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用
2019-07-11加盐
加盐
记得高一时的一次考试,一个古文段落意思大概是,有一个地方的治安很乱,当地的村民都以抢劫过路客来谋生。翻译题目是这个段落的总结语句,我明明看懂了古文,却想不出来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
当试卷发下来之后,我看了隔桌的正确翻译,他写的是“当地民风刁悍”。我近乎崇拜地问他:“你怎么那么厉害,怎么想到‘民风刁悍这个词的?”他嘿嘿地笑,说:“小说看得多了呗!”
我还认识很多人,从书里汲取到的东西,他们总能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
前段时间在跟一个朋友讨论人性的时候,他就推荐我去看蔡崇达的《皮囊》。
我哥是把《红楼梦》读透的那种,里面的詩句脱口而出,每次听他讲《红楼梦》似乎可以闻到大观园里的胭脂香和花香。我爸上的学不多,但讲武侠小说的时候绘声绘色,各种棋谱也看了不少,我想学什么棋类他都能教。
这些把书读进肚子的人,他们信手拈来的样子,就像会发光一样。
有人跟我说过,明明知道看书有好处,也确实想看书,又觉得看书很枯燥无聊。我说那是因为没找到自己喜欢的。
我从不苛求自己去看那些高深的书。看一下简介,有兴趣就看,看了几页发现看不下去就果断放弃。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不需要苦苦坚持的。
高二的时候,我买了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一个中午看了一大半,没有午睡都不觉得困。喜欢三毛那种潇洒的心态跟自在的生活,跟当时如同牢笼一样的高考制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了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一个透气的窗口,也是想努力接近的模样。
在跟后桌聊天的时候,又发现她也喜欢三毛,于是我们彼时的乐趣就是交换自己手头的三毛的书,看完之后一起谈论书中的故事,好像在聊一个我们都认识的朋友——她的有趣让我们乐此不疲,她的忧伤让我们唏嘘感慨。
书里一切的一切,就像闷热夏天里清凉的雨,冲洗着我们被知识点和公式堆满的枯燥的心。
读过的书,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初中看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我早已经忘记书中那些年少的汹涌和纠缠的爱恨,也忘了当初为什么而流泪。
但在看完那本书之后的每个夏天,每当走过林荫道,就会想起书的开头,立夏第一次见到傅小司的那段描写——种满香樟树的路,阳光透过碎碎的叶子,洒在傅小司白色的T恤上。他戴着耳机,眼睛里一片大雾。
两个书里的人,立夏和傅小司,好像变成了我记忆里只认识名字却没有交集的同学。但我心里却有一部分跟着他们一起,永远地保存在那个有阳光和香樟树的高中夏天。
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向来排斥鸡汤书的自己,总觉得“道理我都懂” 。
直到上一次吵架,情绪像以往一样爆发,过后又后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找了卡耐基的一本情绪管理书来看,看到一段话—— “别用争论的方式去说服对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而不是击溃他。就算你赢了口舌之战,对方还是打心里觉得自己是对的。”
这些话放在以前看到,我会愤愤不平地觉得:“吵架的时候那股气不能忍啊!”
但是现在发现吵架的确费时费力,而且几乎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试着去喝下这碗鸡汤。
过了几天,我妈打电话来数落我钱包丢了不告诉她的时候,我不像以前那样气急败坏地跟她吵,争辩自己没做错,而是先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用她可以接受的语气阐述我为什么这么做。
结果这碗鸡汤果真起了作用。我妈破天荒地听进去了我的话,不再数落我不懂事,而我也体谅到她对我的关切之心。事情解决,两人的观念差也因为沟通而拉近。
读书其实跟多出去走走是一个道理,见多识广,让世界观不再局限于自己所接触的人和所处的环境。读到一定程度是接受了自己的狭隘,不同作者的观点冲击和刷新我们的三观,并储存在意识里,让我们看待问题不再那么片面。
就像一颗钻石因有了更多的切面而动人。
读书非无用,它让生活更可爱。
如果还有人非说没用,大概是因为他们只在乎生存,不在乎生活。
编辑/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