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共享

2019-07-12驻马店市博物馆463000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展品资源共享藏品

(驻马店市博物馆 463000)

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新生词汇242条,其中最流行的当属“共享”一词。自从共享单车兴起,将“共享”这一新理念带入人们的生活,直至现在共享行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涉及各个行业,规模也日益增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着共享带给我们生活上的种种便利,享受着物质上的方便,但很少人能想到共享和博物馆的关联,博物馆又与共享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对于博物馆而言,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共享息息相关。

现代意义上对大众开放的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藏品是由英国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捐赠,总数近8万件,博物馆对藏品拥有所有权,对公众开放,人们可共同欣赏这些曾经的私家收藏。从此之后藏品不在深藏在收藏家手中,作为一种财富把玩于少数人之手,普罗大众有了观赏藏品的机会,接受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熏陶。这里的共享主要是视觉上的共赏,随后建立的近现代博物馆也都是如此,随着博物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把个人收藏捐献博物馆,从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和文物出现在大众视野,开启共享模式,每一位观众都享有观赏、学习的权利。

一、博物馆传统的共享方式存在的限制

博物馆的出现让人们有了了解历史和世间珍宝的机会,但是这种观赏却有着许多客观的限制,比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鉴于对藏品保护的需要,博物馆会定期更换展品,这是因为一件展品不能长期处于陈展环境中,灯光和空气质量都对展品有着或多或少的侵蚀,所以藏品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严密保护的库房,受展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许多观众难以观赏。

在我国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上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强。《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文物感兴趣,博物馆也成了“网红”,人们愿意走进博物馆去看去了解更多的历史文物。

博物馆在推出珍贵文物或艺术特展时,博物馆门前大排长龙,每年旅游旺季,也是博物馆观众流量的高峰期,有的人甚至等到闭馆也难窥珍品一角。博物馆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观众接待量不能无限制地增长。过多的人流给文物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许多博物馆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这就又使许多观众错失观赏的机会,日益增长的观众数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学习的渴求,一方面也刺激着博物馆用其他方式满足观众参观的愿望。

二、数字化发展给博物馆藏品共享提供了条件

为了满足人们对文物的观赏需求,在“互联网+”与博物馆的融合之下,传统博物馆的共享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的不断进步,一些博物馆开始将数字化的藏品信息通过网络免费公之于众,观众可以不必亲身前往博物馆,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获取更多博物馆藏品资料。

2017年2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其收藏的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版权,除平面图画外,还有3D艺术品摄影,含作品名称、艺术家、材质、尺寸、地理位置和日期等藏品信息,民众可以自由搜寻并免费下载,素材用途将不受限制。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也于2017年免费提供约7万多张文物图像,包括闻名于世的三宝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等珍贵文物照片,文物种类齐全,每季还将继续增加500张。

北京故宫博物馆也公布了186万件文物信息,人们可以在故宫博物院官网查到故宫展品信息,故宫网站的数字文物库中,公众可以通过关键词分类、年代等方式,在平台查找故宫的数字影像,以图像或者视频的方式生动展现藏品。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app逛故宫,能从手机上收到图文并茂的故宫藏品信息。

这些博物馆的目标就是给予所有希望学习这些文物和艺术品知识的人更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实现其教育职能的重要举措。

三、博物馆数据资源共享的发展潜力广阔

对于观众而言,博物馆数字化给他们带了很大的便利,对于博物馆而言,把这些文物的信息全部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任重而道远。我们现有的文物的展示和传播的形式还不足以支撑现实的需求,就国内整个博物馆体系而言,利用数字化实现多方位信息共享还存在一些问题,博物馆共享形式还比较单一,在做数字化探索时,往往偏重于技术,而轻内容,资源共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提到博物馆资源共享,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图片资源共享,然而每件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怎样才能多角度、全面的把一件文物的信息和内涵传达给每一个观众并不容易。即使是实地参观博物馆,一件展品的文化背景和更深层次的内涵,也是鲜有能展示完全的。只有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拓展更多共享体验,才能使人们有更深和全面的感受。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合作开发《千里江山图》等名画项目,采用了人工智能识别和还原技术,让观众在观看《千里江山图》的某些细节时,会有专家在这个细节进行点评,让观众可以了解到这些名画背后的故事。故宫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有着丰富的发掘自身藏品信息资源经验和成功案例,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和借鉴。

四、结语

尽管对于博物馆而言,藏品资源数字化信息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前景却值得期待。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网络观赏到了各地博物馆的珍贵展品,更多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去拓展共享路径,科技助力文化共享成为趋势。未来博物馆可以开放更多数字资源,扩展这些资源用途,让更多人可以在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使用这些博物馆原来独享的资源。归根到底,博物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于方便大众使用这些资源,数字化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

猜你喜欢

展品资源共享藏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通识教育与专业学院资源共享路径探讨
——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为例
国宝展品被盗案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