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分期修建设计思路
2019-07-12李泽青
李泽青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1 概述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常常成为政府投资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制于地方财政因素等影响,部分规划中的高等级城市道路无法一次实施,为了保证前期使用功能和后期改造经济性,需要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对近远期因素统筹考虑。本文依托某实际工程,对相关设计思路进行总结探讨。
2 工程概况
某改扩建道路规划定位为城市主干道路,红线宽50m。由于项目所在地周边地块开发程度较低,考虑城市发展进程,将本项目定位为城市次干路,同时在后续设计中考虑远期拓宽改造。
拟建道路位于城市远郊地区,呈东西走向,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宽度7.5m。本路段所涉及现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工程涉及大量温室大棚拆迁。本项目沿线与一条在建主干路,2 条现状支路平交。
由于项目所在地政府受资金压力影响以及两侧用地开发程度较低,最终确定本次实施红线宽度为30m。
3 道路总体设计
分期实施的道路工程,需要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后续改扩建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尽可能的提高已修筑工程的利用率,降低反复施工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环境污染。
市政道路在实施过程中,常由于拆迁工作难度较大而进展缓慢,尤其是对于城中村拆迁,由于市政公用设施的改造升级,当地群众对于拆迁也常持抵触态度。
目前国内常用的道路分期修筑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
其一,先修筑规划道路中心线附近断面,待经济条件允许或后期交通量增长后,再修筑两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如图一
图 1 分期道路方案示意图(1)
其二,先修筑规划道路中心线一侧道路,另一侧留待后续周边地块开发后,再行施工。如图二
图2 分期道路方案示意图(2)
其三,先修筑两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待未来年交通量发展后,再修筑规划中心线附近道路断面。如图三。
图 3 分期道路方案示意图(3)
以上三种方案的选用需要考虑拟建项目近期交通量大小以及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开发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就本项目而言,由于本次实施道路位于城市远郊地区,是城市外部环路的组成部分,同时周边用地主要为农田,短期内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条件。因而对拟建道路的分期实施方案最终确定为形式一,即“先中间,后两边”,两侧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待未来年居住及商业发展后实施。
综上,本项目确定其断面形式为红线宽度30m,绿线宽度50m。为了减少后续拓宽施工难度,本次增加两侧各10 米绿线,并严格控制绿线范围内用地,避免多次拆迁,从而确保一次拆迁完成,降低后续拓宽改造施工难度。
4 实施方案
4.1 技术标准选用
拟建项目由于受道路红线宽度限制,因此在等级定位时将其确定为城市次干道路。
而考虑后期道路改造升级为城市主干路时,尽可能利用原有工程内容,减少多次施工带来的材料和人工浪费,提高项目经济性。最终道路路面结构、相关平纵技术指标、路基填料等均采用了主干路标准。
4.2 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设计时,着重考虑后期改造的经济性。由于本项目所承担交通量较大,因而在方案中对于机动车的路权优先保证。
中间21.5m 机非混行车道(3.5+3.5+3.25+0.5),非机动车道主要供近期农用车辆使。两侧树穴为保证后期改建时可直接利用为绿化分隔带,因此在设置时将树穴向两边偏移75cm。同理对道路照明设施位置进行偏移。从而保证未来年道路改造过程中,车行道、树穴池、路侧石、道路照明及其管线等相关部分可以保留。
4.3 管线综合设计方案
拟建项目未来年将提升为城市主干道路,为了确保改造后行车平顺性,在管线布置方面采取一次布设到位原则。
本方案中,仅雨水管道埋设于车行道下方,其余管线均布置于车行道外,部分管线布置于红线两侧10 米绿线内,待后期施工时一并实施。
5 结语
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道路分期修建方案的比选问题,尤其在新建的开发区或城市远郊地区,往往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投资,而一般快速路、主干路的规划红线宽度较大,一次修建资金很多。因此对市政公用设施,尤其是道路工程的分期实施方案就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以上实例详细阐述了分期修建布局的合理性,以上仅是我们对道路分期修建方案的探讨,在今后设计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