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初心 奋进的力量
2019-07-11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天津市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是一部生动展现周恩来伟大革命精神、高尚人格风范和真挚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被誉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6月24日下午,《党建》杂志社召开《周恩来回延安》作品研讨会,来自首都电影、电视、文学界的部分专家、文艺评论家和影片主创人员出席并发言。本次研讨会以“弘扬周总理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集中研讨《周恩来回延安》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及现实意义。现将与会同志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倾心尽力拍好主旋律影片
《周恩来回延安》导演、主演刘劲
曾有观众给我留言,“《周恩来回延安》这部作品很感人,契合了当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党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正说出了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
《周恩来回延安》这部作品,4年前我就拿到了剧本,觉得题材很好,集中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周总理阔别延安26年之后,1973年抱病回到延安,在22个小时里他所经历的情感起伏,深深打动了我。从1995年开始,我扮演了20多年的总理,他人生的各个阶段我基本都演绎过,我立誓下半辈子只做好这一件事:演好周总理。
虽然《周恩来回延安》的故事发生于1973年,但我希望从当代人的视角去诠释它。陕北对周总理来讲,是一个刻骨铭心、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的创作初衷就是从总理的视角出发,把革命的重要节点表现出来,让年轻人观看影片后了解那段历史,知道为什么延安是革命圣地。从表演上来看,这部戏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剧情推动靠的不是台词,而是周总理强烈的情感线以及他在延安22个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我对自己在表演上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表现出总理和人民亲如一家的状态,如果用过多的表演技巧,也许会适得其反。这部电影没有大场面渲染和特效的视觉冲击,而是以情感和人物刻画取胜,这是我们对重大题材影片拍摄的一次崭新探索与尝试。
影片上映前,我们创作团队没有任何预热和宣传,但看过片子的人都给予了很好的口碑,目前票房慢慢上来了,已达到1500万,在同类国产片中遥遥领先。凡是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在帮助我们宣传,很多年轻观众在微博上给我们留言,其中一位说:看过影片里周总理的所言所行,就明白了什么叫“不忘初心”。我们到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公映时,来观影的学生座无虚席,师生们都为周总理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最近,我们得到一个好消息,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将在院线放映到10月15日。在各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广大观众的期待下,我相信目前院线的现状会得到改善。有我们这样一批人在坚守,不管院线空间有多大,我们都要把主旋律电影拍好。
党员干部应时时处处学习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
2018年3月,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近日,观看了刘劲主演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后,我深有感触,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总书记这段话的深远含义。
作为周恩来的亲侄女,我与他及我的婶母邓颖超都有过很多、近距离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周恩来为了人民利益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周恩来当时已查出身患癌症,因为病情较重,不能喝酒,但是在和当地干部吃饭谈话时,他向当地党政领导提出了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嘱托。为了这个庄重嘱托,他特意举杯敬酒。这个细节非常感人,说明他一心想着的就是怎么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影片通过很多类似的故事和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伟大而光辉的形象。
周恩来对亲人要求非常严格。我父亲是他的亲弟弟,从华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工业局。伯父对工业局的领导说:“给他的工作安排职位要低、待遇要低,因为他是我的亲弟弟,我们是共产党员,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能像国民党那样搞裙带关系。我们共产党人是为全国人民谋利益的,我这个总理是全国人民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不能为周家去谋利益。”伯父不仅对我父亲要求严格,对我们这些晚辈也同样如此。我曾随军跟着丈夫调离北京,在西安、贵州等地工作了9年,后又回到了北京。回来时,伯父问我:“你是怎么调回来的?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幸亏伯母邓颖超在一旁解释:“恩来,你别忘了,秉德不仅是你的侄女,她还是军人家属,她是随她爱人调动的。”伯父这才不再追问。
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去看看这部影片,更要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周总理,尤其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在面对面接触群众时,时时处处对照周恩来的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回延安》这部影片的思想性、藝术性都很强,生动具体、细腻感人,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它列为党课教育的材料予以推广。
彰显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
在延安百姓眼里,周总理是带领共产党人抗日的红军,是搬掉压在全国穷苦百姓头上“三座大山”的共产党人,是让老百姓当家作主的恩人。我们在片中看到,郝大爷拿出家人为其70大寿留存的小米送给周总理,在一抓一放之间,将延安百姓对总理的爱戴、对共产党人的信任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曹大娘这儿,周总理就是她的家人,所以看到消瘦的周总理,她拿出鸡蛋,周总理舍不得吃,她还怪总理生分了。尽管片中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但是他们还是相信跟着共产党走,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周恩来回延安》用平实的百姓语言展现伟人情怀。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后,延安百姓依然不富裕。周总理在与省地市干部吃饭时,每一次重重的握手,都是无声的嘱托。当周总理听到地方领导立下三年变样、五年亩产翻番的军令状时,已经尿血的他不顾重病的身体,用颤抖的手为大家斟酒,举杯一饮而尽。这一细节真是催人泪下!
