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库普林小说《决斗》中的“自然人”形象和拥有双重灵魂的女主人公形象

2019-07-12裴霞西安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安710065

名作欣赏 2019年9期
关键词:罗马悲剧命运

⊙裴霞[西安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西安 710065]

一、引言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1870年8月26日出生在奔萨省纳罗夫恰特市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890年,他从军校毕业,加入了军队。1894年,他离开军队,成为一名码头工人,随后又当过演员、马戏团老板、庄园经理、当地报纸记者和兽医。他一生周游世界,品尽人世百味;同时,库普林的一生经历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时代以及背井离乡的流亡时期。他的作品深受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人道主义的优良传统和平民意识,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在当时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尤其引人注目。库普林的作品多以亲身经历为题材,底层人的生活和命运是他创作的不竭源泉。在小说《决斗》中,库普林对底层苦难人民的关注,对社会黑暗面尤其是对军队内部黑暗统治的揭露,显示了其作品深刻的批判力度。作为一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除了对现实的愤怒和深刻批判外,也展现了他对于苦难的思考,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和谐相爱的社会伦理思想的探索,以及处于社会转型和动荡不安中的人的生存出路问题的忧虑。

二、小说概览

《决斗》于1905年出版,正值俄罗斯军队在与日本军队战争中遭受惨败之际。许多现代作家在库普林的这部小说中看到了俄罗斯军队腐朽堕落等恶习的真实写照,认为正是军队的腐朽无能导致战争失败的悲剧。小说故事发生在军队生活的背景下,自始至终从未跳出这一背景,促使人们对小说中展现的种种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作者在小说中详细描述了处于沙皇军队领导下的不人道的环境中普通士兵的生活遭遇,这些都是库普林在军队里的所见所闻。《决斗》中所涉及的问题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军事小说的范畴,因为在小说中既涉及社会不平等的原因,也涉及人类从精神压迫中解放出来的可能途径,还涉及个人和社会、知识分子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换句话说,故事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反映新旧世界的碰撞和斗争。

故事的情节主线建立在一个诚实的俄罗斯军官——少校罗马绍夫的悲剧命运上,他的军营生活条件使人不得不对人们之间的非理性关系陷入沉思。“存在主义把人的存在作为自己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出了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等一系列问题,彰显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自我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行为与选择、选择与责任等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提出,凸现了人的问题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切中了现代人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库普林的小说《决斗》中的存在主题表现了俄国人生存境遇中无法逃避的苦难和缺憾:死亡、贫困、爱的困惑以及其他各种人类生存中存在的困境。“从存在的角度勘查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苦难与缺憾可以说是个体生命面临的普遍的生存困境。无论专制制度的残酷冷漠导致的个体目标的难以实现,自然生命与伦理道德之间的裂隙,还是人的命运的荒诞无常,以及人性的被压抑和扭曲,都与人与社会的根本性矛盾有关。”如何在这一困境中找到出路,是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现代的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千百年来,对于俄罗斯知识分子而言,俄罗斯的苦难与缺憾一直是他们苦苦思索的沉重话题,他们胸中的美好理想与眼前的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他们敏感的神经。正是种种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增加了思想者的痛苦,也加深了他们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三、主人公的善恶美丑

(一)“自然人”罗马绍夫

许多评论家和文学界人士认为,库普林的这部小说具有自传特征,因为小说的男主人公罗马绍夫所有的家庭情况和军队经历都与库普林的相符合。罗马绍夫是《决斗》的男主人公,也是整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将罗马绍夫这一主人公形象塑造成了俄罗斯文学中典型的“自然人”。

1.孤独绝望的罗马绍夫

罗马绍夫出生于奔萨市小县城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曾在莫斯科军校学习了整整九年,结束军校学习后他打算从军。可当他开始服役时,他的希望就破灭了。罗马绍夫对他的军营生活感到失望、厌烦。他说:“这不是我决定参军时想要的,我受够了,受够了!”军营中的长官冷酷、专横和残暴,他们惨无人道地摧残和虐待普通士兵,周围奇怪污浊的空气令人窒息。在这种极限境遇里,渺小的个体处在荒谬、孤独的世界中,遇到的是障碍、限制和奴役,感受到的是厌恶和孤独。罗马绍夫在决斗前对纳赞斯基说:“没什么特别的事,我只是想来看看您……明天我要同尼古拉耶夫决斗。我不喜欢回家。不过,一切都无所谓。再见了。您瞧,我没有人可以说说话……心里很难受。”从罗马绍夫的这段话里,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孤独。在军营生活里,罗马绍夫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独自沉思默想。纳赞斯基是他唯一“意气相投、同病相怜”的朋友,然而纳赞斯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同样是孤独而不被人理解的。在偌大的军营里,罗马绍夫没有一个人可亲近的人,出于孤独乏味,他开始酗酒,寻欢作乐。后来,罗马绍夫深深爱上了有夫之妇舒拉奇卡,也就是故事的女主人公。

