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摄影的记录性与艺术性研究
2019-07-12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710054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710054)
一、序言
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至20世纪末期,摄影的文献性独占支配地位。1910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摄影大会,决定将“文献”的范围局限在“能够为各类研究所使用”的图片,并强调“摄影的艺术性在这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图像是否清晰,细节是否丰富,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可否认,虽然不能将所有的摄影照片都称之为“文献”,而且摄影在实践中也并非只有文献的功能,但是这个观点在当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19世纪中叶前夕,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基本完成,日常生产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保证了摄影的产生条件,为摄影的发展铺路,这样的社会形势既塑造了摄影,也受益于摄影。摄影术在这样特殊的时间与地点,通过其特殊的用途和属性,彰显着新生的工业社会的蓬勃活力。按照社会分工的需要,摄影在诞生之初的第一个世纪里,一直发挥着记录公众信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摄影被赋予了文献记录的功能,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一个能够充分表现其发展水平、科技程度、社会组织、价值体系方式以及人文关怀的产物。也正是因为摄影在文献记录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凸显摄影艺术家个人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
二、文献摄影的记录性:公众信息记忆的载体
而对于一张文献摄影照片来说,它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照片集群来展示被拍摄物存在的意义,并且让公众觉得这与自己记忆中的某一个瞬间有所联系。作为公众信息记忆的载体,单张的照片不能体现出文献的意义,因为没有前后参照,就像在新闻摄影中不尊重事实的片段截取,完全可以将事件的真相歪曲或是颠倒。文献摄影照片通过物体前后的参照联系,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尊重事实的信息记录载体,以保证文献摄影独特的真实记录性。民国时期,中国视觉人类学的先行者、摄影家庄学本,于1934至1942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田野考察,拍摄了数万张具有文献意义的照片,完成田野调查报告、游记以及工作记录等内容几十万字。庄学本的照片所展示的社会,是在那个年代本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他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的详实记录,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极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亦成为中国文献摄影史上不可逾越的旗帜。摄影对于庄学本而言,是一种自然,直接,朴素的记录。更加难得的是,庄学本的相机中记录的不仅仅是各个阶级的衣食住行、生产劳作,还有关于旧时代上层建筑的信息,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在当下,文献摄影的记录性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根据,并且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传承意义。文献摄影的长处在于它可以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发展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服饰、食物、建筑、交通、礼仪、生产工具、集会活动等等。文献摄影所记录的不能是任意的导演或者安排,必须是一种真实的记录。凡是被照片所记载的,一定是摄影师亲临现场的,文献摄影的记录性可以将社会文化和民俗史料的积累推向一个新的层次。2017年6月24日,由西安理工大学张辉教授总策展的“保持记录——2017西安国际摄影邀请展”,借助文献摄影、新闻摄影或个人自由创作的范式呈现当下多样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展现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探讨具有传统摄影核心价值的文献摄影在今天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推动摄影观念与创作在当代的创新。
摄影所在意的是物体所展现的形象,以摄影为手段拍摄常人所容易忽视的物体,可以给快速变迁的社会提供一份珍贵的资料。FSA摄影运动便是文献摄影记录性的绝佳表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FSA(美国农业安全局)的摄影师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相机,展现罗斯福新政带给人的希望,也让政府了解到还有许多完全被忽视的人需要伸出援手。多萝西娅·兰格是FSA摄影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也是唯一的女性摄影家。摄影大师爱德华·斯泰肯称赞她为“古往今来,成就最高,最伟大的纪实摄影家”。这充分说明了兰格在摄影史上的地位以及对文献摄影的贡献。她在FSA摄影运动中时刻以记录者的姿态观察着来往的人群,同时又用最真挚的关怀之心深入了解被摄者,故此兰格的相机总能够抓住被摄者转瞬即逝却充满故事的表情。因为FSA她走遍了美国的22个州,记录了各种被生活所磨砺的人们。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情关爱注视着世界,关心和同情不幸者的命运,这种对普罗大众的同情心在她的照片里始终如一地流露出来。在当时有评论家说:“兰格的作品展现的不仅是人们的沮丧和环境的恶劣,更是反映了人们面对不幸的遭遇之时所激发出来的坚韧和勇敢。”多萝西娅·兰格的摄影作品基于她内心的人文关怀,情感的深层流露比单纯的同情更加具有力量,这样的文献摄影照片才能真正起到警示社会、改善人们对社会固有的狭隘的印象。