周总理生前牵挂着延安,共产党人没有忘记延安百姓。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宝塔山依然巍峨,延河水依旧奔流,周总理虽没能亲眼看到延安人民幸福的今天,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信念却代代相传。
演总理就要学总理
《周恩来回延安》总策划于守山
把一部主旋律电影拍成情感大片,难度非常大,但《周恩来回延安》做到了。这主要得益于在电影策划之初,主创团队就进行了反复研讨,对影片所要展现的周总理人物形象和情感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知道自己已经身患重病来日无多更要抓紧时间拼命工作的周总理、回到阔别多年魂牵梦绕的延安而无法不思绪起伏感慨万千的周总理、睹物思人想起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而心痛不已的周总理、见到老房东老朋友本应该喜悦却又因为看到老乡们还饿着肚子而无比愧疚的周总理、对国家前途命运深怀忧患却又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心的周总理……这种种复杂交织的情感,都一一对应到影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中,从而使得电影看似线条单一、情节简单,但始终引人入胜,具有一气呵成的连续性和流畅感。
刘劲是一个专注度很高且言行一致的人。他从1995年起,心无旁骛地在6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周恩来。他的几句话,概括了自己从艺生涯的心路历程,也构成了独有的“刘劲现象”。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刘劲的这“一件事”,就是“演好周总理”。为了演好周总理,他长期研究周总理的“形”,也不断地探究周总理的“神”,努力做到形神兼具。“演总理、学总理”。刘劲在谈到自己20多年演总理学总理的体会时说:“我再现他,他塑造我,我感觉我们走得很近,近在咫尺。他让我的心灵达到另一种境界。”艺术创作从来没有要求一个演员演谁就必须成为谁,作为艺术欣赏,我们也能够把表演者和他塑造的形象区分开来,但对于周恩来这个特定人物,作为特型演员的刘劲,他主动约束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演总理学总理,艺术上形成了符合主旋律创作规律的艺术追求,生活中做到了知行合一、德艺双馨,这一点难能可贵。
一部弘扬崇高理想的佳作
《党建》杂志社社长慈爱民
今天,我社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和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创作团队的编导们一起,召开专题研讨会,目的是认真总结影片的创作成就,充分认识影片所蕴含的崇高的取向价值,深入挖掘影片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意义,大力弘扬以周恩来为杰出代表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人民情怀。
《周恩来回延安》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影片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周恩来回延安》是一部生动展现周恩来伟大革命精神、高尚人格风范和真挚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影片以真实展现周恩来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为着眼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影像化展示、纪实性表现和故事化阐释。我们党的初心光昭日月,彪炳千秋,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高地上的璀璨明珠。我们要无比自豪地颂扬我们党的初心的伟大和崇高,浓墨重彩地宣传周恩来等无数革命先辈为坚守初心和使命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光辉事迹,大力弘扬英雄文化和红色文化。
二是影片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他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他辉煌的人生历程中,周恩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奋斗不息。可以说,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追求的象征,周恩来奋斗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周恩来的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影片以影像化、诗意化的镜头语言,诠释了周恩来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无疑具有高悬天际、催人奋进的鲜明价值導向。
三是影片蕴含厚重的现实意义。周总理回延安已经过去46年了,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能够告慰周总理的是,他在延安的嘱托今天早已变为现实。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决不能变。纵观我们党98年的历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初心永远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周恩来回延安》的上映,恰逢其时,为这次主题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四是影片充盈感人的艺术魅力。影片中许多情节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周总理面对老房东吃不饱饭而深深自责、对烈士遗骸无处寻找而失声痛哭、面对烈士遗属曹大嫂深情相拥、对知青们谆谆教导希望他们好好建设延安、不顾滴酒不能沾的病体与大家干杯为誓……诸多细节,无不感人肺腑。刘劲同志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此次在影片中对周总理形象的塑造和演绎,把握得精准得当、形神兼备,达到了新的高度。他把周总理对人民无比热爱的真情和深情,真实细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组稿件由刘文韬、王碧薇、朱琳瑄、孙梦雨整理,摄影:武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