2.天真善良的罗马绍夫

尽管罗马绍夫酗酒,虚度光阴,但他是一位善良、有良知的军官。他无私地帮助比自己穷困潦倒的士兵赫列渤尼科夫,使其在冷漠阴森的军营生活里感到一丝温暖。他同情弱者,无法容忍不公正,他对军官殴打士兵的粗鲁暴行感到强烈不满和愤怒。同时,罗马绍夫又是一个软弱、胆小的人,他经常为自己的软弱而自责,他自问:“罗马绍夫,你为什么这么软弱?你为什么这么可怜!!”他的性格使他在现实生活中碰壁,于是成了一个典型的幻想家。天真纯洁的罗马绍夫,自始至终怀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面对被自己所爱之人舒拉奇卡赤裸裸的欺骗,虽然愤怒、伤心绝望,他仍无法忽视她的请求,最终还是答应了舒拉奇卡的请求,殊不知这是让他送上性命的一条死亡之路。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战争,人和人为什么会互相残杀,他幻想着有一天这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战争,然而他自己最终死于和别人的决斗。这些问题困惑着他,使他精神崩溃,但他又找不到出路,最后变成一种无望和视死如归的悲剧情怀。同样受困扰的还有舒拉奇卡,然而困惑舒拉奇卡的问题却与困惑罗马绍夫的问题截然不同。

(二)拥有双重灵魂的舒拉奇卡

对具有两种世界观的两个主人公类型进行对比通常是库普林作品的特点。两个主人公都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罗马绍夫对小市民的安乐和停滞不前表示抗议,舒拉奇卡则不顾外界的厌恶眼光,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安乐。两人对现实环境的抵抗转而成了一种妥协。罗马绍夫以视死如归地为爱牺牲为妥协,从而永别了这个肮脏、冷漠的军营;舒拉奇卡则以舍人为己的资本家的残忍和现实为妥协方式,牺牲了自己所有美好的特质,也丢弃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1.野百合般的舒拉奇卡

舒拉奇卡拥有烈焰般红彤彤的嘴唇,蓝水晶一样的眼睛,干净柔软的长发,小巧而有力的双手,有一种天真纯净,让人心生怜爱的神情。她受过教育,会说几种语言,擅长社交,她说:“我不漂亮,但我可以比许多漂亮女人更有趣……”显而易见,她是一位完美的女性,既拥有迷人的外表,又聪慧、灵敏。舒拉奇卡也是一个极其自信的女人,她说:“我能融入任何团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灵魂有一种灵活性,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我能适应任何环境。”这样一个才貌双全、心灵手巧的女人,谁能不为之动情呢?罗马绍夫也不例外,第一次见舒拉奇卡,他就被她深深吸引,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对美好爱情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舒拉奇卡身上所有的美都来自俄罗斯广袤的大自然的馈赠,在还未踏上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的泥泞之路以前,她还是一朵开放在俄罗斯原野中的野百合,清纯美丽,芳香迷人。

2.魔鬼天使般的舒拉奇卡

要强好胜的舒拉奇卡,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厌恶、排斥生活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城,她说:“我不能待在这里,我不能。待在这里意味着堕落,成为军官的妻子,去参加你们粗野的聚会,搬弄是非,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斤斤计较。”她梦想着离开那里,拥有更好的生活。于是所有的爱她者,包括她自己都变成了她实现“梦想”道路上的牺牲品。人性充满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弱点,这些弱点使得舒拉奇卡在艰难的现实困境中迷失了方向,最终赔上了无辜的罗马绍夫的生命。舒拉奇卡选择了嫁给尼古拉耶夫军官,然而她并不爱他,她嫁给他只是因为她为他的事业投入了很多精力,这投入实则是为了她自己的“未来”。他是她逃离这片荒凉的肮脏之地的一叶扁舟。后来得知罗马绍夫爱上自己后,她的回应是:她将他视为自己的朋友,而且是唯一的朋友。然而她内心的真实独白是:“罗马绍夫,你为什么这么软弱无能!我不想隐瞒,我被你吸引了,你的难为情,你的纯洁,你的温柔让我觉得你比其他人都可爱。我不会告诉你我爱你,但我一直在想你,我梦见你,我能感觉到你,我为你的亲近和我们的触碰而激动不安,但你为什么这么可怜!”舒拉奇卡对罗马绍夫的感情是矛盾的,她爱他,但她又觉得他太软弱,不足以撑起自己的梦想,于是出于现实考虑,她将这份爱丢弃。舒拉奇卡善良、温柔、可爱,又贪权、自私、骄傲,她只爱她自己。然而她的良知体现在罗马绍夫与尼古拉耶夫决斗前夕她对他们的请求,她请求他们都不要在决斗中杀死彼此,他们也都答应了。然而不幸的是,在决斗中,尼古拉耶夫被嫉恨冲昏了头脑,最终还是杀死了罗马绍夫。

