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19-07-12吴继红
吴继红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患者深静脉内的血压出现异常凝结,该疾病属于一种静脉系统回流障碍性疾病,一般多发于患者下肢深静脉,在截石位手术患者中,如果患者术后体位安置方法出现异常或者是膝部约束带过于紧张,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在临床干预过程中,间歇式充气加压属于一种无创机械干预方式,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较大作用,该次研究对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00例截石位手术患者采用不同干预方式,探究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截石位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将治疗方式的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选取21例,女性患者选取29例,患者年龄在30~8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8±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31~8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6±1.3)岁,该次研究在开始前先将病历资料交与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研究要求后开始研究,在着手研究时,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对该次研究科学性造成影响。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仪,术前对患者下肢周径进行测量,并确定压力腿套的型号,持续使用7 d,根据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调整加压频率,每间隔30 min对患者静脉充盈时间进行测量并调整加压频率,最适合的压力模式为:脚踝45 mmHg、大腿30 mmHg、小腿40 mmHg。首先对患者脚踝腔进行充气,然后将压力控制在适度的数据,然后再对患者的小腿腔进行充气,最后再对患者大腿腔进行充气,保证患者血流速度高水平稳定。
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压弹力袜。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左股静脉、右股静脉,术前、术后 3 d、术后 7 d);(2)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量(左股静脉、右股静脉,术前、术后3 d、术后7 d);(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速度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并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评判依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术前两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的左股静脉与右股静脉血流速度都比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流量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量,并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评判依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术前两股静脉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7 d的左股静脉与右股静脉血流量都比较优异,两组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以此作为治疗质量的评判依据,通过研究数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且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分析[(±s),cm/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分析[(±s),cm/s]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左股静脉血流速度术前 术后3 d 术后7 d images/BZ_139_1470_337_1519_359.png右股静脉血流速度术前 术后3 d 5术后7 d对照组(n=50)观察组(n=50)22.55±3.16 22.61±3.21(23.15±3.23)#25.95±3.83 19.46±3.27)#26.12±3.96 22.60±3.18 22.58±3.19 23.21±3.26)#25.97±3.86 19.42±3.24)#26.17±3.9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量分析[(±s),mL/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量分析[(±s),mL/s]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左股静脉血流量术前 术后3 d 术后7 d images/BZ_139_1490_679_1532_710.png右侧静脉血流量术前 术后3 d 术后7 d对照组(n=50)观察组(n=50)12.62±2.42 12.58±2.38(12.40±2.63)#(12.52±2.76)#(12.41±2.64)#(12.49±2.72)#14.85±3.7815.25±4.01 12.61±2.40 12.60±2.3514.90±3.8215.41±4.05
表3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外科手术并发症,特别是对于截石位手术而言比较常见,从起发病机制上分析[2],主要是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内活动减少,导致静脉血液回流比较慢,再加上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血栓的风险。另外根据临床经验得知,恶性肿瘤与高龄也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3]。当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后,不仅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延长患者恢复时间,如果没有及时地处理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因此对于截石位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十分重要。间歇式充气加压仪属于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是该装置与加压弹力袜的效果对比研究较少[4]。
目前就临床上针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式而言,包括了预防性药物应用以及静脉加压装置,而其中抗凝治疗一般是针对高风险患者而言的,能够较好地预防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但是容易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此对于术前就存在高风险患者而言,不适合应用抗凝治疗,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另外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对于抗凝药物的药物选择与药物剂量制定十分重要,而对于截石位手术患者而言,其发病的多发区域为腹部与盆腔部位,因此患者一般存在抗凝药物禁忌证,因此在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需要采用物理加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加压弹力袜是一种常用的加压方式,而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应用效果比较好。但有学者认为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应用效果有待商榷,特别是在加压弹力袜的应用过程中,长筒型的弹力袜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且无法调节加压的压力,在弹力袜的设计过程中也无法达到个性化的要求,当患者下肢出现淤血与肿胀情况时,也无法进行及时地的调整。而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另外在手术期间,当患者处于截石位的时候,需要避免出现束带过紧的情况,控制下肢外展程度,在患者膝关节下放置啫喱垫。
该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并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评判依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术前两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 d的左股静脉与右股静脉血流速度都比较优异,两组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量,并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评判依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术前两股静脉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7 d的左股静脉与右股静脉血流量都比较优异,两组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以此作为治疗质量的评判依据,通过研究数据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且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该次研究得知,在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当中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改善患者血流速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