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

2019-07-12刘雅婷李晓瞳上海杉达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201209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风景人文

刘雅婷 李晓瞳 (上海杉达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209)

引言

风景写生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也是一门兼具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但是,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对人文精神和美学素养缺乏认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塑造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入。因此,应用型本科的风景写生课程教学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既掌握扎实技能,同时具备人文精神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风景写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四所高校(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调研走访,同时对各个学校的风景写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作横向比较及纵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与教师对风景写生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风景写生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萌芽,目前已发展几十年。但是学生与教师对风景写生课程的关注度始终不及其他专业课程,对风景写生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造成这门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发展有所不足,也就间接影响了其他相关后续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忠实写生”与“自主创作”的脱节

传统的风景写生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写生对象”进行“忠实”地还原,这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忽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及训练,失去对“美”及“文化”的鉴赏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自主创作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陌生与疏离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近年来传统艺术的一些表现方式不够商业化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平时也很少受到一些优质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至于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感到陌生,无法产生共鸣,就更加不可能创作出有情感、有文化、有温度的好作品了。

(四)风景写生教学内容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绘画技能水平仍然是重要的考核标准,这样就把技能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割裂了,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更奢谈对形成整体性的人文教育氛围。

二、风景写生课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积累的成果,在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大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风景写生课程便是一个很好的培育窗口和展示平台。而风景写生课程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人文精神提倡人与科学性的相容性,要求不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进取之心。对于风景写生课程而言,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画技能等。

第二,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是“对人价值的追求”。在风景写生课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画者对画面构图或绘画技巧的追求,以及对画面效果不断完善、突破自我的精神修养。

第三,人文精神崇尚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风景写生课程中,学生能够饱览山水风光及人文景观,在自然界中开阔心胸,增长见闻,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启迪高尚人格。

三、风景写生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强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风景写生教学理念

绘画技能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本就是相辅相成、不能偏废的。因此,在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立方面,要明确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风景写生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和体验。

(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增加人文精神及情感表达的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因此,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上海杉达学院的《风景写生》课程总课时为16课时,在课程内容中适当增加人文精神及情感表达的内容。比如在课程前期增加古建筑鉴赏、写生地风土人情介绍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三)在教学过程方面,将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技能训练与审美、创作训练协调发展

人文精神需要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既能进行技能训练,又能得到美感的培养,达到“眼-手-心”的协调合一。在进入写生实地教学过程中后,可选用具备主题、或有当地特有风情的课题。教师与学生在对相关课题的背景、风俗民情、建筑特色的研究过程中,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种课题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对写生对象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也能不拘泥于技巧的传授,能够表达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使得学生拥有更大的自我目标达到的空间,学生能够从中吸取营养,增强对人文精神、民俗民风的心灵及精神感悟,提高审美水平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的内容和范畴也就更加的丰富了。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构建兼顾评价技能与人文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风景写生课程的作业应强调与人文意识相关的评价标准,即在作业过程充分强调学生创造性、文化提炼能力与综合表达能力。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考核的形式与内容可增加对于人文精神提炼的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写生地点的文化民俗、建筑特色是否具备一定的关注与理解,构建兼顾评价技能与人文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提升学生及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应用型本科中的风景写生课程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对美育认识不足的现象,同时在教学思维上也存在重技能、轻情感的认识误区。而大多数学生也是对人文精神如何培养以及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此,一方面应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并能够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才能切实做到在课程中“润雨无声”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提高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主动将人文知识和情感融入到风景写生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做到有机结合,兼顾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强化。

四、结语

人文精神和艺术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作为具有美育及以人文精神倡导特点的风景写生课程应更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的风景写生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探索美育新模式的尝试,使得人文精神走在教学前沿,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启迪高尚精神,培养具备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风景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