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2019-07-12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艺术设计工艺

⊙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解梦伟[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昆明 650504]

一、民间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族工艺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传统艺术的文化表征之一。起源于农耕文化的民族工艺在当今科技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民族工艺在主流文化中逐渐被边缘化,民族工艺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十分明显,已出现普遍萎缩的现象。

20世纪末,我国提出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民族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世代生存于民族原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只有活态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延续下去。但如果仅仅依靠极少数人的推动和政府的保护而没有民众参与,任何保护都将付诸东流。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和教育创新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艺术设计办学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高校注重技能和现代知识结构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传承的内涵。从办学理念上看,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大多以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为指导,那些本土的民族传统工艺种类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渗透和扩张下,逐渐退出了当下社会生活和现代学校文化的教育体系和生活视野,使人们逐渐对本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产生了陌生感,使之造成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边缘化。高校是科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在注重知识体系和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教育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功能与特征。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对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创造性和创新性转化是民族工艺发展的依据和动力,只有延续其文化价值才能真正使保护发挥效用,在此理论基础上,无论是从文化传承高度还是创新发展的目标上来看,都表现出极高的契合度。因此,在高校教育背景下将传统手工艺与民族精神价值进行深化和延续,以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实现手段。

二、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需求

艺术设计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从学科的发展历史来讲,关于设计的研究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考工记》,而“艺术设计”则是1998年教育部将“工艺美术”更名而得之,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有其互通性。因此,当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尽量避免与民族工艺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两者是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共生的,并且互相交融,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如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使技术和艺术能够完美结合,同时结合教育手段,从而达到工艺与设计的并行发展,包豪斯以手工艺融合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教育和艺术生产所满足的受众群体范围的扩大以及人们的审美层次逐渐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依托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而民间工艺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各类手工技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大众审美情趣的独特技艺,是本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外化形式。民间工艺不仅是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塑造我国各民族认同、情感表达、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比传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它是学生适应现代职业化社会的途径。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工艺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不仅对当下民族民间工艺的活态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对于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施行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极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艺术设计教育是基于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综合教育,它在与民族文化交流或碰撞中迸发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内在的生命力,也将为人们提供关于民族艺术更多、更新的和更符合现代生活的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观念,激发民族艺术的再生性与创新力,提高受众的艺术审美与生活品质以及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也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生态的平衡。民族工艺与艺术设计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改革需要从民族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入手,在高校相对科学的教育体系下进行民间工艺的活化实践教育,打破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以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传承模式,不仅扩大工艺传承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受众群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市场化、实用化方面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实践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三、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教学体系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有组织、目的和计划的科学化教学方式。民族工艺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合,既要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模式来培养接受者的民族文化艺术,又要通过系统的民族工艺熏陶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工艺的现代艺术价值,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民族文化艺术高校教育传承的潜在活力,培养学生基于本土文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其教学体系应从教学制度的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教学课程的革新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施,让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工艺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产、学、研、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构建两者深度融合的教学制度。民族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融合的课程设置应基于系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来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本土民间工艺的艺术理论及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课题化研究与训练意识,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性特点,注重教学实践,革新教学方法,构建出具有新时代特色,适合市场需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

第二,完善两者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整合民族地区民间工艺教育教学资源,收集、整理与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形成民族工艺教学资源库,在构建各种管理平台和数据库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尝试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建立艺术设计教育和民族工艺传承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此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培养民族工艺传承的后备人才。

第三,革新两者融合的艺术教学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工艺传承是各行其道,并行发展,两者之间的交集甚少,主要表现为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推行西方教育理念,而民族民间工艺则是自我传承与发展的局面。随着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相互交融,民族工艺已成为现代艺术教育与民间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因此,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它是民族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场域,而民族民间技艺则是连接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工艺传承的桥梁。由此,许多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积极推进传统民间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差异化、有特色、受欢迎的艺术教学课程,明确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教学资源,逐步完善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应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和当地经济,以便在同类院校中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比如,云南艺术学院注重民间工艺与产品设计融合教学;而景德陶瓷学院将民族工艺融合到教学体系里,革新陶瓷设计的教学内容,这些院校的开设专业都极具地方特色,深受学生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欢迎。

第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教师是灵魂工程师,也是教学实践的核心。因此,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入手:其一,将中国工艺大师、国家级与省级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等具有高水平的民族民间技艺大师吸纳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之中,补充和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其二,派遣从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到民族地区去,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与民间工艺土壤之中吸取民族文化与民间工艺精髓,体现民族生活与风土人情,探寻传统民族工艺传承与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方式,使学生掌握传统民族工艺的活化实践方法;其三,提升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理论知识,使之具有国际视野。因为,现代社会大发展已经不再是区域化发展,而是全球化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全球发展的战略思想,具备国际化竞争意识以及国际化竞争的实力,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艺术教育视野,拓宽专业领域,不断吸收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增强自身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才能指导和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工艺与艺术设计后备人才。

四、民间民族工艺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1+1”教学法

“1+1”教学法即“传承人+高校教师”教学模式,建立民族民间工艺高校创新理论及实践平台,依据本土优势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建立起两者间密切的教学联系。作为民间工艺传承人的教师亲自授课,并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探讨民族工艺的艺术和技术特点,深入学习民间工艺的形态、样式、特征,同时在高校艺术设计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下注重对民族工艺的创新能力;同时扩充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并参与民族民间工艺的研发与推广,在研究并挖掘民族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项目教学法

在课程设计中合理地安排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并针对民族文化企业及民间工艺开发的项目。以项目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从而使专业能力与学习内容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发生关联,将一些具有市场价值项目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课程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从事民族工艺创新开发设计的经验,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 而且还可以同企业合作实施项目,以提高他们的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技能,在项目教学实施中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项目导入教学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进行体系化训练。

(三)“产+学+研+商”教学法

以传统民族技艺结合当代文化创意设计的商品化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设计进行嫁接融合,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观念的特色产品,实现民族工艺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教育,因此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拓展专业教学的区域影响力。“产、学、研、商”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立足于民族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诠释其民族精神与艺术诉求,更能够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方法把民族文化、艺术与科技内化于艺术设计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并将设计的商品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拓展艺术设计教学的适用范围,培养能够利用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使学校的教育知识体系得以辐射社会和市场,能够让接受者获得学以致用的知识与技能。

总之,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可知,保护和传承民族工艺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所需,也是艺术设计教育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着相互融合之处,不管是从中华文化传承还是产品创新的目标上来讲,都有极高的契合度,因此,传统的民族艺术只有结合当代艺术设计,立足于优秀民族民间工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进行高校艺术设计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改革,并通过传承文化与知识技能学习并重的教育理念培养民族化、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实现高校设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二元互动和良性循环,让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设计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应对民族文化的消解,使之真正得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艺术设计工艺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梅州举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民族艺术研究之精髓,装帧设计教学之楷模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