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2019-07-13淮阴工学院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223001
(淮阴工学院党政办公室 发展规划办公室 223001)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在60多年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特色兴校战略,不断培育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泛好评。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全国服务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1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8个,实现学科专业全覆盖;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0个。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步形成了“接地气”“近产业”“重应用”的办学特色。
一、坚持科学定位,树立特色办学理念
第一,坚持服务面向地方。地方高校最重要的属性是“地方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复旦共识”提出了地方高校服务面向的具体要求,指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学校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拓展办学思路,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通过拓展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办学活力。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区域,在办学目标、办学类型、人才培养规格、服务面向等方面,实行开放办学,合作共建,协同发展,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特色办学之路。
第二,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办学实际,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理性确立了目标定位、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科类结构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按照“全面发力、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指标引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凝练特色、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以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队伍建设、一流学生培养、一流科技服务、一流境外合作为重点,以一流党建工作为统领、一流文化建设为引领、一流智慧校园为支撑、一流治理创新为保障的“十个一流”建设实施计划。在类型定位上,坚持教学型办学定位,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坚持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适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科类结构定位上,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面向产业开展技术研发。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并不具备工科优势高校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因此,在科学技术研发方面需要错位发展。学校紧密联系江苏支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苏北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淮安实施工业强市、科教与人才兴市、借港出海与开放带动、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的发展需求,面向淮安重点发展的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把全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目标,立足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实用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服务,如新产品的设计、改进,工艺、装备的设计及高新技术的推广与服务等,为政府、企业和人的发展提供服务,建立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模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坚持内涵提升,一体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是一项事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系统工程,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平台的重要作用,在办学实践中具有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学校根据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精神,遵循“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分级管理、建设一流”的思路,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产业需求。实施学科建设“246X”工程,建好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作物学等5个省重点培育和建设学科,完善《学科特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着力建设一批深度对接区域行业产业的学科群。目前,以盐化工和凹土资源研发为特色的化学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优势的机械工程以及围绕淮安重要支柱产业IT产业发展的计算机工程与技术学科等3个学科被确定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围绕淮安第五大支柱产业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及安全)的食品工程学科和定位于中小企业管理的企业管理学科被确定为校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学校还确立了8个紧贴地方产业的校二级建设学科。
二是提升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特色办学最为直接的体现。学校按照新工科建设理念,完善专业准入标准,制定动态调整方案,健全专业准入与退出制度,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新增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集中力量办好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专业、学院壁垒,成立淮阴工学院翔宇学院,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已先后组建了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建筑结构创新模型竞赛实验班、计算机设计竞赛实验班等10余个虚拟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施校企协同育人“234”工程,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建设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机制,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邀请社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骨干参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基础与提高、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3次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首次问鼎“创青春”国赛金奖。
三是协同创新,深度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助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产学研合作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重要使命。为加强协同创新,学校积极探索打破学科与学科、学院与学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机制体制壁垒,以机制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淮安大力发展的盐化工、凹凸棒黏土等支柱、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院( 所) 合作、校地合作,合力打造具有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目前,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共建以淮安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国家、省等研发、服务平台6个,以“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中心,成为学校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科学研究开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拓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学校开创性提出实施“1111”工程,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互动共赢合作机制。近两年,联合申报获批省级科技攻关、苏北计划、中小企业创新等各类项目近20项,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深度推进“百名教授进企业” “百名博士进百企”活动,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加强协同创新,开展重大难题、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研究,与企业联合攻关、开展创新,帮助企业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断促进学校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应用性强的优势,利用淮安大学科技园、工业设计创意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服务载体,大力推进研发设计、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工作,形成了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坚持师资“四化”,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水平师资之间的竞争。为此,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把“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线,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即打造10名国家级人才;三年引进300名博士;三年培养50名博士;开展翔宇系列人才工程(翔宇教学名师、翔宇教学标兵、翔宇师德标兵、翔宇优秀团队、翔宇优秀辅导员、翔宇学者、翔宇先鸣等7个子项),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发展激励、教师能力提升及教师分类发展和转岗退出等机制,强化二级学院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 “四化”工程,即教师的博士化、国际化、产业化、团队化,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创新人才多元引进模式。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校院、校企、校地协同引进人才,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建立完善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坚持柔性、开放的人才引进原则,近年来引入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9人,不断完善校外兼职导师聘用机制,积极遴选聘任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担任兼职导师,目前学校共聘任校外研究生导师78人。大力推进事业编制、全职聘用、海外境外、流动岗位、项目合约、定制式等多种人才引进模式,构建和完善适合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落实“一院一策、一人一议”,提高引进人才与学科、团队建设的契合度。近三年每年平均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
二是完善教师多重培养体系。鼓励并支持教职工通过多种方式攻读海内外名校、名师、名学科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学校教师博士化水平。依托国家和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省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等项目,加大出国(境)研修资助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步伐。实施专项人才计划,分批次、有重点地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主要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和进修,积极培育科研团队,壮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完善教师到企业、社区联系合作制度,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管理一线,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引导教师走出校门,参加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合作中提高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育人优势。
三是构建人才多维激励机制。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改进职称评聘办法,建立聘任制、聘用制教授副教授、产业教授职务评聘制度,拓宽优秀人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渠道,拓展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空间。着力优化岗位管理,实现教师分类评价、科学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相应的高职低聘、转岗退出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完善高层次人才薪酬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与教学、科研成果挂钩,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制度,保证公平公正,保障岗位基础,激励广大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激励管理服务队伍各安其位、干事创业,最大程度体现各类人才价值,发挥各类人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