三、文献摄影的艺术性:艺术家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艺术性是文献摄影除了记录性以外不可忽视的属性。一张照片,在摄影师记录其所见之时,也会天性使然地引申着所未见的事物。照片是一种从连续体中截取出来的孤立的瞬间,依靠自身的特性对这独特的瞬间进行保存和呈现。真正的摄影是可以被操纵的,文献摄影的艺术性就在于需要摄影艺术家将人文主义的社会关怀展现于照片之中,这也是其个人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的体现。
20世纪最为人们熟知的摄影作品便应是著名摄影家解海龙所拍摄的《大眼睛的小姑娘》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十年,“希望工程”公益项目在社会中迅速展开,这项公益事业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帮助广大贫困地区儿童解决上学问题而成立。《大眼睛的小姑娘》迅速成为了“希望工程”最经典的形象,整张照片仿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集体呐喊“我要上学!”。著名摄影批评家顾铮将这张照片看作为“公众话语与纪实摄影取得一致的特例”。我们可以将《大眼睛的小姑娘》这种风格的摄影作品看作是在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大众思想的一次突破式自省。国家政策从要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更加关注于民生,尤其是以失学儿童为主的社会问题。以“希望工程”项目为主体进行的摄影活动既展现了摄影艺术家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又触动了广大民众,拨动了人们内心对于失学儿童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发展到一定层次必须要做出改变的现状。与文字相比,文献照片传递情感的速度与质量更加迅速与实在。
“用信念去摄影,是我的生活准则”,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大师萨尔加多常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位有思想信念,善于观察社会的摄影师。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质,使得萨尔加多的作品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照片中人文情感丰沛。这幅照片是巴西帕达拉山区金矿工人工作的场景,萨尔加多通过大广角的景别,体现了劳动者的渺小与无助,他们就像一群不断奔返往复的工蚁,每天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他通过摄影照片展现自己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以及文化立场,从而赢得了国际摄影界的高度评价并对世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文献摄影摄记录的是当下时代的社会景象。它关注眼前的社会民生,但是为将来作以文献。以文献摄影为手段的摄影师们永远都应带着人文主义的社会关怀,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文献摄影描写人类的各种生态,小到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大到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它不仅展现的是这些生态的表面现象,而是将各个生态的内在从物体中抽离出来,展现在观者面前。FSA摄影活动作为文献摄影的代表,曾在美国各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其现实意义与观察方法被作为历史研究的文献资料与教化社会的工具,并被后世文献摄影广为借鉴。摄影艺术家们凭借照片的力量体现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让社会在历史上受益,在当今受益,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持续的浪潮。文献摄影以其自身的记录性、艺术性审视当下发生的现实,给予社会持续的关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
摄影与工业社会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但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文献摄影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世界发展的太过迅速,以至于文献摄影无法继续在坚持自己态度的同时与社会保持合理的联系。诞生于工业社会的文献摄影在当下高速的信息化社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另一些图像、另一些技术似乎更适应这时代的需求。摄影从最初具有记录性质的文献到当下“人人都是摄影师”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的历程。信息社会,以数字网络为主高速发展着。但是,文献摄影并未因此被淘汰,它通过摄影师思想的转化,越来越注重文化的表达。无论是“希望工程”还是2017年在西安开展的“艰巨历程”30周年学术展,都体现出了文献摄影应有的社会价值,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意识的进步,在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中文献摄影仍可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这一切都将会推动中国文献摄影走上更加繁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