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墓志艺术略论
2019-07-12青西新区第五高级中学266500
(青西新区第五高级中学266500)
一、墓志溯源释名
墓志是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元妻赵光墓志》中提到,人们因为“千载无恒,市朝或改”而“刊石记行,式标来业”。关于墓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主要有:秦代说(认为墓志最早出现在秦代。以秦始皇陵刑徒瓦的发现为标志),西汉说(根据文献记载,认为墓志最早滥觞于西汉)。通过相关考证,认为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南朝。罗振玉《辽居稿》中《延平元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跋》中提到“汉人墓记前人所未见,此为墓志之滥觞。”另外,有墓志始于魏晋之说,日本学者日比野丈夫在《关于墓志的起源》中曾称“由于魏晋时代严禁在墓前立碑,迫不得已,在墓中埋下小型的石碑来代替墓碑,这被看作是墓志的起源。”
二、北朝墓志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
北朝前期是指北魏统一北方时期的百余年,从公元386年到公元534年。相对而言,北朝后期始自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终于隋代北周,是指公元534年到公元581年这四十八年的历史时期。北朝墓志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北朝时期的社会发展历程,了解其丧葬习俗,了解其汉化的变迁,了解当时的文化风尚,才能对北朝墓志书法的产生和发展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禁碑令”是北朝墓志碑铭勃兴的机缘。汉代是墓碑的滥觞期,石刻文字以墓碑为主,东汉后期,天下葬死者奢靡。王符曾尖锐地指出“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什么意思?当时厚葬之风盛行以致劳民伤财)……但作烦搅扰,伤害吏民。”。由此,魏晋时期朝廷数次发布禁碑令,“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1两晋沿袭曹魏的禁碑令,由于碑禁不止,于是人们把文字铭刻逐渐转入地下,所以南朝常以墓志替代碑铭。中原地域,汉时人们多立墓碑,至魏晋时期禁碑不止,为北朝时兴墓志埋下伏笔。中原承接墓志之礼俗,北方鲜卑亦效仿汉,孝文帝倡导立碑,于是北魏时兴厚葬之风,朝廷对臣僚葬事大行赏赐,此乃北朝墓志碑铭勃兴的机缘,禁碑令客观上促进了墓志文化的繁荣。
汉化政策、鲜卑人的故土情节使墓志礼俗得到了应有的继承与发扬。孝文帝亲政以后,从较北的平城迁都到中原文化的中心城市洛阳,更是自觉的推行汉化政策。其中关于丧葬制度,北魏拓跋族原有烧葬之俗,迁都洛阳后,变革葬俗作为一项政治措施,鲜卑贵族死葬北邝而不归葬故里,孝文帝颁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所以,许多鲜卑贵族在朝廷令旨威严之下,不得不卒葬河洛,但代人有故土之恋仍期望设一方墓志,以待时机让子孙迁葬代北。墓志礼俗也由此得到了应有的继承与发扬。随着长时间的经济文化变迁,鲜卑人生活逐渐安居乐业,不再留恋故土,而设立墓志的风气却在上层社会形成了一种固定制度,贵族士大夫养成了刻铭纪功、颂德的风尚,此好名之风助推了北朝墓志骤增。
三、北朝墓志的历史分期
根据北京图书馆藏的《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中记录的北朝墓志的出土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把北朝墓志的发展脉络划分为三个历史分期。
端倪期,十六国及北魏平城时代。十六国时代及北魏平城时期是北朝墓志的端倪期,在这一段时期内,墓志出土稀少。2001年秋在宁夏新集乡出土了一方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梁阿广墓志。形质由碑座和碑身两部分组成,这方墓志为研究墓碑向墓志转变提供了实物证据。墓志的形制既具有墓碑的形式,也具备墓志的雏形,是从地表碑转埋于地下的墓志之最初形式。见于著述的出土的平城时期墓志数量较少,但已具备墓志形制,书法风格上主要是“隶楷兼备”的书迹,也有篆书书迹,主要是用于碑志的题额。
勃兴期,北魏洛阳时期(北朝前期)。目前发现的北朝墓志,从数量上看,洛阳出土北魏墓志收藏相对集中,这一时期墓志发展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洛阳时期墓志在形制上也趋向定型化,刻制工艺考究,形制上多作方形,两石相合,成函盈式,上为志盖,下为志身;开头有首题,文体上有志传文与志铭文,后或有尾记。自此,墓志形质永为定式。洛阳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墓志形成定制的关键时期,也是这一时期,为日后中国特有的墓志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绵绵一千余年,成为各代丧葬礼俗中主要的墓中铭刻。提到北魏名迹,大多是洛阳时期的楷书书迹,可谓“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尤其北魏大量出现的元氏皇家墓志,由于志主都是皇族,书法和镌刻都属上乘,它们自然成为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也是魏碑体的主要体现者。
