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秩序与自由
——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角

2019-07-12张羽化贵州大学法学院5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汤米

张羽化 (贵州大学法学院 550000)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以安迪(Andy)、瑞德(Red)、山姆·诺顿等人物为主线叙述了发生在肖生克监狱的故事。

在199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该片获得七项提名,包含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混音并且在家庭影院市场和出租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

影片的成功在于其对自由、秩序和人性进行引人沉思的深刻探讨。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也是政治学家法学家始终探讨的难解谜题。而马斯洛理论是一种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生理和安全需求需要秩序的保障,社交与自我实现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的突破,与《肖申克的救赎》所传达的主旨不谋而合,所以本文将从马斯洛需求视角探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秩序和自由意义。

一、秩序是救赎亦是泯灭

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某个囚犯在出狱时放飞了鸽子,这个鸽子是囚犯在八年的牢狱生涯中,每次放风都在同一角落喂食的“宠物”。当囚犯走后本想还鸽子以自由,却不料在被放飞后的一周后鸽子饿死在那个每天被喂食是角落。除了已经适应了体制的鸽子,还有也被制度化了的老布鲁克,最经典的桥段之一是老布拿着假释文书和车票,哭泣着背向另自己恐惧的未来,假释后不到一年就在一个叫做“老人之家”的地方自杀身亡。

无论是鸽子还是老布鲁克,都因秩序而得到自由,鸽子因自然之序得以飞出庭院拥抱蓝天,老布鲁克因制度之序得以假释回归“自由”。庭中的鸽子还有狱中的老布在身体自由被限制之时就已然实现了生理需求,但是重获“自由”之后,他们忘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社交需求,丧失了求得情感和归属需要的技能,导致在自由之地用自由之身却难以行自由之事。原本看上去剥夺了人性自由的“刚性”秩序却是他们已经适应了的生存环境,是他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需求的萌发土壤,狱中囚犯在安迪的带领下修建图书馆、考取各种证书就是狱中人进行自我实现追求的写照。从这个视角看剥夺了自由的秩序无疑又是对他们的救赎,身体自由的丧失不能阻碍狱中人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与实现,而身体自由的恢复甚至使他们的生理需求都趋近丧失,正是狱中与狱外的“秩序差”导致鸽子和老布的灵魂泯灭。

二、秩序是枷锁亦是铤钥

影片的开头是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和情人并被判无期徒刑入狱,本已适应狱中生活的安迪因为汤米关于案件真相的透露重燃自由的希望,但是典狱长因安迪的财务技能不仅拒绝重审冤案还枪杀了汤米。当汤米被枪杀后,影片镜头切换到了俯视视角,像是上帝查看人间的罪恶一般,审视着典狱长阴冷地走过汤米的尸体旁,但是上帝并没有做什么,而是任由这一事情在肖申克肆无忌惮地发生,其讽刺性如同典狱长办公室的那一幅字:“主的审判迅速降临”,上帝视角是在讽刺正义,而那句话则是在讽刺罪恶。“我是世界之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时得跟着生命之光”是典狱长对圣经名言的引用,也表露出该人物的自大和狂妄,他认为自己能一手遮天,自己就是肖生克的秩序之魂,殊不知正是秩序的力量最终将其绳之以法:安迪在海报的遮挡下用小鹤嘴锄挖洞二十年逃出监狱后领走了部分典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典狱长长贪污受贿的真相。

典狱长的形象是对正义和自由的讽刺,典狱长的低层次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已经不存在对生理和安全需求的迫切需要,但是尊重的的需求却促使他动用权力的力量,将肖生克监狱“私人化”,因“贪恋”安迪的利用价值就动用手段阻碍安迪获得自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结束汤米的生命。无法满足尊重需求的表现就是对名利的过分追求甚至不惜动用违法手段,典狱长对尊重需求的过度追求使其迷失自我也就谈不上自我实现。典狱长利用监狱的秩序将各个利益与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监狱秩序俨然成为其谋取私利的铤钥,然而最终又是这一秩序成为安迪搬到典狱长的利器,也成为了羁绊典狱长后半生的枷锁。

对于安迪而言,审判秩序使其背上了不公的待遇,让他带了二十多年的肖生克监狱的枷锁,最终又是行政秩序助他将典狱长送入监狱,成为他得到救赎的铤钥。

三、秩序是家温暖亦是冢凊恧

家是汉字里最温暖的字眼,家字与冢字只有一点的差别,点在头上是家,点在头下是冢。这一点犹如星星之火,在上为明,点燃生命的希望,在下为灭,燃尽人性的本善。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去。家是生命开始的源头,冢是生命终结的归。从“家”到“冢”,就是完完整整的一段人生。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需求与社交需求的培养皿,是自由的实现单位是秩序的组成单位。这一点是人伦之脉,在上为续,在下为断。血缘、亲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安心,知道什么是归宿,人伦的纽带总是把大家牢牢地牵系在一起。这一点是人伦之脉,在上为续,在下为断。血缘、亲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安心,知道什么是归宿,人伦的纽带总是把大家牢牢地牵系在一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典狱长也是为家奔波,损大家盈小家,然而早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义之财又能拥多久?

狱中人安全需求的丧失大部分程度上源于家庭的缺失或脱离。狱中人对狱中秩序的适应,使得肖生克监狱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家”的概念。影片中安迪对瑞德说:“如果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可见,虽然妻子与情夫偷情时被杀害,自己也因此步入牢狱生涯,但在安迪心中始终有妻子的一席之地,可能是岁月的洗礼使他释怀了随风而逝的诸事繁琐,更可能是心中对家温暖的渴望与留存。

而老布鲁克的死亡之地又称“老年之家”,这本该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温暖之地,却因老布鲁克的死展现出来坟墓般的凊恧。因为“家“失去了灵魂,不能适应“家主体”的存在与发展,使得“家”与“家中人”的剥离,因为老年之家的秩序不能被老布鲁克适应,就像老布害怕出狱,拿刀威胁赫伍之后,瑞德对老布的描述:“老布没有疯,他只是体制化了,他坐了五十年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过书,在狱中有地位,出狱就成了废人,双手犯关节炎的囚徒,想向图书馆借书都会被拒绝。”这样的家就成为了老布的冢。

家是温暖的港湾,亦是心灵的绿洲;冢是生命的栖息地,亦是罪恶的归宿。

四、结语

《肖申克的救赎》孕自由与人性于无形,谈秩序与正义于帧画,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在自由中保持本心,于秩序中追求灵魂。

猜你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汤米
汤米小老鼠
希望:奔向自由的力量
比“肖申克”更嚣张的反转
Something I Didn’t Do我没做的事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肖申克的救赎》后,安迪的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与权力交织的现代监狱
揭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文学特征与宗教隐喻
谁的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