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2019-07-11卢平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家猫野猫雌性

卢平

惡劣环境中的黑足猫

在遥远的非洲南端,属于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荒凉土地上,沙漠性的气候旱涝无常,酷热和严寒交替。这里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没有森林,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布着稀树草原、灌丛、草地、半沙漠和沙漠等景观。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黑足猫。

黑足猫的外表乍一看和家猫没有太大区别,它们从演化上来说也确实是家猫的近亲,属于真正的猫属。家猫是在约一万年前由中东新月沃地的野猫驯化而来的,与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我国特有的荒漠猫,其次是分布在西亚、北非的沙漠猫,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黑足猫了。

黑足猫这个名字诚意满满,它的脚掌下面确实是黑色的。除此而外,黑足猫的躯干是漂亮的黄底黑斑,四肢和尾巴都有黑色的环纹。相比于家猫及其祖先来说,本人觉得黑足猫要更萌一些——因为更小。

雄性黑足猫的体长不到50厘米,有着一条不到20厘米的尾巴,雌性体型更小,体长不超过40厘米。它们跟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锈斑豹猫体长相差无几,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猫。为什么说几乎呢?因为黑足猫输在了体重上。相比而言,黑足猫脑袋更大,脖子更粗,尾巴更短,看起来更加圆滚滚。

想象一下,黑足猫就是靠着如此袖珍的体型,在野猫、薮猫、狞猫、豹和狮子横行的非洲南部混社会,你会明白这个小不点绝对不只是外表呆萌那么简单。黑足猫的典型生境是散布着灌丛和树木的稀树草原,或者是有灌丛的沙地,这里的灌木丛为潜行捕猎提供了良好的隐蔽之处。

小巧的你却是个大胃王

猫是严格的夜行性动物,白天会躲在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或者白蚁丘里休息,晚上出来大杀四方:对于它的猎物来说,这是个十足恐怖的大胃王。

由于体型原因,黑足猫主要捕食小型的啮齿类和鸟类,但也会猎杀黑头鸨和草兔这样跟自己体型相当的猎物,广泛的食谱还包括昆虫和腐肉。一只雄性黑足猫的领地可以达到20平方千米,每个晚上要吃掉10~14只猎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六分之一。

黑足猫主要靠隐蔽潜行加上最后的冲刺来捕猎,也会在猎物洞口守株待兔。它们的大眼睛和大脑袋可不只是用来卖萌的,膨大的耳室占据了头骨四分之一的长度。感觉灵敏的黑足猫身手也很敏捷,能凭着极好的弹跳能力扑下起飞的鸟类。

在干旱环境中,它们能从猎物体内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水分,体内的肌酸酐和尿素等代谢产物浓度很高,这种高代谢率“能吃能干”的习性在非洲猫科当中是相当独特的。

独来独往的非洲小霸王

黑足猫几乎是独来独往。在交配季节,一只雌性的发情期只有一两天,雄性必须能够准确地定位雌性,然后尾随直到对方发情,自己被接受。

黑足猫雌性一胎生育1~4只幼崽。在凶险的环境之中,猫妈妈会带着孩子频繁转移居所,而幼崽则快速发育,出生四周后就可以吃固体食物,六周时就可以吃活食,九周断奶,五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

黑足猫会像大猫一样把吃不完的猎物拖回洞里慢慢享用。它们对于周围环境非常警惕,稍有响动就会迅速隐蔽,遇到躲不过的威胁时会猛烈反击,被分布地区的非洲人民称为“蚁丘之虎”。在当地布须曼人的传说里,黑足猫甚至可以靠咬穿颈动脉来杀死长颈鹿。事实上,蛇、胡狼、狞猫、猫头鹰和狗都是黑足猫的天敌。

什么?你问我路遇黑足猫这样的小恶魔,应该怎么办?答案是可以爬树逃生——因为黑足猫其实是迷你“老虎”,体型粗壮、尾巴短,适应了地面生境,并不适合爬树。

易危小萌猫,数量在减少

黑足猫是非洲猫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小的物种,被红色名单IUCN列为易危级别。目前有大约13000只个体稀疏地分布在栖息地区内。

由于非洲野猫对家禽的威胁,当地农民用上了兽夹和毒饵来控制野猫数量;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也致使黑足猫的猎物减少,栖息地质量下降……这些因素很可能正导致黑足猫种群数量的逐渐减少,对黑足猫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和保护计划正在进行中。

虽然长成了又小又萌的形态,但黑足猫的食性和脾气意味着,它们绝不适合被驯养作宠物。这种黑脚的小萌物,已经演化成了蛮荒土地上独立冷酷的暗夜杀手。

摘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猜你喜欢

家猫野猫雌性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我和小野猫的二三事
家猫为何只爱对人喵喵叫?
小野猫
河南一种雌性蚜蝇首次记述
猫为什么比狗难驯服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