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与融合: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关系
2019-07-12杨田田石春姬
杨田田 石春姬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商业模式作为企业战略的结果和依据,同时两者之间还会共享某些要素,具有较强的交融关系。基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虽然现如今商业模式还在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中,但人们却把商业模式的本质当作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及其逻辑,目的在于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解决环境变化和保持竞争优势等问题。但是据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之间存有的关系和作用并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将通过互补和融合的发展形式,对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一、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企业正在处于平缓的发展阶段,那么在此阶段中,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的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更是在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约束了中国企业实现发展。此外,在加上一些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我国企业还需要在发展中面临恶劣的外部商业竞争。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措施,学术界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并且还提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其中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需要我国企业能够从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帮助企业能够实现整合定位,不断创新原本的发展模式,使中国企业走出困境得到持续发展。
二、企业战略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一)企业战略的内涵分析
“战略”作为众多管理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遭受争议最多的概念。虽然现如今大部分人们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没有针对其提出相同的概念了解,很难确保战略概念理解达成共识。而在迈克尔·波特教授的《战略是什么》论文中,有明确提出战略不属于经营效率,所谓经营效率指的是某企业在从事于相同经营活动中时,自身要比其他竞争对手做的好具有竞争力[1]。合理借助提供质量、授权经营和组织学习等方式,不仅能促使生产力逐渐外界实现迁移,还能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基础上,获取到优质且丰厚的条件支撑。虽然运用该方法能够提升经营效率,但是针对企业之间存有的水平能力提升却没有过多的帮助。由此可见,迈克尔·波特教授所认为的战略是基于独特经营活动上开展而来,实现企业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做到与众不同。
(二)企业战略的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对战略内涵的诠释可看出,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创设发展目标并针对创设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那么在实现的过程当中还存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等主要特征。因此,针对企业战略存有的特征,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一,指导性特征。所谓指导性特征指的是当企业战略已经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目标之后,还需要充分掌握企业的经营方针,从而针对企业创设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采取相对应的指导性措施,将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当中起到导向的重要作用;其二,全局性特征。企业战略应当先针对国家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经营环境展开全面分析,然后在分析得出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从而针对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轨迹实现全方面规划;其三,长远性特征。企业战略应当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作为出发点,然后在明确远景目标之后,为实现远景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对策展开分析。除此之外,企业战略还需要通过长远且持续的发展过程,合理依照市场变化实现整改,而且所创设的战略还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四,系统性特征。除了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等特征以外,还应当根据远景目标的创设,进行实现各个阶段的经营策略,从而实现环环相扣的战略目标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借助组织的关系,把决策层战略、事业单位战略、职能部门战略三个层级构成一体的企业战略。首先,针对决策层战略进行分析:所谓决策层战略指的是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当中的总体指导性战略,该战略中包含该企业的经营方针、投资规模以及经营方向等重大事项;其次,针对事业单位战略进行分析:所谓事业单位战略指的是企业中的独立核算经营单位与独立的经营单位,不论哪个经营单位都需要在发展过程当中,完全依照决策层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从而针对自身生存和发展轨迹进行长远谋划;最后,针对职能部门战略进行分析:所谓职能部门战略指的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要在根据决策层的决定的战略指导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现状,从而给针对该部门实现长远目标和资源调配等战略支持保障体系的总体性谋划,比如:策划部战略、采购部战略等。
三、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分析
商业模式概念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研究领域中了,如传统的战略理论和综合管理等领域中。但是据目前商业模式的研究发展现状来看,还存有理论空白等问题,不仅在理论方面没有针对商业模式提出统一定义,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模式的研究发展。因此,将通过以下两个研究方向,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定义展开深入分析:第一个研究角度是在众多的商业模式定理了解基础上,方向应该从战术向战略实现整合的递进过程中进行;第二个研究角度应是从盈利到价值创造再到综合递进的过程中进行。除此之外,商业模式的定义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若是从盈利方面分析的话,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其次,若是从价值创造方面展开分析的话,商业模式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项模式,企业不仅可以合理运用自身资源提升竞争优势,还能为企业自身、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提供更多价值;最后,若是从综合方面展开分析的话,商业模式还是属于由多种系统组件而成的体系,该体系具有的特色就是集合。在上述内容中,所谓盈利就是基于企业战术层次展开分析,把商业模式作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和配置内部资源实现盈利;而价值创造就是基于战略层次展开分析,把商业模式作为企业获取和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综合是基于整合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商业模式所具备的综合性特点,然后在从多个方面分析、总结商业模式的实质。由此可见,商业模式的定义就是企业通过输入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资本等资源方式,在同构管理和生产等活动实现转化,进而提升自身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2]。
(二)商业模式的特征分析
基于商业模式的内涵与概念可得出,商业模式定义就是企业通过输入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资本等资源方式,在同构管理和生产等活动实现转化,进而提升自身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基于此,分析商业模式存在的特征,包含:转化盈利模式、具备循环系统、融合各个要素以及很难进行模仿等。
1.转化盈利模式