舒拉奇卡的所有思想和感觉都被她的“理想”所占据,因此她的生活变成一场自私的为个人幸福的斗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强迫自己与一个她不爱的人——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夫生活在一起。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她放弃了对纳赞斯基的感情,转而又毁掉了罗马绍夫——一个真正爱她的人的生命。库普林一步步向我们揭示出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冷酷无情。

一个如此美丽动人、惹人怜爱的女性,何以变成这副嘴脸?这只是人性的弱点使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四、主人公的命运悲剧性

“悲剧性——这是一个美学范畴,用来概括主人公在生命活动中展开的、导致主人公痛苦和毁灭或其生命价值毁灭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冲突。”在库普林的小说《决斗》中,主人公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其人生和爱情中。

(一)命运悲剧

刚从军校毕业的主人公罗马绍夫满怀保家卫国的激情,怀着对事业前途的美好憧憬来到边境军营。荒谬的现实环境使他在军中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和陷害。眼睁睁看着蛮横凶残的军官虐待、欺辱普通士兵,看着他们无所事事,戏玩妓女,他却无能为力。在这肮脏的社会环境、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方面,罗马绍夫所处的境遇可谓达到了极限,这种极限境遇迫使罗马绍夫做出选择。罗马绍夫想要抗争,却又无从下手;想要逃避,却又无处躲藏。渐渐地,他选择了一条妥协之路,他开始放纵自己,酗酒斗殴,寻欢作乐,最后为了在自己所爱之人面前的尊严,或者说他自始至终对爱情天真的幻想使他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也许,他的命运悲剧从他踏入军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集所有女性优点于一身的舒拉奇卡,应该是每个女性都羡慕的。然而在寻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她舍弃了自己本应该珍视的品质。她一心做着自己的“美梦”,却丢弃了作为一个女人,甚至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善良和良知。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与罗马绍夫的悲剧命运相比,舒拉奇卡的命运可谓是另一种悲剧。

(二)爱情悲剧

爱情是人人所向往的,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罗马绍夫也不例外,他对爱情一直抱有一种天真、梦幻的憧憬和向往。然而这样的美好向往在库普林笔下笼罩着悲剧的色彩。

罗马绍夫深深地爱着舒拉奇卡,他认为爱情是神圣而美好的。舒拉奇卡却对此不屑,在真爱和利益之间,她自始至终都冷静决绝,选择后者。不仅如此,她还将罗马绍夫对自己的爱视为可供她利用的工具,这是对神圣爱情多大的亵渎和侮辱啊!罗马绍夫对舒拉奇卡的爱是至真至善的,而舒拉奇卡恰恰相反,最终造成了罗马绍夫爱情的悲剧。罗马绍夫的爱情尽管热烈感人,但是又无望至极,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爱情使主人公处于一种绝望的困境之中,造成这种人生困境的因素有一部分来自生命个体本身,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世俗社会。渺小的生命个体在现实人生和世俗社会的滔天巨浪中要么像飞蛾扑火般奋争,要么无奈地选择屈服,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命运和爱情的悲剧都在所难免。库普林提出了人的悲剧命运的主题,隐含了作者对俄罗斯命运乃至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五、结语

在《决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真诚善良,一个冷酷无情;一个软弱胆怯,一个精明贪权。无论美丑善恶,在历史的漩涡中,他们都未幸免于命运的捉弄。罗马绍夫是单纯善良的觉醒知识分子的代表,舒拉奇卡是屈从于社会现实的悲哀女性的代表。罗马绍夫由于与其所生活的军队环境的对立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最终使他在抗争的决斗中死去。这种与生活环境的对立精神,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精神正是作者所要讴歌的,这也使罗马绍夫成为俄罗斯文学中“自然人”的典型代表。舒拉奇卡比军官圈子里的其他女性优秀得多,但她所有的优点都为她那“神圣”的小梦想所牺牲、毁灭。舒拉奇卡的悲哀及其另类命运悲剧,让人不得不思考当时沙俄统治下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腐化和摧残。

作者细致描绘军营生活的腐败和变态,但这绝不是目的,而是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是对沙皇军队腐朽和残暴的控诉,是对不人道的强烈反抗。作者试图从“军事化”主题中揭露了困扰整个社会的问题,并让人们意识到人民的命运、人的自我价值、人民意识的觉醒。《决斗》中的“决斗”具有多重含义,它是小说主人公与自身命运的斗争,是主人公以及库普林本人与沙皇军队、独裁政权的斗争,也是作者与谎言、不道德和不公正的斗争。

猜你喜欢

罗马悲剧命运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画家的悲剧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近视的悲剧
阳光房
罗马鞋 无法抗拒的夏日战靴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