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汉族地区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
——浅析四川汉族地区传统民居中的竹编夹泥墙

2019-07-12

四川水泥 2019年5期
关键词:竹编民居墙体

何 晶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0 引言

四川省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在这片拥有独特自然条件的土壤上诞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这种环境下,四川传统民居形式丰富,并根据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纵观四川民居建筑,我们不难发现四川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匠人们通过智慧将资源最大限度整合,表现出朴素的生态建筑观念,这是前人在有限条件下的因地制宜,这种建造智慧是传统民居中营建技艺的精华。

1 四川省自然条件

1.1 地理环境

四川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山环抱中,土地辽阔,山脉绵延,以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出名,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与众不同,与中原地区或北方地区的民居发展具有很大区别。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平原丘陵山地多种地形相结合,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从南至北有雅砻江、大渡河、涪江、嘉陵江等水系,丰富的水系造就了发达的植被和富饶的自然资源。

1.2 气候环境

四川地区以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丰富闻名,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省的气候环境。四川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水较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四川盆地内部潮湿闷热,日照时间少云雾天气较为多见。夏季较为炎热,冬季时间短,这决定了四川地区的民居必须优先考虑夏季的隔热通风问题,从这一角度而言为竹编夹泥墙这种营建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四川传统民居的特点

由于四川地区山脉绵延的地理环境条件,传统民居大多以散居式聚落方式布局,人们营造民居时因势修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特点。在山地地区和丘陵地区,人们更多采用合院的竖向变化处理进行营建,四川地区也不例外。传统民居建筑形体随地形蜿蜒多变,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层次丰富。多为穿斗式屋架,人们营造民居时因势修建,不强调拘泥于营造法则。四川多山,民居朝向不像北方讲究,通常结合地形考虑因地制宜。四川多雨,屋顶出檐及悬山出挑较大,有时不同住宅间屋顶相连,这样的构造保证雨天居民免受雨淋,夏天遮阳,减少大量的阳光直射屋内,且湿热的天气造就了四川人民在民居设计时更多的要考虑通风排湿的因素。

3 竹编夹泥墙分析

3.1 成因

竹编夹泥墙是四川地区一种典型的竹材构筑方式,这种墙体利用了竹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竹篾编织出墙片,具有较强的韧性,粉白与深色的木结构从质感和色彩两个方面形成有趣的对比。这种竹编夹泥墙建造性价比高,在四川较多地区随处可见。在四川的木构民居中,房屋墙体大多不承重,只作为围护结构,因此诞生出竹编夹泥墙这一特色技艺,从川西出土的汉代明器或画像砖中可以看出竹编夹泥墙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这种墙体的构造方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墙面形状的类型上可选择的自由度很高,可以满足不同形状的墙面要求,墙体表面光洁平顺,厚度约为一寸多,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酌情设计,透气性良好,不易开裂,建造成本较低,经济性良好,适用与广大乡村建设,同时竹编夹泥墙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是当地人们因地制宜的智慧的极佳体现。

竹是四川较为常见的植物,也是在传统民居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自然材料,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是极佳的适宜竹生长的地区,竹材和木材是这里运用最为广泛的自然材料,从古至今都是四川地区十分理想的建筑材料。四川人民用自己的智慧赋予了竹材的多种用法,竹编夹泥墙是遍布四川地区较为通用的营建工艺,可以满足四川民居中平面布局灵活这一特点,不拘泥于墙面形状。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满足隔热通风的要求,保证基本建筑热学性能。

四川传统民居在地形、气候、文化和建造材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下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些不同的特点都为竹编夹泥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 营建工艺

图 1 竹编夹泥墙示意图

竹编夹泥墙的构造做法并不复杂,在四川不同地区间较为相似,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性有着些许差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墙体营造方式的因地制宜。通用做法是在木柱与木枋间用竹篾条横竖交错编织成网状的墙片,分为多层,有时也可以加上木骨架作为墙体的承力骨架,用竹篾编织嵌入固定于木柱与木枋构成的边框中,然后涂抹具有粘结作用的草筋泥灰泥浆,使其起到拉结作用,以此达到稳固墙体围护结构的目的。考虑美观时最后可以再刷石灰粉白,也是对于墙体的进一步保护。竹编夹泥墙表面具有很多缝隙,便于粘挂泥灰,泥灰干透后收缩形变很小,不易开裂产生裂缝。

考虑到四川地区对于保温隔热要求高的地方,单层的竹编夹泥墙较薄,无法满足保温隔热要求时,可以选择做双重竹编夹泥墙,中间留出空气间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隔音的作用。在一些普通民居中也可以直接使用竹编墙不施泥浆,此时竹编墙可以用来充当通风透气的窗,同时兼顾墙体的围合功能。也可使用造纸后的废弃竹丝料经过处理后变成熟泥,涂抹于竹篾墙片之上,等到五成干时用石灰粉白抹面数次,最后在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墙体壁面有亮度光泽,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更加美观和耐用,通气性也更好,这种工艺也被称为“纸壁”。

这种独有的竹编夹泥墙构造在满足维护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透气吸潮的优点,不仅适用于建筑外墙,还可以承担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满足四川传统民居中平面布置灵活的特点,最大限度与当地条件契合,白色的墙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反射一部分热辐射,满足四川地区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加之简单易操作的工艺使得竹编夹泥墙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当地人民在使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的智慧结晶,成为四川传统民居中独特的亮点,被誉为“可呼吸的墙”。

5 小结

近些年来乡土建筑愈发的引起社会关注,传统民居的营建中蕴含着前人的智慧,是前人创造的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工艺,是最本质的乡土建筑,不带有任何的多余装饰和附加功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极致技术下智慧的表现,也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人工小气候的结果。他们针对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及人文背景的因素,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生存策略。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居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展示其不朽的建造智慧,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竹编民居墙体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民居智库
竹编艺人
民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