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老年人社交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

2019-07-11翟兴楠吴妍妍曾佳琪王丽文徐琳琳

新媒体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年人微信

翟兴楠 吴妍妍 曾佳琪 王丽文 徐琳琳

摘  要  随着老年群体的壮大和社交媒介在老年人中的普及,老年用户接触社交媒介的独特性逐渐显现。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针对太原市老年人的媒介接触行为,以微信为例,探寻老年人的媒介接触特点及形成原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老年人媒介接触问题的方法,以促进老年人融入现今复杂的媒介环境,推动积极老龄化的发展。

关键词  老年人;媒介接触;微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9-0055-04

1  研究背景

随着老年群体的壮大和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社交媒介被更多的老年人接受,不少媒体也尝试为老年群体设计新产品和新功能,但学界的关注还不足。

1)老年群体日益扩大。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现象逐渐普遍。据国家数据网显示,2017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5 847万,占总人口11%,人口老龄化发展势头迅猛。丰富的空闲时间和足够的购买力使得老年市场拥有巨大潜力,老年群体已不可忽视。

2)老年网民数量增加。2018年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60岁及以上网民增长70多万,上网已经成为老年人交流、沟通以及消磨时间的新方式。但因人们所持有的刻板印象,老年群体在互联网时代通常被当作弱势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部分老年人面对互联网时产生的自我否定和失落感。

3)部分媒体开始关注老年群体需求。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与我们一同步入网络社会的老年人的存在,他们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也需要符合其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内容出现。如今已经有一些媒体看到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如微信在2017年推出一个教老人玩微信的小助手,帮助老年人使用微信。

4)学界对老年群体的媒介接触情况研究相对缺乏。相较于媒体对老年群体的日益重视,学界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则显得有些不足。在中国知网上以“老年+媒介”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252条结果,而以“青年+媒介”为主题进行检索则有1 892篇相关文献。数量上的对比显示出了学界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度依然不高。

5)微信的普及。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网民已有4 014万,相较于2013年的1 172万,互联网在老年人群中的普及率提高了10.8%。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保证了老年人的硬件设施,而微信的扩散则在软件上为老年人提供了支持。2011年腾讯公司正式发布微信,截至2018年,微信用户已超过10亿,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最活跃的服务应用之一。目前,微信三成以上的新增用户都来自于老年群体。对于60岁以上的用户来说,微信承接了其中60%用户超过一半的数据流量消费。(来源于《微信2018影响力报告》)

2  研究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太原市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研。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线下问卷以代填式问卷法为主,线上问卷以自填问卷法为主的方式,将自行设计的问卷以电子稿和纸质稿两种形式发放给太原市各个区域的老人,最后统一回收分析。

2)深度访谈法。本研究随机选定了8位老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微信使用情况。在访谈过程中将关键词记录在问卷上,以此来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

3)文献研究法。根据本项目研究主题的需要,项目成员们阅览了相关书籍和论文,内容触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希望能够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对研究主题进行全面分析。

4)数据分析法。在回收有效问卷后,将线下问卷信息录入问卷星平台,得出了各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同时在分析时省去了一些参考价值不高的数据,对相关性较高的几个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以期在复杂的数据中寻求各个信息间的隐含的内在规律。

3  调研情况

1)问卷发放情况。本研究小组计划采用网络问卷和实地问卷1︰1的比例发放问卷,但受年龄、接触群体和常住地的限制,实际发放网络问卷的渠道较少,故最终以线下问卷为主。

为了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范围覆盖到不同地區、年龄和身份,小组成员们分别到太原市的各个公园以及一些小区和菜市场等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发放过程时,采用的是老年人回答问题组员填问卷的方法,并用更亲切、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提问。最终基本完成了问卷调查的预期数量。

2)回收情况。经统计,线下问卷共收回192份。在对问卷的性质、调查对象的年龄以及问卷内容进行分析后,最终判断有效问卷220份。

4  研究结果

4.1  结果分析

1)太原市老年人微信使用率偏低。最终的数据分析显示,受访的太原市老年人的微信使用率为45%。根据深圳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受访的深圳老年人的微信使用率为58.4%,相比而言,太原市老年人的使用率偏低。

这跟两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科技发展现状和思想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有很大关系。太原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由于在经济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思想较为保守,人们对新技术和高科技的接受程度较低。

本研究以受访老人的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是否使用微信为因变量,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使用微信的可能性越大(图1)。未接受学校教育的受访者中不用微信的比例高达87.5%,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不用微信的比例仅为23.53%。受教育水平高的老人接触到新媒介的机会更大,更容易接受新技术。

2)大多数老年人接触微信是为了满足亲友联系的需求,接触的微信功能少。调查发现:在使用微信的受访老年人里,有79.8%的老年人接触微信是为了与亲友联系(图2),有91.91%的受访者平时使用微信聊天,而较少使用其余功能。微信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只是个聊天工具,且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研究中,老年人浏览朋友圈,关注公众号,使用小程序以及接触微商的比例都不高。对于微信的功能,老年人的了解程度较低。在被问及使用微信中遇到的困难时,有41.41%的老年人选择了不了解功能。

一方面因为身体器官老化,比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客观的身体原因,降低了老年人接触微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变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衰老过程,它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曾提到,“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本研究发现这种“习得性无助”使许多老年人在对微信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就习惯性地自我否定:“我们岁数这么大了,脑子已经弄不清了。”他们在微信与自己的生活间画上了楚河汉界,这样主观的心理排斥与客观的身体原因相比,是他们接触微信的更大障碍。

