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设施蔬菜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2戴丽玲吴剑权
戴丽玲 吴剑权
摘要 本文分析了黟县设施蔬菜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种植构成、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成本控制、用工问题以及规避经营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黟县设施蔬菜规模化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蔬菜;规模化经营;问题;对策;安徽黟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080-02
黟县是皖南山区的一个小县,生态环境较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誉,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区域。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近年来黟县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土地流转率快速增长,带动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尤以粮油、茶叶、蔬菜的规模化生产为甚。其中,仅大棚蔬菜就新增136.67 hm2,占蔬菜商品生产基地面积的85%。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快速增长,使黟县蔬菜供应能力大幅增长,有效改善了蔬菜的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经营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1]。但在生产经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主体组织形式与经营规模不合理、基地建设与蔬菜管理成本控制不科学、菜类选择与茬口安排盲目性大、基地用工短缺、经营风险大、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以及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等,亟待探讨、解决。
1 存在的问题
1.1 组织形式与经营规模不合理
目前,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大户等。但经营管理、运营最好的是家庭农场,其经济关系简单明晰、成员齐心、管理有效;其他组织形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成员关系不紧密、合作共赢意识不够、管理执行不够有力、运营效率不高。
在经营规模上,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经营效益的提高。规模过小,单位面积成本高,直接影响效益水平的发挥;规模过大,经营者力不从心,资金与管理都跟不上,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水平,效率低下。
1.2 成本控制不科学
成本控制包括基地建设投资与基地建成后日常经营管理成本2个方面。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时,部分基地的规划、建设不合实际,如在基地路渠水电建设、棚架搭建等生产设施建设方面贪大、图好,投资大而建成后不适用;也有的过于简单,影响正常生产需要。两者均会影响设施蔬菜基地生产经营效益的发挥。
1.3 菜类选择与茬口安排盲目性大
黟县设施蔬菜规模化经营基地在菜类选择上存在只种植1种蔬菜或蔬菜种植种类繁多的情况,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在黟县主要是种植芦笋或韭菜,无茬口安排烦恼,可集中精力种好1种蔬菜,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高,但收益易受该种蔬菜价格的影响,风险较大;后者一年四季都得关注市场、考虑茬口安排,业主需了解掌握的蔬菜生产技术也较多,但收益上风险相对较小,不会因某一种蔬菜的价格起伏而波动太大。
蔬菜基地菜类选择和茬口安排都是针对市场供应分析判断做出的选择。但在实际生产中,经营主体不能准确、及时地了解行业市场相关信息,影响判断和选择,不利于收益的提高。
1.4 基地用工短缺
由于设施蔬菜生产常年用工,且用工量大,加之近些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设施蔬菜基地用工紧缺情况普遍存在,在黟县尤以每年3—5月采茶季更甚。据调查,目前设施蔬菜基地平均用工577.5个/hm2,工资额为41 325元/hm2,约占生产成本的 48.56%,成为蔬菜设施栽培的一大压力。
1.5 生产经营风险大
设施蔬菜生产和其他农业生产一样,不仅有来自产品销售情况、销售价格的市场风险,还有来自风霜雪雨、旱涝、高低温、病虫害等方面的自然灾害风险。生存与发展环境艰难,抵御能力脆弱。
1.6 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商品蔬菜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消费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执行不严格、不到位,投入品应用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1.7 生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是近年新兴的经营模式,受业主投资能力、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制约,其蔬菜种植与企业管理水平都不甚理想,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效益,生产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2 对策
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是通过流转土地,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大户等组织形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新兴模式,适应我国农村状况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以下若干建议。
2.1 合理确定经营规模
綜合考虑业主投资能力、环境条件、经营管理要求等因素,本地蔬菜设施栽培规模以3.33~13.33 hm2为宜,尤以6.67 hm2左右为佳。
2.2 合理安排组织形式和种植构成
组织经营形式以家庭农场最好,是可发挥组织活力、提升经营效益的最佳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时,以种植2~3种蔬菜为主的种植结构较好。若种植种类太单一,经营风险过大;若种植种类太多,则对生产水平的要求较高,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
2.3 着力提升蔬菜生产技术水平
提升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是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增加收益的根本。业主应不断学习蔬菜科技知识和种植技术,同时注重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用,提升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生产经营收益[2]。
2.4 做好成本控制
在基地建设时,要做好选址与科学规划,配套合理的路、渠、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基地蔬菜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基地日常生产管理上,要以标准化、科学、经济的栽管模式为指导,确保既优质高产又安全低本,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3]。
2.5 解决用工困难问题
主要考虑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用工需求,包括在各个生产环节推广应用农业器械以及多选用省力化的栽培技术、方式等,缓解用工困难。
2.6 规避经营风险
对于自然风险,一是要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设施蔬菜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农业保险途径化解部分风险。对于市场风险,一是要及时了解、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科学合理安排设施蔬菜种植品种、结构[4];二是要增强营销能力,包括品牌认证、采后处理和包装等,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高地;三是要提升经营主体的蔬菜种植技术水平,以质量与成本优势,赢取高利润。
3 参考文献
[1] 毛虎根,杨丽红.常熟市蔬菜规模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蔬菜,2016(8):33-35.
[2] 苗晓颖,苗纪忠,侯秋菊,等.山东莘县蔬菜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浅析[J].中国蔬菜,2018(7):19-24.
[3] 崔思远,肖体琼,陈永生,等.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蔬菜生产机械化:以江苏省露地辣椒种植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6):255-258.
[4] 乔立娟. 蔬菜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戴丽玲(1972-),女,安徽黄山人,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