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厂中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019-07-11廖洁
廖洁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双向发展计划,积极转型为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等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院校学生定义为“厂中学徒,校中学生”的双重身份,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来规范学生的就业方向和途径。以“厂中校”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不仅高度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协同培育人才的发展优势,而且促进了学校基础教育与企业岗前培训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对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厂中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综合实力的提高,现代学徒制正在朝不同的方向发展,社会呼唤多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本文结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LED新型电光源)专业基于“厂中校”的优势项目专业建设,对“厂中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要求进行深入探讨。
1 培育“厂中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优势
专业优势:应用电子技术(LED新型电光源)专业(后称LED专业)的开设,不仅符合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战略升级的需要,而且发展迅速,其应用效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同时取得广东省高校财政专项项目(LED应用产品创新平台)支持,以及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获得专项建设资金。为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07月,学院以“2011计划”为契机在合作企业(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立“厂中校”——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光电学院。2013年11月,光电学院建设案例被教育厅推荐为遴选专业建设典型案例,LED专业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式进展。
基地优势: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自身的办学特色,以LED专业的发展为依托,联合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坚持校企“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着力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合作企业是一家集LED光电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佛山市LED照明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了包括粤港招标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
1.2 培育“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通过以校企合作基础优良的LED专业为依托,在试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其意义是为找到适合在当前职业教育环境及行业企业升级、转型情况下能有效实施的“现代学徒制”所需的条件、方法与经验,并为其它专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和家长通常对“学徒”这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并不认同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往往对企业实践项目重视度不够,导致校企合作的培育计划产生一定的压力。
2.2 学校教育方面
有些学校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形式过于疏松,其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内容与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理念大相径庭,同时缺乏半工半读人才培养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受传统教学计划的影响,有些学校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做出相应调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度下降;此外,有些学校缺乏对于半工半读和现代学徒制的理解,对于师资管理、课程安排、评价机制以及资源统筹等缺乏经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效果。
2.3 企业用人角度
有些企业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存在顾虑,认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限,不敢让学生去尝试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而且委任的指导教师并非骨干力量,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水平参差不齐,其教学质量不能有效保证;此外,企业安排实习单位时往往会由一位指导老师带领多名学生,既限制了学生与指导老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打消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由于企业没有和学校教师形成统一的沟通环节,对于学生的实习结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要求失去了协调性和沟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与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3 构建“厂中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3.1 建立“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家相关政府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大力支持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不仅需要兼顾企业相关岗位和应用发展技术的需求,而且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方面的职业性和高等性,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建立“工学结合”为基础,加大校企间的深度合作交流,积极取得政府和行业的资金支持,以此来实行三段式人才培养机制:其一,第一学年主要采用“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知识达到考核标准,重点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不断调整工作状态和培养岗位文化理念;其二,第二学年主要采用“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即保证学生熟悉专业性质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提高对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标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和企业并重的学习氛围,同时满足学生对于校内校外实践的具体要求;其三,第三学年主要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顶岗实习制度,旨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理念和技能要求,在实际环境中亲身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与运作过程,提高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从而全面培养素质型人才。
3.2 创新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
基于光电学院这个“厂中校”平台,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于2013年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三维课堂”,即“课内课堂”、“企业课堂”以及“第二课堂”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发展以项目为导向的课堂计划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性要求,只有充分把握好企业项目与课堂教育有机融合下创造的有利条件,才能提高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积极性。学生将实践过程产生的问题在“企业课堂”中加以求证和应用,才能确保“课内课堂”的教学质量,两者缺一不可;而学生踊跃参与到“企业课堂”和“课内课堂”的实践中,才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课外环节的基础条件。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计划得以全面体现。
3.3 细化轮岗实习内容
高职院校LED专业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比如LED照明光学分析和设计能力;LED照明器件选择、驱动电路设计、散热设计及光电检测分析的能力;分析、解决LED封装和应用产品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繼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综合分析上述能力,按照能力要求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结合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对于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岗位轮训制度,确保学生在岗位实习的考核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不仅有效实现了教学环境在空间、模式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转变,而且全面发展为校企“四共”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共建课程体系、共管教学过程、共定考核评价以及共享教学资源。实行“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理念,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基础要求,为企业输送大批量的优秀毕业生,这也是促进社会经济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顾凌云.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通讯,2015(20):19-21.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3]吉利,史枫,王宇波.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