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基坑施工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2019-07-11李树刚阜新盛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阜新123000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钉防水层孔洞

李树刚(阜新盛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 阜新 123000)

0 引言

工程概况:该项目占地面积2.8万m2,东西长185m,南北宽167m。地上高层及多层建筑超过8万m2,地下是2.8万m2的整体停车场。基槽采取大开挖,整体筏板基础。挖深-6m,全部框架结构。

下面,就在本工程中发现并处置的一些问题阐述如下:

1 边坡支护出现的问题

我们的基坑四周都是水源管线、供热管线、煤气管线.通讯管网、公路下水、居民住宅等。

尤其南边,距离基槽边缘仅7.5m就是一字排开的三栋6层居民楼。

该项目在南坡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采取1/0.5放坡,土钉锚索支护。第一排土钉距地面1.5m,第二、三排为锚索,最下排为土钉,上下排锚索相互间距1.2m,钉索水平间距1.5m。以HRB335、HPB235钢筋为土钉,1x7∮5钢绞线为锚索,以16槽钢为腰梁。造孔选用洛阳铲,洞长10m,下倾10度。用32.5水泥,水灰比0.5的素混凝土为注浆。如图1所示。

1.1出现问题

工程开工后不久,检查发现土钉洞口泥浆倒流,而被工人用水泥编织袋塞堵,经观察,发现了如下的问题。

(1)工人图省事,注浆时省去了注浆管,而直接用注浆泵在洞口处往里注浆。洞里面有三道固定锚索的法兰支架堵在中间,法兰支架虽有孔洞可通过泥浆,也尽管注浆机有一定的压力,但法兰及土壁有阻碍作用是肯定的。从外部看,不能确定直径90,深度10m的孔洞注入的水泥浆是全充满的。

图1 注浆

(2)是从已完成的注浆孔看,洞口都堵有水泥袋子,并不断从洞口流出泥浆。这说明挖出的孔洞并非是按设计要求向下倾斜10度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是上倾的,否则怎会有泥浆倒流。

(3) 是上下两排孔洞间距是1.2m,而钩机撤土深度每层按1.5m放坡。开始挖洞时,洞口位置就在工人腹部,如果铲杆再上扬10度,铲杆上的着手点就要达其胸部之上,操纵这10m长的铲杆,工人根本使不上力量。所以,洛阳铲掏出的孔洞根本不是下倾10度,而是水平,甚至是上扬的。如此灌注的泥浆,即使是注入到了底部,等到凝固后也不会全充满,而是半充满。

如此施工,预应力明显不够设计要求。施工被停工整改,并叫其在同等条件下做出实验孔。

两天后,实验土钉被挖出:

土钉截面上25%处为平面,水泥浆没有灌实,土钉多处不密实。

1.2整改措施

(1)是协调撤土施工方,调整撤土厚度,让撤土每层小于1.2m,使落阳铲开洞位置在工人膝盖处,确保孔洞下倾10度,并每洞检查。

(2)是必须使用注浆管注浆,使注浆从洞底注起,确保土钉充实满孔洞。

(3)是已施工的土钉,记录位置,补位重做。

2年后,验证了当时的判断。洛阳铲在掏洞时,把前面小区的煤气管线给掏通了两三处,不仅钢筋串管而过,还在煤气管中注入了许多混凝土。使得前面小区两栋楼的居民晚用了2年的煤气。该煤气管线距我护坡三四米远,埋深在1.5m,应该至少与第一层土钉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洛阳铲再下倾斜10度,是怎么也碰不到煤气管线的。

2 防水层包角问题

该项目的基底防水,采取100厚的混凝土垫层,加SBS防水层,加20厚砂浆保护层。

该项目是整体筏板基础,楼体基础筏板700厚,楼体基础之外为柱下单独基础和400厚防水板。如此,出现了许多梯形基底。

2.1 发现问题

施工检查中发现防水工人在给梯型基底做防水包角的时候,直接就用SBS卷材采取“一斩二溃三火焊”的做法,如同包包裹一样,省事快捷。

用4mm厚的卷材,进行180度折溃,随着时间的增长,压力的加大,容易折裂。更何况在这么碎弱折棱处再用火枪烧燎一遍,虽然焊住了,但更有安全隐患了。这样做法表面上是密封住了,但它里面却有个夹层空间。夹层迎对地下水的一面是开口的,而对基体却有个折口开裂的隐患。

