.16±0.04a208.43±12.05aA
注:在同列中,没有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没有大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极显
主茎数、茎粗、地上部重量越大。但12.5 G与对照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6.5 G与对照的株高差异不显著,主茎数、茎粗、地上部重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12.5 GX与对照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重量差异不显著,主茎数差异显著。说明在脱毒小薯6.5~25 g范围内,存在种薯越大生长势越好的趋势,但12.5 g的种薯与25 g的种薯生长势差异不明显,12.5 g的种薯经过穴盘育苗处理不仅能提早出苗,比同期大田播种早出苗5 d,而且主茎数明显减少。
2.2 地上部生长动态
根据图1,随着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地上部重量一直增加,直至约生育期59 d时,地上部开始成熟,茎叶衰老,地上部重量逐渐下降。在4个处理中,6.5 G与对照25 G地上部重量一直有较大差距,而12.5 G、12.5 GX与对照的地上部重量始终差距较小,尤其是12.5 GX的地上部重量不仅始终高于12.5 G,而且前期与对照基本一致。说明12.5 g的种薯与25 g的种薯的地上部生长势始终差距较小,12.5 g的种薯经过穴盘育苗处理,有利于增强田间前期生长势。
图1 地上部生长动态
2.3 块茎生长动态
根据图2,在块茎生长前期,4种处理块茎生长速度基本相同,但从生育期38 d之后,6.5 G的块茎重量逐渐落后并拉大与对照25 G的差距。12.5 G、12.5 GX的块茎重量与对照在生育期52 d后才逐渐拉开差距,但差距较小,12.5 GX的块茎重量后期稍优于12.5 G。说明12.5 g与25 g的种薯的块茎生长前期基本一致,后期差距较小,12.5 g的种薯经过穴盘育苗处理,对块茎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2 块茎生长动态
表2 不同种薯处理的结薯数差异
处理平均单株结薯个数5% 水平1% 水平25G(ck)5.4±0.1aA12.5G5.1±0.1bA12.5GX4.6±0.1cB6.5G4.5±0.2cB
2.4 结薯数变化动态
根据图3,费乌瑞它秋马铃薯的结薯数在生育期48 d后基本稳定波动,在整体上,存在种薯越大结薯数越多的趋势,但12.5 GX与6.5 G的结薯数差距较小。根据后5次采收结果平均,对照25 G的结薯数最多,每株5.4个,显著多于12.5 G,极显著多于12.5 GX、6.5 G,12.5 GX的结薯数每株4.6个,显著少于12.5 G,与6.5 G相近。说明整薯播种的种薯越大,结薯数就越多,但12.5 g的种薯经过穴盘育苗处理可以显著减少结薯数。
2.5 生育期59 d和66 d时的块茎产量
根据表3,12.5 GX在生育期59 d和66 d时的产量均位居第2位,与对照25 G无显著差异,分别比对照减产3.01%、3.47%,它的平均单薯重、大中薯比例在4个处理中均是最大的,平均单薯重59 d时显著大于对照和12.5 G,66 d时显著大于12.5 G。12.5 G在生育期59 d和66 d时的产量均位居第3位,与对照25 G无显著差异,分别比对照减产6.82%、6.18%,同时它的平均单薯重、大中薯比例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6.5 G尽管平均单薯重、大中薯比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产量较低,与对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12.5 g的脱毒小薯能够适用于整薯播种,减产不明显,也不会降低马铃薯的商品性;12.5 g的种薯经过穴盘育苗处理,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不显著,不过,由于结薯数明显减少,平均单薯重显著增大,大中薯比例增加,马铃薯商品性有较大的提高。
表3 生育期59 d和66 d时的块茎产量
生育期/d处理平均单薯重/g大中薯比例/%单株产量/g增产/%6.5G67.31±3.06b64.97±3.05a302.91±24.25bB-20.775912.5G68.50±2.08b66.51±5.51a356.27±25.00abAB-6.8212.5GX78.89±4.51a74.69±4.51a370.82±21.79aA-3.0125G(ck)68.27±2.52b67.23±2.52a382.33±15.89aA0.006.5G71.83±3.51bB68.64±6.23a337.64±11.50bB-17.356612.5G75.14±4.04bAB71.83±3.28a383.26±10.39aAB-6.1812.5GX87.62±3.52aA77.83±5.69a394.34±12.58aA-3.4725G(ck)80.10±2.65abAB70.39±4.21a408.51±17.58aA0.00
图3 结薯数变化动态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10 g以上脱毒小薯整薯栽培的植株生长势显著好于切块栽培,各生育期地上部茎叶鲜重、地下匍匐茎数量、结薯数和产量均与脱毒小薯大小呈正相关[5-6]。齐连芬等研究表明,与切块(20~25 g)栽培比较,10~15 g脱毒小薯栽培增产13.1%,20~25 g脱毒小薯栽培增产26.7%,5 g以下脱毒小薯栽培增产仅1.2%[5]。胡榜文等研究表明,脱毒小薯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5~20 g脱毒小薯整薯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从脱毒种薯合理小薯化考虑,认为5~15 g脱毒小薯比较适合整薯播种栽培[7]。本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中,在6.5,12.5,25 g的脱毒小薯3个处理中,整薯播种的种薯越大,植株生长势越好,结薯数越多,产量越高。6.5 g的脱毒小薯地上部生长势弱,块茎缺乏生长后劲,产量极显著低于25 g的脱毒小薯。12.5 g的脱毒小薯能适用于整薯播种,与25 g的脱毒小薯相比,种薯重量用量可以减少50%,但株高、主茎数、茎粗、地上部重量、平均单薯重、大中薯比例和产量无显著差异。
穴盘基质育苗是蔬菜上应用广泛的育苗技术,适用于蔬菜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高产栽培[8]。在马铃薯上,穴盘基质育苗主要用于脱毒苗繁育脱毒种薯和实生苗育苗栽培[9-10]。马铃薯脱毒小薯的应用,尤其是15 g以下小薯的整薯播种,为穴盘育苗提供了种薯大小的合适条件。利用穴盘育苗技术,可以在秋季提早育苗,延长大田生育期,提高秋马铃薯产量。本试验结果表明,与种薯直播相比,种薯穴盘育苗再移栽,不仅有利于提早出苗,比大田同期播种早出苗5 d,而且有利于促进地上部和块茎生长,尽管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是主茎数和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重显著增大,大中薯比例增加,马铃薯商品性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