除此之外,“科技恐惧”也是阻碍老年人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在实地调查和访谈过程中笔者就发现许多老年人存在科技恐惧的现象。“我怕受骗,所以朋友圈那些东西就都不看。”“不敢绑银行卡,涉及钱的就一概不用。”出于对上当受骗、隐私安全等问题的担忧,大多数老年人拒绝尝试微信的许多其他功能,对高科技产品也敬而远之,从而产生疏离和落后感,变成互联网边缘人群。

3)老年人浏览健康养生类文章较多,但并不完全相信微信阅读内容。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在微信使用中的关注点集中在健康养生、生活常识和新闻资讯三个方面。但值得关注的是,有81.91%(图3)的老年人只是偶尔相信微信阅读的内容,而从不相信朋友圈内容的占8.51%。这与人们印象中缺乏判断力的老年人形象相去甚远。他们对于媒介信息的真伪有着自己的判断,甚至态度更为谨慎。

4)老年人的微信使用不仅推动了家庭内部成员的沟通,而且加强了整个社会跨年龄层间的沟通。访谈发现,多数老年人是在年轻一代的帮助下学会使用微信。笔者在实地询问一位老人在微信使用中是否遇到困难时,他就指着身旁的孙子说,“我有啥不明白的就问他!”这就体现了技术反哺的正面效果,在增进亲情联系的同时,也让晚辈向长辈介绍了新事物和新的知识信息,让老年人更愿意主动地接触新媒体。这样的“数字反哺”促进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营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随着老年网民数量的增多,这样的“数字反哺”从少数事例朝着现象级的方向发展,在宏观层面上促进了不同年龄层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老年人进入新媒介环境提供了一个可发展、可依赖的方式。

5)老年人对微信的评价负面居多。当被问及“微信使用有没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时,很多老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方便”。但是,在谈论对于微信有什么看法时,老年人对其评价却比较负面(图4)。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1)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和骚扰信息多。一些老人表示在使用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许多链接点进去就是不堪入目的图片,朋友圈总有许多广告。(2)担心诈骗信息。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微信内容的信任感很低,他们感觉微信当中的诈骗内容很多,即使一些高学历的老人也不例外。(3)内容负能量。老人们认为微信传播的负面信息太多。笔者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得到过这样的反馈:“微信有毒,都把人都搞坏了”,这话听起来或许很滑稽,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部分老人使用微信后的感受。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微信可以管控发布的内容,多传播正能量。

4.2  发现的问题

1)社会上缺少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机设备,客观上阻碍了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

2)相比于客观的身体情况而言,老年人主观的心理排斥更加强烈。惯性的自我否定、科技恐惧等都使得多数老年人被排斥在媒介等高科技产品之外。

3)社交媒介上日益复杂的信息使老年人无法辨别真伪,且传播内容枯燥无味、充满负能量也让老人对媒介传播内容产生不适感。

5  建议

1)推进老年机的智能化,提高老年人对微信的依赖度。调查发现,由于很多老年人使用老年机,所以他们接触不到微信。因此,市场应尝试在保持老年机优点的同时,增加其上网功能,为老年人接触互联网提供可能性。同时,微信需要切实考虑老年人的需要,推出相应的功能或者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微信版本,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体验感。

2)媒体应该传播积极的老年人形象。大众媒介的作用在信息化社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在老年群体的形象塑造上可见一斑。前几年媒体接连报道的“老年人上网被骗”,固化了大众认知,也影响了老年人的自我认知,他们逐渐产生自我否定心理。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老人会说:“我已经老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东西。”“我就是个文盲,搞不懂。”或许,媒介应传播更多积极的老年人形象,增强老年人融入新社会的信心。

3)年轻一代要主动帮助老年人使用媒介产品。有研究表示表示:“拥有老中青三代的家庭里已经自发形成了‘数字反哺行为,即儿女晚辈时常会教授父母长辈使用数字产品。”[来源于《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与亲友联系是老年人接触微信的主要原因,这启示年轻一代要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在教老年人如何使用微信时保持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社区也应组织微信学习活动,建立社区老年人微信群,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填补老年人缺失儿女陪伴的时光。推动老年人接触新的媒介产品,需要媒体、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

4)微信加强自身信息把关,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微信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大平台,应当加强信息管控,甄选信息,减少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给老年人更多安全感。而微信的设计初衷——极简模式,也应一直贯彻下去,减少广告的插入,提高老年人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媒体都应帮助老年人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告诫老人避免接触不知真假的信息,更应是提高他们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裕琼.数字弱势群体的崛起:老年人微信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7):66-86,127-128.

[2]腾讯研究院S-Tech工作室,周裕琼.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M].浙江: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8:07.

[3]赵菁.媒介诉求、场景使用与传播依赖:关于北京市老年群体微信使用的调查分析[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4]齐权.保定市主城区老年人微信使用情况实证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5]凌惠.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新媒体素养研究[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16.

[6]李梅.城市老年人媒介接触行为实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7]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20].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8]微信2018影响力报告[EB/OL].[2018-05-18].http://www.199it.com/archives/725398.html.

[9]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报告[EB/OL].[2017-12-20].http://topics.gmw.cn/2017-12/20/content_27191250.htm.

[10]陈赛.专注力:一种与岁月对抗的力量[J].冶金企业文化,2010(4):62.

[11]莫华懿彦.浅议老年群体微信使用行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J].今传媒,2017,25(11):24-26.

[12]曹进,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东南传播,2012(9):14-16.

[13]龚月超.《新民晚报》报道中的老年人形象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老年人微信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微信
微信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微信
微信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