2.2 改正措施

经甲乙监三方的讨论,防水做法得以改正。在需要包角处,采敢剪开、重叠并补加焊层的做法。并把先前做过的包角,重新加层补焊,消除了隐患。

3 防水层保护问题

3.1 问题

在这么大的基坑里,防水层的保护很关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后期施工中,防水层多处被破坏。

(1)是打混凝土时的破坏,工地之大,混凝土量之多,混凝土时间之长,泵管输送距离之远,都远远超过了工地的防范预案。

打混凝土的输送管道,需要用钢脚手架设,尤其是必须要通过电梯井基坑上方时,并且还伴有不断的振动、摇摆,扯拉。钢脚手的底脚就很容易把砂浆保护层穿透,并穿坏防水层。

打混凝土都是在晚上,这些破坏点又都在钢筋网架底下,没有一个高度责任心的人是很难发现这些隐患的(见图2)。

图2 隐患

(2)是钢筋工的先期预制现场及设备就在防水层之上,时间长了,总有被破坏防水层的点。

(3)是钢筋绑扎时,后浇带滞水板上的立筋,及其用于支承上方过筋的马橙腿筋,都没做特珠的处理。绑扎时安全无恙,等到十几吨混凝土打上时,这些竖筋便会刺破2cm厚的保护层,扎入防水层中,不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见图3)。

3.2 措施

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预先防范,过程跟踪,及时补救。工地采取措施如下:

(1) 立筋要焊垫片(见图4)。混凝土输送管道不能支杆落地,要用扫地横杆置于钢筋网架上。

(2) 各工种在思想上要统一建立保护成品意识,严格检查,发观问题及时补救。

该工程在先期施工的第一施工段和第三施工段交接处,就是因为没有对立筋垫片问题引起重视,打混凝后,多数立筋刺破防水层,当时无法挽救,致使地面后期大面积渗水,最后不得不用注浆法止住渗水。

4 电梯井的降水问题

4.1 问题

该项目现场的降水采用井点式降水法,四周打降水井50口,井深10m,在-6m深的基底层基本保持干燥,能正常施工。

图3 构造1

图4 构造2

但当混凝土垫层和防水做至电梯机坑时又遇到麻烦,电梯机坑是个梯形,超深其它基面近2m,有部分电梯井的深度超出了降水曲面层。地下水顺其斜坡渗流不止,混凝土垫层及防水无法实施。

现场用300直经的铁管掏眼,在机坑中心处下挖,立下铁管,回填碎石,做成集水井。加水泵抽水,局部二次降水。这样免强将机坑的垫层及防水做完,但这个集水井及水泵就不能撤出了。等到摆完钢筋,打混凝土时,再撤出水泵,在集水井中灌入抗渗混凝土,振实封死。

但打灰时发现,电梯机坑钢筋的上方,是个木模箱体,集水井口正在其中心点,振捣工人在外侧根本看不见它,达不到振实要求。

4.2 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是,再做集水井的时候,要偏离中心点,选在侧边,这样有便于振捣操作。

实践证明,集水井偏置后,降水效果不减,振捣方便,振捣密实,抗渗效果好。

在大楼主体完工后,果然在第一施工段的那几个机坑渗水,总抽总有。一直到放户后,施工方才用注浆法止住了渗漏。

5 支模预留冲扫口的问题

5.1 问题

地下车库剪力墙及梁板柱浇灌混凝土前,发现已合模的墙底、柱底、梁底到处都是模板头子、木碴、木屑及矿泉水瓶、塑料袋、冰棍纸等。

施工方用人工进行了清捡,及冲洗,但还是不合格。墙、柱底下的木渣块都被冲到模板边上,却出不去。

5.2 措施

停止浇筑,打开底模板,逐一重新冲洗,多浪费了两天工夫。

到后期,模板工就有经验了,支模时,在柱模最下面留一小块模板不封,留出清洗口;在剪力墙支模时,间隔一定距离留出冲洗口。待打灰前,冲洗基底后再封,并且模板支撑也好多了。

6 结语

冲洗木渣屑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墙基隔离,造成渗透,影响质量。

事后,到其它工地查看,有的工地地下剪力墙的根部,到处都是被打到墙柱里的木块木渣,在底部形成了一条线、一个层。而我们的工地,墙基一体,衔接处无一杂物。这些问题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甚至很多的重大事故问题,都源于一些小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责任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土钉防水层孔洞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不同支护方案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对比分析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
路桥施工防水层质量控制分析
土钉墙在近障碍物的地下车行通道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