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封档案中的昆明旧事(四)

2019-07-13

云南档案 2019年6期
关键词:五福邮资老井

■ 王 媛

本信封档案是昆明本埠寄递的中式印花实寄封。信封外形格式为竖向,道林纸,灰白色,长20CM,宽10CM。封面上的收、寄信息均用毛笔书写,字体为楷书,收信地址是:“请交本市”;中间红条印花图案上有收信人:“高等法院院长钧启”;封面左侧有寄信地址:“自西院街五福巷十四号 缄”。封面中间红条印花是“渔翁垂钓山水间”图案,上有“仍昌生 造”等字样,想必该信封是这家商号印制的。封背上下两端分别各贴1枚邮票,票上均销黑色邮政日戳,另外,中间部分盖有“云南府(柒号)”碑型戳。(如图1)

信封档案上的寄信地址“西院街五福巷十四号”是昆明的一条老街。西院街,原名福照街,后改为五一路。五福巷,很吉祥的地名,它东起五一路,西至华兴巷,与如安街、东风西路相通。长215 米,宽2~4 米,混凝土路面。主巷道为东西走向,从总体布局看,它是由一条主巷和四条次巷组成。明清两代,老巷外的福照街北有“旗纛庙”,昆明方言把“纛”读音成“dú(毒)”或者“tú(图)”,巷道的主次支干共为5 条,遂名“五纛巷”。辛亥革命后,破除旧习俗,借其谐音,取“五福临门”之意,改名为“五福巷”。1979年,随着福照街改名为五一路,古巷亦改名为“五一巷”。但不知何故,巷内标识与门牌所写都是五福巷,与《云南省昆明市地名志》地名记录的“五一巷”不同,笔者推断:或五一巷又重新改名五福巷。但何时更改?不得而知。

如今,五福巷已旧貌换新颜,它是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辖区。起于俊园小区,止于工商银行宿舍,长度比原先短,有201 米;宽度比原先宽,有4~12 米,依然东西走向,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城市支路。

所谓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即为:长寿,富贵,体健且心安,积德而仁善,善终且不横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亘古不变,五福之意反映出最完全最充分的祈盼。何来五福?佛家开释: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应发自内心关爱生命;珍惜当下生灵,保护现今自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众生爱怜,福在眼前。

五福巷,小巷幽深,居民祥和度日,老人淡然闲逸,孩童快乐开心。晚清年间,巷内开掘一井,水源丰旺,冬夏相同,井水清澈见底,品质一流,附近居民均可饮用,至今仍存。(如图2)老井安坐古巷,井旁青石小道幽幽通向东边的五一路,巷里的人们也从井边走向外面的世界。

五福巷的老井浸透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它是根,是童年的记忆,是家人的期盼。听说20 世纪80年代末的夏季,有位台湾老兵几经周折找到五福巷,进入巷口,他直扑老井而去,要看看已有百年历史、自己离别了几十年的老井风姿。现今,小巷居民已用上自来水,很少光顾它了,当年与老井欢聚的场景荡然无存。苍老的青石井圈不见了,换成布满裂痕的水泥井栏,只有萋萋青草围着沟边倔强长着。

该信封档案是昆明本埠寄递的中式印花实寄封。邮政日戳显示:信件寄递时间为“27.11.22.”。邮政业务为“本埠普通平信”,封面贴有“民普9 北京二版帆船、农获、牌坊邮票”2 枚,单枚面值1 分,合计2 分;按当时中华邮政规定:本埠普通平信,初重20 克,邮资:0.01元。本信件邮资超出0.01 元,应当封内的信件重量超出了20 克,增加了邮资。

猜你喜欢

五福邮资老井
老井的春节
问月
老井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市场研究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吊唁未亡人
吊唁未亡人
《上海针灸杂志》邮购信息
精华公司邮售书目(均免收挂号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