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汁记》中的“贵族气”

2019-07-12史华威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3002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豆汁四爷贵族

史华威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443002)

家族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基石,家族蕴含的气质、个性和历史都在不同程度对后世的子孙产生影响。叶广芩是西太后慈溪的亲侄孙女,整个家族的女子中不仅有如纳兰性德等文人志士,而且还出过母仪天下的皇后,家族昌盛由史可鉴。尽管她未曾经历整个家族的兴盛,但家族气息仍然陪伴她成长,旗人文化的彰显使得她的文学风格别具一格,带有精致的“贵族气”。旗人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文化,它是旗人凭借封建制度赋予他们的特殊地位和贵族特权,随着社会历史变迁,旗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等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文化。叶四爷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莫姜泰然如水的生活作风和平淡中的理趣,都是《豆汁记》“贵族气”的充分体现。

一、叶四爷的“贵族气”

叶四爷经历过大富大贵的生活,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着优雅斯文的气质。贵族通常认为拥有高贵的血统和尊贵的社会地位。贵族精神是指在这种物质条件的充足保证下,贵族系统中的每个个体的性格和力量得到最自由充分的发展,无需考虑社会对个体的需要,无需担心物质条件的有无,一定意义上只需遵照个体的喜好进行自我认同和价值建构。贵族享受世卿世禄,衣食无忧。淡泊名利,形成超越的精神追求;加之世袭积累,形成了高雅的精英文化系统。

《豆汁记》中叶四爷的三件趣事,第一件是带回来三只“又老又骚的山羊”,意在营造“三羊开泰”的吉祥。贵族的思想观念中,事情是否可行不重要,崇尚自由的精神和思想,随性泰然,出门看到有缘的事物,即使最为廉价的东西也肯花重金购买,购买的往往是心中的信念和愿望,而不是事物本身。在原文中对于山羊的价值,叶广芩给出了理由“那些羊都是来自内蒙古的,崇尚自由且无礼教防维。”更加说明事物在贵族心里被赋予灵气,自由的种子可以跳过人类归到自然的生物上,自然是人类未出现之前就已经不按照人的意志而自由摆放着,最能代表灵性,也最能反映真实。第二件事是叶四爷将两棵白皮松种进后院,叶四爷的理由是“造型独特,让人赏心悦目。”并且认为这些松树“无与伦比,价值连城。”陶渊明是诗中常常出现松树,《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饮酒》“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奇姿。”自古以来文人偏爱依山傍水,希望自己的住所种植松竹梅菊等高雅的植物,不仅心旷神怡,在松下闲谈饮酒也是超凡脱俗的生活。叶四爷是博学多才的贵族子嗣,胸中自然流淌着文人情怀。第三件事是清虚观的两个仙爷,其实就是两条青虫,叶四爷拿回家中当蝈蝈养。他还是个十足的戏迷,对戏剧的观赏有要求,要看京剧四大名旦苟慧生的戏,看完戏还会做一番点评。八旗子弟的生活充满情趣,荣华富贵的保证使他们享乐于日常生活的游戏,叶广芩笔下对养蝈蝈,遛鸟,养松树,听戏,赏画等场景的描写,充满审美性,将日常生活的快乐放大,无拘无束,洒脱随性,不考虑人情世故和衣食住行,在情趣的面前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享受当下沉迷于乐趣的心情,而不计较得失。最过于神奇的是,叶四爷带回一个人,北宫门卖花生仁儿的莫姜。尽管他忽悠母亲说莫姜无家可归,但事实上是叶四爷是爱吃莫姜的花生仁儿,同时也无法忍受母亲的粗茶淡饭,就把有手艺的莫姜带回来。叶四爷的仁爱之心不仅仅是宽容每个人的过往,更是有乐善好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赵成贵过去赌博嫖娼样样都干,是个十足的“混蛋”,但是叶四爷依然微笑的接纳他,和他愉快的谈话。《豆汁记》中花费大笔墨描写关于八旗子弟对美食的严苛要求与精致的餐饮习惯。莫姜来的第一天“桌上的‘螺蛳转儿’烙得的确好,小巧玲珑,精致可爱。”萝卜条子切得周正讲究,早餐的气派由此可见。变废为宝,灌制的松肠成为叶四爷招待客人的绝招,醋焖肉和樱桃肉的肥而不腻,恰到好处。鸽肉包的选材极其严格,只用上好的白菜心,还要配春冬不同的粥下口,才是绝味。这些羹汤、点心和菜肴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讲究的吃法和规定的搭配,没有一样食物不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准的计算。叶四爷的豪爽大方在于每当莫姜有新的美食出现,他总是要宴请朋友亲戚一同品尝,还作为伴手礼送给朋友。旗人贵族重视礼仪,讲究礼尚往来,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礼仪已经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贵族气质的重要体现。尊重差异和选择成为叶四爷的高尚品格。莫姜的丈夫赵成贵赖上莫姜,当时莫姜在家中已经待了将近二十年,面对莫姜何去何从的问题,叶四爷尊重莫姜的选择,顺其自然,不强求不挽留,给予莫姜充分选择的自由。

