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9-07-12齐万军
齐万军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德州 2532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和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而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也有所上涨。溃疡性结肠炎可在儿童期内首发,但多见于20岁以后出现具体症状,发病第一高峰为20~50岁,第二高峰为50~60岁,病程长短不一。临床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主要出现便血、腹痛及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脱水及营养不良等情况,严重时会诱发肠穿孔及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痛苦不堪,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生理及心理负担。现阶段临床治疗方法较为众多,西医治疗主要包括灌肠、口服、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等,但临床效果十分有限,基于此,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为研究时段,重点分析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54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1例,年龄为 23~62岁,平均年龄为(47.1±2.9)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2例,年龄为23~63岁,平均年龄为(47.2±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胃肠镜检查确定为溃疡性结肠癌,且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心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美沙拉嗪:一天一次口服,每次1 g,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采取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1)白头翁汤方剂:白头翁15 g、秦皮12 g、黄连6 g、黄柏 12g,如患者腹痛里急后重,则加用5 g木香、槟榔以及10 g白芍;如患者发热急骤,利下脓血,则加用10 g生地黄、10 g牡丹皮以及15 g金银花;如患者脓血较多,则加用10 g牡丹皮、地榆以及15 g赤芍。1000 mL水煎为500 mL,其中250 mL口服,分早晚两次服用,另外250灌肠。(2)针灸取穴:天枢穴、上巨虚、大横穴、太白穴、中脘穴、阴陵泉、水分穴、气海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后留针20 min,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1]。
1.3 评价标准
(1)治疗结束后若患者临床腹痛以及便血等症状全部消失,肠道黏膜经过内镜检查恢复至正常状态,未见有患者疾病再度复发情况视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发生部分改善,内镜检查后患者肠道黏膜有明显的修复表现为治疗好转;患者临床各项症状用药后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有加剧表现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好转率的总和[2]。(2)对于治疗期间发生肝肾功能障碍、腹痛及血便患者例数进行准确记录;治疗后进行为期半年的用药效果随访调查,记录在此期间有疾病复发情况的患者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用[n(%)] 表示,计量资料通过来进行 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观察组取得96.2%(26/27)的总有效率,而对照组取得77.8%(21/27)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结果的对照分析[n(%)]
2.2 安全性表现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而对照组则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另外,观察组随访期间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为14.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远端为主,逐渐累及结肠近端,较严重患者可侵犯全结肠。主要累及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较少累及粘膜下层及浆膜层。病理改变为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散在点状或小片状黏膜溃疡,从结肠远端以连续性方式向近端进展。目前其发病机制没有明确定论,主要认为其为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快速缓解症状,消除大肠黏膜炎症浸润,修复黏膜溃疡,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中,大多消化内科医师都使用美沙拉嗪口服给药,美沙拉嗪有利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美沙拉嗪药物中的2分子水杨酸经偶氮2键间接而成,在体内结肠由细菌分解为2分子5-氨基水杨酸,与偶氮进行充分结合,同时还可通过抑制炎性介子白三烯和前列腺素合成,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药动学、药效学和病变解剖部位的影响,口服美沙拉嗪治疗低位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欠佳。
传统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结于 “痢疾”“泄泻”以及“肠风”的范畴之中,其主要病机包括正气倾泻、外感病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主要表现为湿热瘀滞、毒素缠身等。白头翁汤的方剂出自《伤寒论》中,属于一种热毒血痢的药方。白头翁汤的方剂组成中,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此为君药。黄连、黄柏、秦皮具有苦寒收敛、燥湿厚肠、泻下焦热之功效,四味药材共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效果。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表现加减不同药物,做到对症施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针灸的作用在于调理脾胃,扶正固本,促进患者五脏平衡。取穴足三里、上巨虚,能够调理肠胃,符合针灸中“合治内府”之原理。而天枢穴为大肠募穴,属于脏腑精气聚集之处,针刺此部位,能够调整脏腑功能。另外针刺天枢穴具有壮元阳之功效,提高患者免疫力,针刺大横穴具有健脾逐湿之功效,针刺中脘穴、阴陵泉、水分穴、气海穴具有健运脾胃、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功效[3]。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观察组取得96.2%(26/27)的总有效率,而对照组取得77.8%(21/27)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而对照组则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另外,观察组随访期间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为14.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能基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具体病机做到对症施治,从而调理脾胃,清热解毒,消除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且用药安全性和预后复发率方面也有所保证,从整体效果上看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作用高于常规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