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关系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9-07-11王立高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创业教育高职学生

[摘要]课题组选取广西8所高职院校的3185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发挥完全的中介作用,创业主观规范也完全中介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的正向关系,进而提出了具体建议:优化创业课程体系,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学习收益;增强创业实践教育成效,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强化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培育;提升创业主观规范,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支持感知;营造更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环境建设,以期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业教育  创业意愿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 ),男,山东临沂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在读博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时代壮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KY1328)、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SZ034)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高职贫困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ZZ01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2-0062-0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趋势,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表明,青年学生的创业意愿正持续高涨。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体,必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当前的创业教育能否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高职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教育是学校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技能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创业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创业教育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其毕业后的创业选择,改变他们的创业意愿。创业意愿指个体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是否创业的主观态度,创业意愿越高,将来进行创业的概率就越大。自我效能等个人特质对学生的创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创业的品质、能力、知识均与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采取创业行为时的感知控制能力,是利用各种资源实施创业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创业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创业意愿。主观规范是计划行为理论中预测个体行为意愿的重要变量,就创业而言,主观规范就是高职学生做出创业选择时所体会到的家庭、朋友、社会的支持或压力。当个体感受到重要社会关系并认为创业是一件好事情时,就会做出创业选择;反之,当其感受到社会规范压力时,则不会创业。创业教育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等关键因素也显著影响创业意愿,创业经历、创业课程培训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人际信任与创业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而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观规范等因子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分析,课题组提出假设H1:高职学生的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假设H2:高职学生的创业主观规范,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模型如图所示。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课题选取了广西8所高职院校,通过方便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5份,有效率为94.2%。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090人,女生1095人;汉族1915人,少数民族1270人;城镇485人,农村2700人;文科类530人,理工科类2655人;学生干部1070人,非学生干部2115人;独生子女570人,非独生子女2615人;家庭经济困难1495人,普遍家庭1415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275人。

2.工具。课题组使用了创业教育、创业意愿、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创业主观规范四个量表,并依据学者梅红、宋晓平的相关量表进行了改编。创业教育量表包括实践教育和课程教育两个维度,各八个题项,Cronbach α分别为0.722、0.776;创业意愿量表共四个题项,Cronbach α为0.728;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包括目标确定、能力评定、信息获取、规划制定、问题解决五个因子,共26个题项,Cronbach α在0.793~0.858之间;主观规范量表共四个题项,Cronbach α为0.726。以上量表经检验,信效度良好,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 5点评分。

3.数据收集与处理。问卷信息采集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随后进行了数据录入与分析,该项工作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或辅导员担任,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意愿等变量的特点。数据分析表明(见64页表1),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创业意愿均值得分略低于理论中值,創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创业主观规范均值得分略高于理论中值,创业课程教育均值得分与理论中值持平。

表1方差分析显示,创业意愿、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生的创业意愿、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这两个变量的得分也显著高于文科类学生。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创业课程教育、创业意愿、创业主观规范、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民族、城乡、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中,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各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进行分析发现(见表2):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教育与创业主观规范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教育与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创业主观规范与创业意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各变量之间存在预期的相关关系,可以进一步做回归分析,且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将不存在多元共线性问题。

3.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中介效应检验。课题组根据中介变量检验程序,对高职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如65页表3所示。中介效应显著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自变量(如创业教育)可显著影响因变量(如创业意愿);二是自变量(如创业教育)可显著影响中介变量(如创业自我规范、决策自我效能感);三是中介变量(如创业自我规范、决策自我效能感)可显著影响因变量(如创业意愿)。方程1数据说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越充分,他们的创业意愿就越积极。方程2数据说明,创业教育能显著、正向预测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说明高职学生参加的各类创业教育活动,可以显著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方程3数据说明,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即高职学生的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强,创业意愿就越强。同时,在方程3中还发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教育对创业意愿的显著影响消失,这说明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方程4数据说明,创业课程教育对创业主观规范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高职学生接受的创业课程教育有利于其创业主观规范。方程5数据说明,创业主观规范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即高职学生的创业主观规范水平越高,创业意愿就会更强烈。同时,在方程5中还发现,创业课程教育的显著影响作用消失,这说明创业主观规范在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研究假设的H1、H2均得到了验证。

四、结论与讨论

1.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愿。高职学生无论是参与较多的创业实践活动,还是学习较多的创业教育课程,都会明显促进他们创业意愿的提升。高职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不断地进行创业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锻炼,其对创业的认知与态度在潜移默化的创业文化氛围中有所变化,更加关注创业活动,进而在适当的时机产生创业的行为意愿。

2.高职学生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发挥完全的中介作用,创业教育正向影响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创业意愿产生的重要前提是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在创业职业决策领域中具有较强信心,就会更倾向于进行创业决策的相关探索。高职学生在参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创业课程获得间接经验,受到教师及创业成功者的精神鼓舞,感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获得相应的创业体验,这些都能够提升高职学生创业决策诸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表3方程1验证了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方程3加入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消失了,但是创业教育能通过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接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创业教育能够让个体对创业活动有更客观的认识,激发个体的创业信心,促使其更加关注创业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业意愿,也就是创业教育能够通过促进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