延续期,东魏北齐及西魏北周。北朝后期,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先有东魏、西魏的对峙,从存世的墓志数量看,东魏远远多于西魏,自东魏以后,墓志又多出于邺都附近,即今河南安阳、河北、磁县一带;西魏墓志仅有数方,土地点都在西安附近。尔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而出土墓志远较北齐少,且地点分散。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是北朝的第三个历史时期。我们把东魏、北齐通行的楷书与北魏后期正体楷书的平正一派加以比较,不难发现这类楷式在东魏以后渐渐成为楷体的“多数派”,终于在公元6世纪后期的隋朝居于主导地位。
三、北朝墓志书法的审美风格与演变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把握楷书发展完善的进程,必须通过对北朝墓志书法的外在审美表现,来进行风格的分类梳理。还必须重视北朝墓志书法的发展演变轨迹。也就是说通过其审美风格的分析归纳,寻绎隶书向楷书发展演变的轨迹,更好的把握北方书体的演变发展方向。
1.平成时期
平成时期最著名的两通道教碑刻以《大代华岳庙碑》、《嵩高灵庙碑》为代表,横竖笔画方厚平直接近东晋末年的《爨宝子碑》,这类隶书还包括《司马金龙妻姬辰墓志》、《司马金龙墓銘》。这两种墓志隶书形态介于《嵩高灵庙碑》和《爨宝子碑》之间,论结体,平稳类似《嵩高灵庙碑》;看笔画,翻飞近乎《爨宝子碑》字体朴素,带有隶书的遗意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楷书的笔法。与《司马金龙妻姬辰墓志》风格相似的还有《孙恪墓志》,其特征表现是横画的两头翻挑,即所谓的“折刀头”。我们把这一类归为方厚平直的隶书。
2.洛阳时期
最能代表北魏墓志的书法特征的是洛阳时期的墓志,其数量多,影响大,已经成为北魏书法或魏碑书法的代表,可以说,方峻雄健是洛阳北魏墓志的最重要和最突出的风格,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洛阳体”或“魏碑体”的最典型风格。此类风格在洛阳出土的北魏宗室元氏墓志中屡屡见到,如《元祯墓志》、《元简墓志》、《元羽墓志》、《元思墓志》、《元篙墓志》、《元详墓志》等。这类楷书的特点是点画丰满,俯仰向背各有姿态;横画起笔出峰斜按,收笔下顿,左低右高的欹斜之态十分明显;撇笔和捺笔写的开张,收笔平挑;竖勾不再平挑而是上挑,间架结体已是斜划紧结而不是平划宽结。这类“斜划紧结”为共同特征的新体楷书,楷法遒美庄重,北魏后期传习“洛阳体”楷法已经蔚然成风,各地的墓志楷书都与元氏墓志的楷书同调,以此“洛阳体”在北魏广为流行,表明这种体式必是洛阳时期铭石书的主流形态。
3.东魏北齐及西魏北周时期
从北魏后期直接延续到东魏北齐及西魏北周时代,一直到隋朝墓志,都以“平和宽博”的墓志风格为主流。如《李宪墓志》、《元湛妃王玲媛墓志》、《崔宣华墓志》、《尔朱元静墓志》,《卢兰墓志》(580,北周)等,此类墓志书迹风格,无论是笔画方圆,或是风格的雅俗,还是刻工的精粗,结体大多是“宽结”。梁启超明显的感觉到东魏楷书的“平板”、“平沓”。他在东魏楷书《李宪墓志》上的跋语是“用笔已近平沓,魏志中更风变雅之先声也”2,因此我们从此类作品中不难看出东魏和北齐以后的这些准隶书,平和得近于平淡,笔画毫无生气。
以上通过北朝墓志书法审美风格的梳理,不难看出魏碑体书法的演变轨迹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到洛阳时期典型的魏碑体书法发展的脉络,是一步步逐渐摆脱隶意,向着楷书发展的明显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平城时期的魏碑体书法只是影响了洛阳时期的前期迁洛后不久的魏碑体书法,而洛阳时期后期的魏碑体书法则是受南方影响更为深刻。这也印证了前文提到的:北魏前期的风格是“斜划紧结”,后期的风格是“平划宽结”的主脉络。
东魏时期的楷书,摒弃了北魏洛阳体长抢大戟式的雄强之势,转向宽绰平正的优雅,我们用“平画宽结”来概括东魏书的变化。东魏“平画宽结”的楷书是继承北魏洛阳体楷法而来,他们把曾经是“支流”的发展为“主流”。北朝后期,东魏经历了隶书由“隐”而“显” 的转折期,也是隶书的复兴期,到了北齐时期,隶书迅速兴盛起来,又一次成为銘石书的主角。
注释:
1.《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07页.
2.见《梁启超题跋墨迹书法选》,荣宝斋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