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群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方式研究
2019-07-13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课题组050000
(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课题组 050000)
当前,群艺(文化)馆以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实践为目标,以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自媒体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教于其他公益性文化机构,群艺(文化)馆表现出了公众认知程度低、群众参与度低和社会影响力低的现象,特别是在传播模式交互性、传播速度即时性等方面遇到了极大地挑战,直接影响了全民艺术普及的效能。本文以2019年6月下旬—7月上旬石家庄市群艺馆(以下简称“石家庄馆”)进行的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分析群艺(文化)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从构建权威话语、创新丰富话语、转换话语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升群艺(文化)馆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创新群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方式。
一、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共收回300份。有效答卷为300份。在本次调查中,对石家庄馆的整体评价感到满意的有29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7.3%;整体评价一般及不满意的有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7%。
以上数据所得,所调查群众基本比较满意我馆的各项工作,满意度达97.3%,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改善,具体详见调查内容数据结果与分析。
二、当前群艺(文化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公众认知程度低。石家庄馆提供的相关服务在市民当中的认知度低,参与本次调查的300名群众中有80%的人在过去一年内至少每周来我馆一次,并且停留一小时以上,同时每年参加免费公共文化活动5次以上,“从未去过”的占0.3%、“从未停留”的占0.7%。
2.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度低。参与本次调查的公共文化活动,主要表现在对过去一年参加石家庄馆免费服务方面:每周一次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45%,每月一至两次的占调查总数15%,一年十次左右的占调查总数9%,一年五次左右占调查总数14%,一年一至两次的占调查总数15%,从未参加过的占调查总数2%。
3.服务效能差。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得出:对石家庄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认为非常满意的占总人数的56%,认为比较满意的占总人数的35%,认为说不好的占8%,认为比较不满的占1%,不存在强烈不满的。
4.对象有限。目前,参与石家庄馆活动的主体依然是老年人。而对于其他受众群体如: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等,一般提供多为“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和“种文化”服务,不能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与其他公益文化机构相比,共文化服务受益人群着实有限。
5.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群众的需求。据统计,广大群众的意见及建议有:进一步扩大免费服务的种类;增加线上培训;开设适合未成年人活动内容;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建立数字体验馆;增添馆办网站、微信公众号互动功能;扩充数字化服务资源;更换演出设备,提高演出档次;多举办高层次的讲座;增添应急设备;等等。
三、原因剖析
1.“自娱自乐”的存在感。自2011年,免费开政策提出后,按照要求,石家庄馆增添了许多的工作任务,却暴露出诸如: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老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内容供需矛盾突出、运行成本上扬、管理难度加大、保障政策与措施之后等不少问题。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馆内业务工作的“繁忙”:慰问演出、主题活动、基地建设、基层辅导、骨干培训、展览展示、百姓课堂……忙得不亦乐乎。群众不禁会问:有多少活动是老百姓真正知道、参与和欢迎的呢?
2.无温度的传播技能。石家庄馆每年承担很多节庆、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任务,但由于宣传模式、传播途径的限制,往往达到的效果甚微。一是自身传播平台建设受限。2015年的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要求中提到:群艺(文化)馆要有自己的馆办报刊、且要有“内部资料准印证”,但是石家庄馆编印的、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群文期刊奖的馆办刊物《石门风雅》几经跑办都没有获得准印证号。二是对宣传方式的认知受限。课题组在做网络搜索时发现,对石家庄馆的宣传报道数量不少,但多数是转载或雷同之作。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观察,这种现象在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很普遍,对于活动的宣传报道,仅仅表现在上了电视、上了报纸、上了网站,简而言之,就是有了响动就可以了,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数字化办馆的功能缺失。2015年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细则已把“建有网站,具备信息发布、远程辅导等一定功能”作为一级馆必备条件,南方地区的数字体验馆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在作为省会馆的石家庄馆的数字化服务功能仅仅体现在馆办网站、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上。虽然近年来市群艺馆多次组织馆内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赴上海、马鞍山、扬州、宁波等地群艺(文化)馆参观学习,结合“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也不遗余力地制定了数字体验馆建设、数字化服务建设计划,但是受到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未能实现,无法实现真正地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四、提升话语权,塑造公众形象,实现群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方式创新
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国文化事业费928.33亿元,同比增长8.5%。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0.42%,与上年持平。中央财政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专项资金50.51亿元,比上年增长0.6%。政府下拨资金的增加,目的在于提高群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但是其存在的薄弱环节直接导致参与群体没有相应拓展。要应对自媒体时代带来的的各种挑战,群艺(文化)馆必须要通过构建权威话语主体、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积极探索群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深入剖析自媒体对工作的积极影响与挑战,以此来增加广大群众的认知度、参与度、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权威话语主体,改变公众对群艺(文化)馆固有认知,提升话语参与度。
面对问卷统计中公众对石家庄馆的意见和建议,亟需我们以服务社会公众为核心,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了解公众的需求,提升服务,改变工作方式,让公众了解群众文化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培养一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够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政治素质高、有责任担当的“意见领袖”,来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形成有利于群艺馆营造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自媒体环境两方面入手。
二是丰富话语内容,提高公众对于群艺(文化)馆服务信息认知,扩大话语影响力。
具体来说,要以社会媒体的宣传及馆办刊物建设为基础,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拓展自身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好信息的定期发布、重点推送、线上服务等内容,使群艺(文化)馆服务信息能够在海量服务中脱颖而出、吸引大众,使公众更多掌握和了解足够的服务信息,真正让意识形态深入到全民艺术普及之中。
三是创新话语方式,增强公众对群艺(文化)馆的公众形象认知,拓宽话语传播渠道。
群艺馆要实现有效的转变话语方式必须让意识形态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度,需要从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活动普及等具象方面入手,从优化话语内容组合方式、转换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话语传播方式入手,与广大群众加大互动对话,用平等包容的心态,接受评论,倾听心声,满足诉求,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让老百姓了解艺术、展示艺术、亲近艺术、参与艺术,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从耳入心、从眼入脑”,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
五、结语
群众文化工作又被称为“夯实平原、形成高原、隆起高峰”,尤其是在自媒体与网络空间“阵地”上,谁占领并掌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竞争的“主阵地”与“新高地”。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将进一步塑造群艺馆公众形象,带给为广大群众心理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及价值观的认同,以进一步加快省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