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淤地坝农牧民水土保持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水利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1 存在问题

1.1 水土流失是主要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是黄土高原风蚀沙化区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相重叠的地区,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地区。全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和干旱少雨。境内有16条流域面积在250平方公里以上的直接入黄的黄河一级支流,特别是直接入黄的十大孔兑,上游丘陵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穿过库布齐沙漠,每逢较大降雨,山洪频繁,泥沙俱下,洪水漫溢成灾。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8%,其中库布其沙漠治理率仅为25%,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70%,但仍有大面积的裸露沙地。根据2018年监测结果,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498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3.4%。截止2020年1月底,累计人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仅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7%。现状治理程度较低,脆弱的生态环境抵御干旱、暴雨、洪水、风沙等自然灾害能力低下,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1.2 项目落实地块比较困难 由于所有土地都划拔到户,在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地块时,当地农牧民为了得到一定的实惠,有的索要一定的征地费才允许在其土地上实施项目,有的往往会阻拦中标施工单位,要求自己实施该项目。有的农牧民担心实施项目后,林草地变为国家所有,土地不能由自己使用管理。同时由于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主要是生态林,苗木规格较低,但部分农牧民要求种植密度较大、规格较大的苗木,所以不能完全按照农牧民的意愿实施。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落实地块比较困难。因此,落实地块难成为推动生态治理的最大瓶颈。

1.3 治理成果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 多年来,各旗区比较注重工程建设,但是缺少工程竣工后的运行管护费用,同时,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大部分为生态林,只有少部分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果林和人工牧草,治理成果对农牧民的吸引力很小,导致几乎无人进行管护和利用。我市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植物措施后期灌溉无法保证,加之偷牧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成活率低、补植量大。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面积的病虫害时有发生,尤其是沙棘极易发生木蠹蛾、红缘天牛、舞毒蛾等虫害和卷叶病,柳树容易发生柳毒蛾、柳金花虫等虫害,诸如之类的病虫害一旦发生,都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但由于没有管护资金,防治措施跟不上,导致大面积死亡。淤地坝工程没有岁修管护经费,排查出的隐患很难得到及时维修,而且很多淤地坝在偏远的山沟里,附近没有居民,管护人员无法落实,成为防汛遇到的最大问题。因此,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成为治理成果得不到保障的突出问题。

1.4 治理投资力度小,工程投资标准较低 全市仍然有3.5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区,但国家每年下达治理资金很少,实际安排专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任务不足500平方公里。治理投入力度与实际治理需求相差甚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推进,要求生态治理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工程,治理要求不断提高。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每平方公里投资仅为40-50万元,投资标准较低,治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考虑到内蒙古自然条件恶劣、降雨量少的实际,目前单位面积治理标准太低。

1.5 淤地坝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我市大部分淤地坝只有两大件,没有溢洪道。截止2020年1月底,开设溢洪道的淤地坝仅有110座,占中型以上淤地坝1113座9.89%,建设标准低,泄洪设施不完善,防汛保障能力低。而且随着淤积年限的增加,安全度汛风险较大。部分淤地坝已超过淤积运行年限,但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报废销号的规定。

2 解决对策

2.1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治理投入力度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一项公益性的水土建设工程,见效慢、周期长,而水土流失区大多属于贫困地区,地方财力紧张,群众投入困难。因此,水土保持项目应以国家、自治区投资为主,并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市旗两级财政应适当安排一定的治理经费,尤其是充分利用水土保持补偿费进行治理。发挥好政府投入的撬动作用,通过对企业、合作社、农牧民种植大户等实施的水保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以带动社会资本进一步的投入。

2.2 充分尊重民意,完善补偿机制 一是建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因地制宜推行招投制。对于技术含量较低、当地群众能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不进行招标,采取合同制委托项目区村、社集体实施,这样既可以使农民直接受益,又可以解决项目实施的阻力,便于落实地块,同时也利于项目的后期管护,从而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二是向水保项目要效益,在项目区尽量多实施一部分能让农牧民受益的经果林、人工牧草及水源节水配套措施,安排项目时优先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倾斜,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三是建议出台相关征占地补偿方案,在省级层面出台以奖代补的规章制度,通过农牧民自建的方式以解决落实地块难和后期管护跟不上的问题。

2.3 保障运行经费,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 一是建议在项目安排时按照项目特点在投资概算中单列运行管护费,同时出台有关后期运行管护的办法,明确在各级财政预算中予以保障。二是将治理成果保护纳入对乡镇的年度实绩目标考核当中,责成乡镇加强对放牧、偷牧现象的监管,切实保护好治理成果。各级政府要真正做到“建管并重”,确保后期运行管护经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管护机制,切实保护好治理成果。

2.4 提高投资标准,保障治理质量 建议国家在安排生态建设项目时,适当增加单位面积投资标准,每平方公里投资提高到100万元以上,并尽快修订水土流失治理定额标准。

2.5 加大淤地坝除险加固力度,保障安全运行 提前摸清只有两大件的大中型淤地坝,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尽早对其进行除险加固。省级层面制定实施《淤地坝报废销号管理办法》,报废销号超过淤积年限的淤地坝。

猜你喜欢

淤地坝农牧民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陕西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淤地坝遥感解译
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施工时序安排探讨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问题分析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时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探讨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