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探析

2019-07-12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农民

冯 萍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一、引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这是制约城乡融合的主要障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乡村呈现出空心化状态且劳动力偏向二三产业方向,这意味着人口、土地、产业三方的隔离,导致了乡村发展的瓶颈,诸多生活在城市的人群遭受着空气质量差、食品不安全的困扰,传统农业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以及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了田园综合体的诞生,如何对这个新型的“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和建设是我们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二、内涵解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创性地提出了农业综合体开发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1

我们可从两个角度理解田园综合体,首先主体明确,让农民参与受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安居乐业;其次产业内容明确,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位一体发展,这是传统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的拓展。循环农业是指在生态原理和循环理论下利用高新技术来促进物质多级利用,获得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率及最小限度的污染率,从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农作模式;创意农业的亮点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将科技融入于美学,增加农业的附加价值,提升经济、文化、社会综合价值;农事体验是休闲旅游中的特色娱乐项目,游客可以置身于当地农事活动、感受“归园田居”的生活场景。

田园综合体的意义其一在于破除城乡二元化形势,激活农业市场竞争力,缩短城乡物质、文化差距,其二在于立足三农问题,激活了第二三产业及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效应,开拓了现代农业的新渠道,其三在于将人口、土地、产业三者紧密相连,大幅整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城乡有机融合。

三、起源与政策导向

田园综合体起源于无锡阳山的尝试,2012年无锡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结合其课题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开展了我国第一个田园综合体的示范,名曰田园东方。无锡市阳山镇在地貌地势、文化景观均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田园东方的发展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社区三个核心板块。首先,通过发展水蜜桃生产、有机农场、品种栽培等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其次,将休闲旅游作为发展主力,融合有机农业、文化娱乐、农事体验,发展与传统乡村建设不同的文化旅游产业。最后,通过组建田园社区,提高环境质量与生活品质。经过四年的实践发展,田园东方项目的综合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2016年9月,中央中央农委领导考察该项目时给予了高度认可;2017年5月,财政部发布相关通知,确定河北、江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统筹安排各方资金来支持试点工作。各项政策的导向让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对乡村发展大报展望,从此各界围绕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展开研究。

四、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中的难题

1.土地规划难,农民利益难保障

田园综合体的主体是农民,农业是各产业链的基础性产业,土地直接决定着农民与农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土地的征用问题是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的首要难题。国家政府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即使宏观政策利好的条件下,依旧存在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农民户均经营土地少,大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形成了相对分散的零散地块,这就和田园综合体需要大面积地块形成制约点。换言之,田园综合体的大规模用地需要得到大量农民的认可,利益主体纷繁复杂,如若农民群体不能形成统一意见,整个项目的建设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2.产业定位不明确,内部动能不足

现如今,在很多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中,由于规划方缺少适宜当地的新兴产业资源且不重视优势产业的培养,导致重心偏向园区规划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生态性的规划相较薄弱,更缺少当地乡村文化的挖掘。社会资本的进入主要通过企业承接农业的方式,在经济方面的确为农业产业园区做出巨大贡献,然而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成还有文旅、康养、环保等,意味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不单是对经济效益有要求,更追求环保效益、文化效益等综合效益。

3.缺乏发展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依旧在探索阶段,成功典型的案例相对较少,导致不少乡村模仿的方向及目标较为单一,甚至部分乡村脱离了农业来发展田园综合体,不充分考虑当地的农村资源特色、文化精神,盲目模仿盲目创新,导致对消费群体缺少吸引力。

4.缺乏专业人才,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诸多专业性知识技能,专业人才的储备显得格外重要。

近些年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众多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涌去,农村地区出现空心村状态,,导致农村严重缺乏有效劳动力及相关技术人才,加之众多农村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不能满足田园综合体对人才的需求。

五、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提升路径

1.政府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土地问题所衍生的问题就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吸引农民参与并保证农民增收是关键,相关政府组织可鼓励有条件村民入股投资,取得相关投资收入,二可帮助农民参与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取得劳动收入,资金方进入以后,政府作为协调方,更多要维护弱势群体农民一方,政府不仅要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同时要关注文化利益,带领农民回归乡村、共同参与农村发展,构建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点,从而实现田园综合体为老百姓创收致富的价值。

2.主办方要明确各产业长短板

建设田园综合体,要根据保护原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营造人居环境的原则,摸清当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判断在已有的基础、优势、潜力在何处,找准长处,提升产业盈利力;分析短板位置,了解短板并填补短板以提升竞争力。通过将产业、文化、生态三者融合到农业项目中,配以成熟的科技成果来强化当地的产业基础,比如第一产业优质品种、技术加之第二产业的高效加工水平,辅以第三产业互联网电商技术的运用,大力弘扬当地文化精神,挖掘当地文化深层内涵,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3.发挥地方资源特色优势

作为尚未成熟的乡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要避开传统项目“点大面广”的理念,要充分结合当地乡村地理地貌、自然资源、文化内涵的特色,构建创新性的吸引点,同时,要注重高定位、高质量、高效益地进行规划建设,避免大众同质化现象,突出地方特色和田园情怀,乡村美学与地方文化融入现代田园建设,打造乡村生产、生活、乡村娱乐的综合领域。

4.加强农民技术职业培训

大力宣传回乡就业优惠政策,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积极性;其次可依据当地实际优势产业发展状况,适当培养职业技术型工人,设置相关技术指导培训课,提升村民职业素养;同时鼓励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发挥创新创造力,利用农业合作社平台激活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人。

六、田园综合体模式总结

田园综合体是全新的乡村振兴思维模式,实现了综合化发展农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激发原来受局限的资产和资源效力,为当下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田园综合体并不适用于我们所有的中国乡村地区,也未必是乡村发展的唯一途径,目前而言它还是适用于较发达地区的乡村,它们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乡差距也比较大,而城市反哺农村的动力很足,因此是较发达地区为了实现乡村现代化、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城乡均衡发展的较好的模式选择。欠发达地区也不是不可学习,要立足于当下,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相关融合,改善区位条件,最终实现乡村的有机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农民
耕牛和农民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