二、莫姜的“贵族气”

他他拉·莫姜,镶蓝旗,十一岁入宫成为寿康宫宫女,专门打点太妃用膳,对宫中的膳食了如指掌。镶蓝旗是满洲八旗中地位最低的,莫姜的出身不高,懂事以后就基本在宫中度过,可以说是宫中长大的孩子。在那红瓦黄墙、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的皇宫城内,严守宫规,少言少语等一些保命的方法禁锢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莫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来的女子,在她身上也体现出不同于贵族的“贵族气”。我们绝不能将贵族精神理解为贵族阶级的专属物,“平民中也有贵族精神”,大众中也不乏“高贵的、严于律己的心智”。

在行为习惯方面对自己高的要求。落魄的莫姜被叶四爷捡回家中,虽是身穿粗布,冻得浑身发抖,但“看得出她在克制着哆嗦,努力地使自己显得舒服。”小户人家出生的母亲端出一碗剩余的豆汁给莫姜吃,莫姜“认真地谢过了,背过身静悄悄的吃着,没有一点声响。”睡觉前将衣裳叠的整整齐齐,只要躺下“不翻身不打呼噜不咬牙放屁说梦话,静得像只兔。”走路说话不紧不慢,面带微笑,不管翻天覆地脸上依旧不动声色。莫姜的袜子绝对不会出现漏洞,莫姜的母亲说过女人最丢脸的就是袜子破了露出脚后跟。无论处于何事何种情境,不仅注意自己的仪表,并且懂得克制。

其次是莫姜的为人处世,“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物件和人一样,人尚无完人,更何况是物。”母亲常常提及是她救了莫姜的命,莫姜不善言语,更不会说谄媚的话语讨人欢心,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在行动上更加勤奋的为一家人服务。叶四爷给莫姜工钱,莫姜再三推辞,拗不过叶四爷的好意,就把每月的钱随便放置,从未悉心管制,对钱财一向不看重的莫姜却不让别人碰她的扁方,扁方是敬懿太妃留给莫姜最后的念想,没了扁方,莫姜的过去就好像被掐断了,这个扁方是她重情义的见证。提到她的丈夫,莫姜的态度也是怪自己揽不住男人,“个人有个人的命,不能强求。”平静中的理趣,细细读来正是贵族品格中泰然处之的品格,赋予自己和别人相对广阔的选择从不怨天尤人,用自己的爱和宽容面对世间的一切,没有急切的功利心,不需要卖弄谄媚讨好任何人,凭借自己的技艺存活,拥有高尚且独立的人格。莫姜的伟大更在于,当赵成贵带着不是莫姜亲生孩子落魄的找上门来求莫姜原谅时,莫姜痛哭流涕,在现实和原则的双重考虑下,决定与赵成贵相依为命,并且卖掉一直珍藏的翡翠扁方,从叶家搬出去。“贵族精神则强调‘有条件的自由’,它将自由和责任紧密联系。”莫姜明白赵成贵无论如何是她的丈夫,况且她的丈夫没有经济来源甚至是生活能力,而她自己有一个不算辛苦的工作,有条件的自由不仅是自由还有责任,对丈夫的照顾责任,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丈夫和他始终是绑在一起生活的共同体,有相互扶持的义务和责任。赵成贵瘫痪在床,莫姜像照顾小孩似的温柔的看着赵成贵,这似乎不再是昔日拔刀相向的暴力夫妻,而是温暖的落日洒满芳心的相濡以沫。卫东彪带着一伙人到叶家造反,正当全家陷入恐慌中时,莫姜冲出来抓住卫东彪让他放过叶家。叶四爷病重,莫姜嘴里不停的说对不起四爷,隔天就带着刘成福一起死了。死时的莫姜依然穿戴整齐,干干净净。莫姜的一生,前半辈子在皇宫中生活,后半辈子和赵成福纠缠,最后两人相濡以沫,一起走到生命的终结。莫姜的性格泰然平静,平淡中有自己的理趣,追求有条件的自由,用感恩和宽容融化了每一个身边的人,是具有“贵族气”的人格。

猜你喜欢

豆汁四爷贵族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四爷和他的马
豆汁儿
豆汁 老北京的标志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傻四爷
豆汁儿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聊聊豆汁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