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师制”在中职实验课程改革中应用的设想
2019-07-11黄洁靖林美
黄洁靖 林美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持,在固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由教师通过板书以及教学其他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统称讲授式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的一个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中职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少主动提问题,学习容易产生挫败感,这直接导致了传统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尝试了“小导师制”的实验教学模式。
“小导师制”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前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提前学会实验操作。在课堂上这批学生充当小导师,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辅助老师进行教学。“小导师制”实验改革的思路是寻找一些比较实用、仪器设备需求简单、物料成本较低、学生容易学会的实验实训课程推行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比起传统灌输教学效果更好。
一、推行“小导师制”教学,鼓励学生多学、多问、多做
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中药制剂技术《丸剂》实验课程试行“小导师制”教学。而后又在中药制药专业的其他实验实训课程推行了这种模式。
通过教学尝试,我们发现“小导师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作用。首先,部分中职学生在面对教师时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不敢提问,不能及时反馈问题。“小导师制”通过学生指导学生,让这一部分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轻松学习。其次,学生辅导学生,从其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思路方法等方面都比教师辅导有优势。再次,小导师通过传递知识的过程,能更加深入理解、巩固知识。
此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学、多问、多做。
二、“小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小导师的遴选制度
结合实验课堂教学,制定符合教学需要的小导师制度。由实验老师和科代表确定小导师人选,遴选标准如下:
(1)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热心助人,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具备良好人际关系和沟通管理能力。
(2)以自愿为原则,班干部、成绩优异者优先考虑。
2.小导师的分工、分组
每班的小导师约为班级总人数的10%,不少于5人。将小导师进行职位的分配和明确的分工,每个小导师负责10人左右的辅导对象,同时兼任教师助手。例如第一组的小导师,兼任设备管理员,第二组的小导师兼任物料添加员,第三組的小导师兼任安全检查员,第四组的小导师兼任卫生检查员,第五组的小导师兼任纪律委员等。小导师需要在课堂课外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小导师与小导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心得,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小导师的培训
(1)课前集中培训。对同一专业同一科目不同班级的小导师进行集中培训,节约教师课外培训时间。由于同一门课往往有几位理论老师与实验老师教学,可对教师人员进行分期分工。理论教师重点培训理论部分,实验教师重点培训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卫生规范,安排物料、仪器设备发放等相关问题。小导师在遇到技术问题时向教师提问,教师进行专业辅导,确保小导师正确掌握知识技能,以更好地传递给其他学生。
(2)以讲授、演示、分组实操练习的形式进行培训。小导师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和演示后,分组进行相互学习、技能训练等。由于小导师队伍是相对优质的队伍,培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培训内容,节约培训时间。
(3)课后心理辅导。小导师在辅导与管理过程中难免会与被辅导对象出现沟通问题,教师应注意维护小导师的尊严与权益,矛盾调解后还应对小导师进行心理疏导。一支优秀的小导师队伍,除了传递专业知识技能,还能传递给其他同学友爱互助、正面积极的力量。
4.小导师的质量监控
(1)在小导师初次上岗前,必须进行课程内容试讲。教师评价总结,重点教会小导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
(2)课堂上教师讲授后、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堂,实时了解小导师们指导的情况,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3)定期开展小导师比赛。例如,将50位小导师随机分为10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授课比赛。小组长抽签选取剂型,小导师们合作制订自己讲稿、道具、多媒体课件等,讲课时间为10~15分钟。邀请一个班的学生做现场观众,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场打分。教师提供专业性评价并给予学生鼓励。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5.小导师的激励机制
除了在课堂上适当进行表扬外,还必须对表现优秀的小导师进行奖励。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各级技能竞赛优先推荐参加;
(2)根据具体表现,在期末总评成绩加分;
(3)小导师比赛时设立奖项,给予奖励。
三、“小导师制”教学的评价与改进
1.问卷调查
随机对小导师的辅导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传统教学与“小导师制”教学的利弊之处,归纳出优缺点,加以改正。
2.定期分析
开展“小导师制”教学的座谈会,请专业老师和领导进行点评,分析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改进。
3.总结思考
根据学生、小导师、专业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反馈的问题,总结思考,调整教学方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四、“小导师制”教学存在的不足
这种教学模式培训耗时长、使用仪器与物料成本高,且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的学生担任小导师。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容易造成小导师身心疲惫,所以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小导师的心理状态。
五、结束语
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小导师,可以起到带头引领、参与课堂管理、学习指导、针对性评价等积极作用,实现以点带面,以小组成员带领小组集体共同成长的目的。
开始推行可能不易,但只要形成习惯,上课时课堂有序,教师将会倍感轻松。综合权衡它的利与弊,与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相比,“小导师制”有推行的优势。
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尝试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完善“小导师制”的教学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这种模式的培训与教学,扩大“小导师”的培训队伍。如何提高效率,提升效果,让一线教师更加轻松地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接下来探索的方向。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