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19-07-12苏州科技大学215000
(苏州科技大学 215000)
在人们的生活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建筑类专业开设色彩课程,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色彩,更好地通过色彩来优化设计。然而,当前的高校建筑类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急需改革,探索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十分关键。为此,本文将从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手,对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基础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并且就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一、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写生色彩课程设置模式无法同现今社会对专业设计色彩人才的市场诉求做到精准匹配
从传统设计色彩课程的设置模式来看,其遵循是先实现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建构,其后借助写生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设计理念。尽管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夯实绘画基本功,不过同时应当看到的是,在此种课程设置模式之下,学生极易陷入纯绘画的境地,而无法在此种课程模式之下实现自身设计水平的增进。尤其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在求学期间所接受的课程多为基础性课程,这便会导致其在求职以及就业过程之中会因为上手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角色的需要,而用人单位基于效率和效益角度的考虑,所亟需的乃是来之即战的专业人才,如此便导致了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二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为了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势必要对设计色彩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
2.学生所具备美术基础情况在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实施教改活动
自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开启扩招大幕之后,高等教育由先前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在这一背景之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较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些生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此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术知识,因此其表现为美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于色彩知识的认识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更遑论对基础色彩理论的领会。虽然说这些学生对于设计色彩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不过应当引入设计专业教师注意的是,对待这些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必须设计出同其实际学情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如此方才能够让其在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基础教学对象分析
从设计色彩基础课程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来看,包括了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以及具备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对于前者而言,其此前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美术训练,真正开始美术训练往往是其在入校后的大一阶段所修习过的素描课。通过素描训练,让其初步掌握了素描造型能力,不过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其对于色彩造型的把握程度基本为零;对于后者而言,其在入校之前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描以及色彩造型能力。考虑生源情况的不同,设计专业教师必须思考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同时,随着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分析、理解等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因而其表现为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三、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高校建筑类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程教学同专业相匹配,注重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突出色彩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体验和延伸,不断进行色彩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1.注重课程教学同专业相匹配
从高校建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色彩类课程是该课程体系当中的主干课程。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色彩理论的精细化讲解,同时还应当辅之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色彩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获得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由于这门课程大多是绘画类教师教学,他们很多采用艺术生相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作业来进行教学,很少考虑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课程作业虽然做得不错,但是在进行建筑色彩设计中,却不知道如何将前期学习的基本色彩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因此,授课教师应当在充分洞悉和把握本专业学生实际学情的前提之下,对色彩课程的授课理念进行创新,借助科学的作业安排和实训内容设计,让学生对色彩知识由感性接触到理性认知,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达到对色彩空间表现灵活运用的目的。
2.注重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当前,从建筑类学科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理工科学科,而是成为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考虑到这一情况,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色彩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确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把握好时代和市场对于现代设计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实现教学模式升级。增强对建筑色彩课程正确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提高建筑类学生的色彩理论知识,培养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以及设计理论水平,将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透到具体的色彩课程教学之中。如此一来,方才能够让本专业的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进而成为时代和市场所亟需的复合型人才,并在日后的求职和就业过程当中能够强得先机。
3.突出色彩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体验和延伸
授课教师应当着力突出色彩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体验和延伸,借助方案练习的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草图绘制,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之中实现对建筑色彩多方位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授课教师应当借助校园平台,如展示板、展示墙以及学校官网,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提供技能展示空间。
运用体验式教学,观察实际事物,开展课堂外教学。运用案例教学分析案例,在教学大纲基础上,每位教师在标准案例上自己增加典型案例,课程结束时统一整合教学案例,形成逐年改进的制度,优化教学案例。
在阶段性授课之后,授课教师应当利用展厅,将班级学生的作品放置在展厅中进行集体展示。对于学生所提交的作品,由授课教师进行逐一点评,指出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依托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以便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内容实现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掌握。同时,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色彩想象力的有效养成,引导学生对民居民族色彩的美学价值加以洞见。
4.不断进行色彩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1)安排艺术赏析课等选修课类目
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性的综合体。”任何建筑并非是简单的砖石堆砌,而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艺术,因此,作为建筑师而言,应当具备较为出色的美感和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因此,高校建筑类专业应当为学生安排艺术赏析课等选修课类目,以便让学生通过学习选修课,实现美感的养成,以此来帮助学生达到专业层面更为精进的目的。
(2)安排建筑艺术考察实践课程类目
高校建筑类专业授课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建筑艺术考察实践课程类目,通过这样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将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升华,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实现艺术美学素养的不断积淀。这样一来,学生就获取了大量的设计色彩素材,能够便于今后运用。
四、结语
设计色彩课程的开展应该紧密围绕专业特色而展开,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色彩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色彩素养,使其为成为优秀设计师增加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