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献加盖藏书章的几点思考
2019-07-11黎斌沈宏亮
黎斌 沈宏亮
摘 要:盖藏书章是图书馆书刊加工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看似不起眼、很简单的工作,但要做好,其中也有讲究和学问,主要体现在盖章位置的选择上,须要依据各馆不同的特质,图章的作用及书刊文献的不同特点而定。笔者在图书馆从事图书分编工作近30年,就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与业者共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献;加盖藏书章;几点思考;图书
先说藏书章,也称藏书印,系指藏书者专门钤于图书资料等,籍以表明所有权和表达个性或情趣或意愿的一种印迹。
藏书章的种类很多,形制不一。藏书章印面形式范围很广,有长方形印面、正方形印面、椭圆形印面、圆形印面等。
藏书章文字内容,个人的藏书章,如:“毛氏藏书”印(毛泽东)、周树人所藏(鲁迅)、书生之气不可无(邓拓);团体的藏书章基本都是某某机构、某某图书馆藏或某某机构、某某图书馆藏书或某某图书馆藏书专用章或机构专用LOGO藏书章等。
藏书章的篆刻形式,朱白文均可,主要看收藏者或收藏机构的喜好。
再说加盖藏书章的位置。可供选择的位置有封面、书名页、扉页、书口、书中某页、最末一页、封底等,但各有优缺点,封面盖章的优点是方便、醒目,缺点是对于部分精装、假精装、软面装、塑膜装等,由于其渗透力差 ,太光滑不吸油墨等原因 ,不便于盖章,封面盖章很难达到位置统一;书口盖章优点是醒目,不用打开书就能知道书为何馆所藏,且不易为读者毁掉,缺点是不适用薄本书 ,且盖章难以做到清晰; 扉页优点是盖章较容易,缺点是不醒目,易毁掉;书中某页盖章具有隐蔽性优点 ,不易为读者发现或毁掉 ,但缺点是不醒目 ,位置不固定 ,图书馆员及读者都不能迅速辨认收藏单位;最后一页盖章虽然容易 ,也能统一位置 ,但不够鲜明醒目;封底盖章的优点是方便,缺点和封面盖章差不多,且不太醒目;在书名页盖章,优点是适用范围大 ,适合各种图书,能做到位置统一 ,亦方便迅速 ,在书名页的中部或下部位置盖章 ,能做到不影响文献内容 ,又能使印章清晰美观, 缺点是要打开书才能知道书为何馆所藏,不醒目,对于一般图书来说,可视为较好位置,各馆采用较多。
加盖藏书章的方法,有采用单一一个位置加盖一个藏书章的,也有采用2个或2个以上位置加盖多个藏书章的。
以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为例,馆藏文献藏书章应采用何种方式合适呢?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是一代伟人的纪念性专业图书馆,藏书章应当符合伟人、纪念性、专业图书馆这三个特质。馆藏主要是毛泽东读过的书、毛泽东写的书、研究毛泽东的书及其背景資料和其它红色文献三个部分的馆藏。因此,藏书章宜采用小方章,且与“毛氏藏书”印相仿的镌刻章或专门设计的LOGO专用藏书章。
在如何加盖藏书章的问题上,图书馆界专业技术人员对此存在不小争议。笔者对加盖藏书章,一直秉持自己的观点,一是加盖藏书章时应当相当认真,加盖清晰;二是在位置的选择上,根据不同的书,加盖在不同的位置,对于一类书,位置要相对固定;三是必须加盖在书的空白处,绝不能遮盖如主席像、签名、印章、著者和出版信息等书上原有所有信息。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的各类藏书宜采用两种不同的加盖藏书章的方法。一种是文革以后出版的毛泽东写的书、研究毛泽东的书及其背景资料,这部分书以新书为主,所以应当采用在书口和书名页两个位置分别加盖一个藏书章的方法;一种就是毛泽东研读过的书(与原本相同版本)、毛泽东写的书和其它红色文献,其中毛泽东研读过的书,范围较广范,时间跨度大,有很大部分是古籍文献,民国文献和哲学、马列经典著作等,都是价值非常高的书;毛泽东写的书,我们也称之为毛泽东著作版本,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至文革期间的这部分版本,这些书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珍贵;其它红色文献主要是指自1921年7月开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间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其他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杂志等, 个人认为也应当包括从五四运动开始,共产党宣言等国内出版的马列著作等;以上这部分馆藏装帧形式各样,但主要是平装书,除精装、软面装、塑膜(套)装书外,应当主要在封面下方的空白处加盖一个藏书章, 精装、软面装、塑膜(套)装书在题名页加盖一个藏书章,古籍文献在函套上题名下方加盖一个藏书章,在每册分卷册封面题名下方加盖一个藏书章。
为何建议毛泽东研读过的书、毛泽东写的书及其它红色文献藏书章主要加盖在封面下方的空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加盖藏书章是所有权的表达,是收藏者常规做法,这也正是现在图书馆征集到馆的文献资料一入馆就要验收盖章的理由。作为重要馆藏,加盖藏书章就应该加盖在最容易看到的、最显要的位置。
2、有人认为加盖藏书章在封面会影响藏品的品像之说本来就不成立,对于图书品像全品的一般认定是书中有签名、钤印、题词外,略有翻阅,整体全新。作为一个馆的重要馆藏,一般是不会再次进入流通市场的。且如果藏品上有单个或多个藏书章,更能一眼就能看出藏品的流转情况,不仅具有研究价值,同时也增加了藏品的价值。
3、单从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目前征集到馆的新中国成立前的毛泽东著作版本来分析,已经有别的藏书章或签名的版本占到总量的70%,其中又有70%是在封面的,如:四一图书馆,国立长春图书馆等。从收藏的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的毛泽东著作版本来分析,基本加盖有各图书馆的藏书章,情况基本差不多,60%是盖在封面,证明前人的做法是有一定考虑的。
4、加盖在封面,可降低文献丢失的风险。毛泽东读过的书有很多是文化遗存,珍贵程度自然不必说。建国前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版本和其它红色文献,现今也已是到了近乎一书难求的地步了,在今天来看它们的价值,也只能用珍贵来形容,因为它们是在十分艰苦的、或隐蔽的环境下,或在战争年代中发行的,当年的印刷数量本来就不多,一般也就几百或几千册,又经历了持续战火的洗礼,故留存下来品相完好的书刊非常少,有些到今天甚至已成为孤本了。特别是中央苏区等红色根据地的出版物,少之又少,很多都成为了革命文物,市场价格非常高,如中央苏区的文献基本都在数以十万计,很多已经列为一级革命文物;20世纪初叶最早翻译发行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已非常罕见,其市场价也早已高达数十万元以上。在红色收藏热的今天,毛泽东著作版本及其它“红色文献”在收藏和拍卖市场大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