3.高职学生创业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创业主观规范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发挥完全的中介作用,创业教育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创业意愿;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创业意愿。高职学生创业主观规范程度高低,主要源自于重要社会关系的支持程度。如果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能够得到父母及朋辈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就会倾向于选择创业;反之,则会削弱其创业意愿。创业教育不仅对高职学生创业有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和辐射到高职学生重要的社会关系,进而改变高职学生的主观规范水平。目前的创业课程教育对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创业知识与经验,说服父母及朋辈支持自己的创业;二是随着党和政府,以及高校对创业、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营造了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全社会对创业产生了积极看法,促使父母朋辈更加支持学生的创业愿意。表3方程4的数据表明,创业实践教育对主观规范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仍处于探索与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检验。表3方程5加入创业主观规范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消失,但可以通过主观规范间接产生正向和显著的影响。

五、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优化创业课程体系,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学习收益。高职院校应立足实际,设置“全面覆盖+分类培养”的高职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全方位、多角度、高协同地促进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增强开放、多元的课程意识,开设更加系统、科学和开放的创业课程,健全和完善创业融资、团队建设、创业管理等创业知识结构,优化创业网络化学习路径,并加强对创业课程教育质量的跟踪分析和持续改进,为高职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实用、贯穿于学习生涯全过程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

2.进一步增强创业实践教育成效,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创业实践教育在促进学生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优化高职学生主观规范水平,提高学生创业意愿方面整体效果欠佳。但从创业实践性强、对创业者综合素养、整体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来看,仅依赖课程教育将难以实现对创业者的全面培养,高职院校的創业实践教育活动亟待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应搭建联接校内外的创业平台,强化实践教育,拓宽实践渠道。一是聘请实战派创业导师,加强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二是建立创业俱乐部、社团、基地等组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三是引入社会资源,校企联合建立高职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四是把创业课程培训、创业模拟实践、创业孵化基地等进行整合,建立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开展创业实战模拟、构建创业网络、打造众创空间、精准帮扶创业实践,从而丰富高职学生的创业经历与经验,塑造积极的创业人格。

3.进一步强化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培育。高职学生进行创业,除了必要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外,还要具备积极的心理资本去面对创业的艰辛、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创业心理资本的开发,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职院校应从高职学生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出发,设计完善的提升方案,建设典型案例库,为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不同创业阶段的高职学生提供分类指导和培训,引导高职学生在确立创业目标、自我评定创业能力、获取创业信息、制定创业规划、解决创业问题等方面不断增强自我效能,并运用正反典型案例,提升高职学生的风险承担效能感。高职院校还应开设训练营,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通过强化高职学生的创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创业特质,使其具备突破创新、交往智慧、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等能力,养成不畏风险、敢于担当、自信独立、务实合作、乐观坚毅等品质,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创业心理资本的积极作用。

4.进一步提升创业主观规范,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支持感知。高职院校要积极搭建起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支持体系,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主观规范,增强其创业支持感知和创业的信心与决心。政府要制定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创新,通过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实施更积极的创业政策,并采取税收优惠、设立创业奖励机制等激励措施,加大高职学生的创业风险保障,尤其要加强创业政策的实施和创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使高职学生感受到创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其创业的社会支持感知。高职院校要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引导家庭更新就业创业理念,鼓励高职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业,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增强高职学生创业的家庭支持感知。只有家庭成为高职学生创业的坚强后盾,高职学生选择创业时才能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信心和态度。高职院校还要重视“朋辈”对高职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多树立学生身边的创业榜样,大力宣传校友中创业成功的典范,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朋辈”创业氛围,充分发挥创业榜样的示范效应,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朋辈支持感知。

5.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环境建设。高职院校除实施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外,还要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积极传播、推广和践行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注重发挥创业明星的宣传教育作用,坚持“鼓励创业、接受失败”的舆论导向。在创业文化营造中,不仅要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选择创业的信心,消除其对创业未知的恐惧,强化其自我效能感、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愿,还要使更多的人认识创业、理解创业、接受创业、推崇创业,进而支持自己的亲友创业,高职学生得到创业情感支持,创业意愿会进一步提升,从而为未来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创业文化的弘扬,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增强积极的创业环境建设,提升创业动机与意愿,可以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高职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权,尹俣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6).

[2]邓剑勋,杨育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6).

[3]洪大用,毛基业.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17[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4]梅紅,宋晓平.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

[5]孟新,胡汉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分析——以江苏高校的实证统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11).

[6]滕智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学院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13).

[7]王坤,李耘涛.创业禀赋中介效应下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8]魏巍,李强.社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10]吴佩佩,贺雯.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创业能力及其相关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6(12).

[11]杨蕾,孟俊,张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4).

[12]张秀娥,徐雪娇,林晶.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8(9).

[13]郑旭辉,李坤皇.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

[14]周勇,杨文燮.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及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8).

[15]Nurul,Rokhima,Tur Nastiti.Underlying Factor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mong Asian Students[J].The South East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创业教育高职学生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