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革命圣地焕新颜

2019-07-11刘小艳

党建 2019年7期
关键词:延安红色旅游

刘小艳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原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里,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领导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生活7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播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进新时代,延安正以追魂筑梦之地、资源富集之地、蓬勃发展之地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高原明珠。

践初心:一举告别绝对贫困

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也目睹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岁月。时至2014年,延安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

2015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延安,亲切看望父老乡亲。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实干,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226万延安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响了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精准扶贫中,延安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书,确定脱贫时间表,组建693个驻村工作队,选派37470名干部进村开展联户扶贫工作,1784名党员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

位于黄土高原白于山腹地的吴起县南沟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近年来,南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村组集体、农户的现有资源进行产权评估、股比分配,全村167户农民都成为股东。贫困户匡志忠说:“自从南沟旅游度假村开业以来,我在这里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比种庄稼的收入高多了。”

乾坤湾镇,黄河奔流而过。这里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发展最为落后。2017年,乾坤湾镇筹措资金480万元,给全镇16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注入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与延川县文旅集团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投入穿越黄河旅游项目,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

“东奔西跑打工忙,不如苹果树上建银行。”在洛川县,全县95%以上的农户从事苹果生产。有劳动能力的2836户贫困户中,有2604户建起果园。

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告别绝对贫困,脱贫的欢呼声响彻延安的山山峁峁。

谋幸福:砥砺奋进促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座现代化生态新城画卷徐徐铺呈。

今日的延安,包茂高速、青兰高速穿境而过,南泥湾机场建成投用,西延高铁开工建设,成功入选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一下子拉近了延安与祖国各地的距离。

今日的延安,让陕西绿色版图整体向北推移40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6.3%,植被覆盖度81.3%,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巨变,“圣地蓝”成为一张让老区人民引以为傲的靓丽城市名片,荣获“2018中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被列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植被覆盖山川、绿带穿插市区,已是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今日的延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柏油马路宽阔平坦,车流如梭,人流如織,商贾云集,俨然一个繁华都市。2018年,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获批并启动实施,277个支撑长远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495家新经济企业注册落地,1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6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17个现代物流园区成为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主阵地。

走进延安新区,一条条道路四面延展,一幢幢楼宇错落有致,一个个安置小区精致漂亮,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投资项目落地生根……从连绵起伏的荒山到一马平川,从一张蓝图到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延安新区开创了延安城市发展新纪元。现有在册企业1790家,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红色文化小镇项目开工奠基,标志着南泥湾开发建设正式启动,“陕北好江南”红色南泥湾已初见雏形。

前路坎坷,圣地延安却从未退缩。这是历史的担当,也是时代的使命。忆往昔峥嵘岁月,倏忽七十载,促今朝续写辉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向前进:延安精神放光芒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回溯时光,一首耳熟能详的《回延安》,将人们的眼光拉向宝塔山,拉向红色延安。

每一天,数以万计的游客从祖国各地奔赴延安,眺望宝塔山,漫步延河畔,追寻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危难之际的民族情怀,寻访延安岁月的时代印记。在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西北局纪念馆……红色延安的故事经典流传。

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体现。延安始终遵循“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全面整合红色资源,做大做强延安干部教育培训,发挥延安这所“大学校”作用,守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全党同志提供高质的精神“钙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依托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文化资源优势,把延安作为大景区来打造,启动建设红色旅游、黄帝历史文化旅游、黄河自然遗产旅游、黄土风情文化旅游、自然绿色生态旅游等五大文化旅游产业板块,实施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六大文化产业园区、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西北局纪念馆、枣园文化广场、延安大剧院、北京知青馆、圣地河谷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投用,黄帝文化园区加快建设。

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延安积极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业,集中推出了大型情景音画《延安颂》,实景演出《舞动延安》《延安保卫战》,舞台剧《延安颂》《延安保育院》《延安印象》,大型交响音画《信天游》以及《盘龙卧虎高山顶》《黄土人家》《刘志丹与谢子长》《史诗延安》等一批电视剧、纪录片和专题片,带动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2018年延安共接待游客6343.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0.7亿元。

“黄河边,延水岸,黄土筑高原;窑洞前,石磨碾,仿佛回到昨天。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今天,一首爆红网络的《我要去延安》唱出了万千游客对延安这片红色热土的深情。红红火火的大秧歌,激越高亢的信天游,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技艺精湛的陕北剪纸……这些具有陕北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观光景点,展现着延安的迷人魅力和勃勃生机。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在这段开拓创新的岁月里,延安从历史的车轮中呼啸着而来,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创出革命老区发展新面貌。加快发展重任在肩,追赶超越时不我待。走进新时代,圣地儿女忠诚担当,笃行实干,正奋力谱写新时代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延安日报社)

猜你喜欢

延安红色旅游
延安的故事
红色在哪里?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