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及应对

2019-07-12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6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变迁民间

杨 晓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650000)

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文化,社会的发展伴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以线性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并在历史的更迭中循环反复。音乐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联系,将音乐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扩大人们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集体文化的结晶,属于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鉴于此,笔者特意凭借自身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概述

(一)特点分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历经百年传承,具有两大鲜明特点。首先,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礼仪、宗教等功能,明确规定了传承者。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承主体。其次,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反映着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礼仪,民间音乐的传承形式也各有各的特色。如彝族代表为“梅葛”,哈尼族代表为“开天辟地歌”等等。歌曲记录了有关的神话传说,阐述着少数民族先民对于自然的认识。很少有少数民族会使用特殊音乐组织内部的祭祀活动,他们组织的集体活动多是一起载歌载舞,达到交流情感、娱乐身心的目的。

(二)传承现状

文化有着它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之所以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是因为它和传统文化一直同步发展。社会文化的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改变了劳动方式,传统秧歌就会被人遗忘;更新了婚嫁观念,哭嫁歌消失在大众视野范围内,青年男女也不会再以对唱的方式去寻找伴侣。流行音乐逐渐兴起,让一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被人们淡忘,传承的环境遭到破坏,音乐的价值不断降低。

二、社会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

(一)创作体裁的变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然而在社会文化的变迁中,城乡流动性得以不断的增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体裁因此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改变。现存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更加重视自身的商业价值。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成为了一首热门的流行歌曲。另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居民进入城市生活,他们更希望用歌曲传达对亲人的思念。如《梦中的额吉》、《天堂》、《鸿雁》等。

(二)演唱风格的变化

社会的动荡影响着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大量以思念为主题歌曲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很多歌曲都呈现出忧伤的演唱风格。如《走出大凉山》中传达了游子离开家乡,到城市中追求梦想,最后又回到了大山里。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了巨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人的情感共鸣。少数民族民众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更乐于通过忧伤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社会功能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礼仪形式逐渐被淡化,娱乐性、交流性有了一定的增强。不同时期内出现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时候,音乐的审美价值会被人们所忽略。如新时期内的丧葬歌沟通鬼神的作用已经被逐渐弱化甚至直接消失。《吉祥三宝》、《敖包相会》、《最炫民族风》成为了现代音乐文化的衍生物,被人们所熟知,所接受。

三、社会文化变迁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建议

(一)加强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

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特点被削弱。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首先,政府要发挥保护的职能,采取大量措施,抢救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特色曲目。其次,要加强民间音乐艺人的保护。如山鹰组合始终坚持走“原生态”道路,值得广泛提倡,给予更多关注。最后,要发挥教育功能,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教育中,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渗透,鼓励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传承人,在相关的音乐基地中发现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

(二)增强群众民族音乐认同感

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体裁、演唱风格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导致部分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演唱者容易产生失落感。他们对自身的音乐风格失去原有的信心,会加快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凋零速度。因此,为了减少这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及认同感。具体来说,就是加强特色文化的传播,是更多群众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引导民族群体重点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勇于继承它们,继续发扬它们。

(三)发扬少数民族音乐社会功能

今后,我们应该发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同时,对它的原始状态进行保护,有计划性的吸引更多的人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举办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的表演活动,如大歌节、山歌赶歌会、蒙古风情会等等,使游客们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欣赏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姿多彩,进一步的提高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娱乐性、大众性、文化性。

四、结语

总之,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体裁、演唱风格、传承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配合应对策略,增加民众的自豪感、认同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承担着的社会功能,娱乐功能,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新时期下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变迁民间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清潩河的变迁
高人隐藏在民间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