根据目前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可看出,相同行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相似,并没有较大差异,而且商业模式还在一定层次上属于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从表面上观看是最清楚和明白的,如麦当劳于肯德基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该盈利模式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主要是以舒适的环境和可口的美味,从而获取到消费者的热爱,然后在通过加盟等方式实现扩张;腾讯和MSN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该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使用人员的积累,通过增值服务:游戏或广告等方式获取盈利。由此可见,其实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盈利模式都差不多,若是同一个行业的企业实现相互学习的话,就会导致最终的盈利模式也逐渐相似,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指盈利。由此可见,商业模式不仅能创造收入,还将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但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赚钱但是有的企业就会亏本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亏本企业在整个系统中的某一项存有缺陷,亦或者是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而且若是一家企业的系统方面存有多个方面问题的话,该企业就不具备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商业模式。
2.具备循环系统
商业模式概念中还包含系统和动态等特点。要想深入研究商业模式,就需要从企业系统方面展开分析,观察该企业的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是否能够完全支持该企业实现持续盈利。除此之外,商业模式还是由多个因素组建而成的整体,其中包含:产品价值、分销渠道和客户关系等,只有保证各个组成因素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才能构建成完善的循环系统,从而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和竞争优势。
3.融合各个要素
商业模式的存在不仅针对路径具有依赖目的,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等。该公司一直在引领着环境意识型和创新式户外功能产品以及制造技术的开发,作为全球第一流的户外装备生产商,Patagonia从来似乎都只为那些户外狂热的爱好者和登山家服务,其突出特点为精湛的细节设计。而该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能够尽情冲浪”,不仅给工作人员营造出了轻松且随意的工作环境,更是还给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中提供了儿童看护和瑜伽课程。之所以该企业能够拥有这样的文化,主要原因是该企业的创始人就是“极端冒险家”,而且在挑选员工时并不是根据任何一项业务技能进行雇佣员工,而是以和他一起登山或冲浪等同伴为主,因为雇员是他的朋友,需要把该项工作当做一种兴趣进行,而不是一项任务。但是相对于其他相同行业的企业而言,虽然也是依靠提供装备获取盈利,但是其盈利模式背后的东西却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方面,甚至还和企业创始人有着较大关系。
4.很难进行模仿
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并站稳脚步,其主要原因就是该企业能够明确自己立场,只有确保自己与众不同,才能确保企业利润不会遭受到侵犯。大部分企业人员都知道如何使用,而且也知道戴尔公司属于直销模式的标杆,但是在后期运营发展的过程当中,很难会有企业模仿并复制出戴尔的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尔在直销模式背景下,还具备完善且难被复制的资源和生产流程。只有企业具备无与伦比的执行能力等,才能提高自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从而确保自己利润不会遭受到侵犯。
四、企业战略针对商业模式的理论支撑作用
虽然商业模式要比企业战略略显古老,但是企业战略却比商业模式的理论较为成熟,可以说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论是从“结构跟随战略”至“公司可以做的与公司能做的之间的匹配”,再到“各种资源、技术以及技能的有效结合”的企业核心能力,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商业模式,尤其是在资源和能力战略理论的重要思想方面,更是提出了产品、技术和市场等形式的有效创新,从而把商业模式创新内涵和形式实现生动化体现。由此可见,商业模式主要是以理论作为基础,其中包含价值链、资源、合作战略等企业战略和创新理论,而且自身具备的共同点还能通过提升客户感知价值或者是提升产品市场价格等方面,获取到更多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
(一)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区别
对于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区别,可以从两者的组成部分和强调重点两个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先针对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若是以商业模式定义、内涵以及构成要素方面展开分析的话,可以明确看出商业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客户把价值实现最大化,然后在把企业运行过程当中存有的内外各个要素实现整合,从而构建出高效率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行体系,最终通过提供产品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为实现供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价值创造、价值链和盈利方式等多个部分。从企业战略方面进行分析的话,由多个战略组建而成的就是企业战略,在战略中不仅包含竞争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等,还包含技术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可以说企业战略正在以层出不穷的状态存在,而信息化属于全新的战略方式之一。虽然现如今我国企业战略实现多元化发展,但是每一项战略的属性都是相同的,都是针对企业整体性和长期性问题实现规划。比如:企业战略中存有的竞争战略,就是针对企业竞争整体性和长期性问题实现规划。也就是说,不论从哪个角度或者方向的规划,只要会在规划的过程当中涉及到企业整体性、长期性等问题,就是企业战略的范畴内[3]。
从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强调重点展开分析的话,企业战略中有明确表达商业模式应当如何在市场中实现应用,从而促使企业和竞争对手能够明确区别。商业模式主要是以设计整体方案为主,确保该企业能在运营发展中获取盈利,并确保该企业盈利具有可持续性。但是企业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个方面方向性问题,使企业能够向着正确方向实现发展,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一般情况下,只要战略具有竞争的含义,就可以通过建立或者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绩效。若是从某个层次针对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的话,能够得出企业战略注重的是企业竞争策略和外部竞争,而商业模式注重的是内部经营和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条件和基础。
(二)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联系
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针对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的联系展开分析:首先,在商业模式中,企业战略不仅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可以把商业模式当作企业实现战略思考的框架。一家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存在可以说是该企业在运营现状体现,不仅能及时呈现企业的实际情况,还能促使企业行动方向选择得到控制。所以当企业在选择行动方向时,都会在企业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要求明确企业行动方向,进而全方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内外部实际情况;其次,商业模式能够在企业战略模式下实现创新。战略不仅能从宏观角度明确企业的方向性和长期性,还能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但是商业模式的目的是解决盈利和持续盈利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当该企业已经长时间从事于某一领域的商业活动中时,这时就需要企业能够在面临战略转折点时,针对原有的商业模式实现创新。若是战略本质处于具有差异性活动中的话,在通过商业模式实现创新时,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执行活动,亦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和竞争人员采取不同的活动,不然所提出的战略就是属于空话。基于此,就需要明确自己的企业战略,然后在根据战略整合现有商业模式,通过该方式,能把商业模式具备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通过“互补和融合”等方法,促使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能够构建良好关系。基于战略理论建立商业模式理论体系的而过程当中,迈克尔·波特教授就已经明确了战略和定位理论之间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迈克尔·波特教授不仅能从理论角度展开分析,还能从企业价值链及客户价值等多个方面实现分析,从而发挥出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