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2019-07-10范艳梁玉秋

经营者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

范艳?梁玉秋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理念、方式方法,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价值,支持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在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在减轻工作压力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做好人才的职业规划,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遇和挑战并存,通过转变管理思维、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考评机制 人才规划

一、引言

近年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办公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人才价值等方面突显了更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由于培训机会较少、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和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工作要求。只有深刻地认识大数据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多重影响,才能从行动上积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如何依托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理念亟须更新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制度标准、思维理念、方式方法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体现出时代性和灵活性,才能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管理人员虽然意识到大数据、互联网对工作产生的深刻影响,但是自身在短时间内没有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就不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尽快实现思维观念的更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工作任务。

(二)配套的管理机制需要补充完善

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使人力资源的选用、培训变得更为简便,减轻个人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基层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不够熟悉,不能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工作中面临一定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出台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让本部门的职工通过加强学习更好地胜任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些配套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补充和完善。

(三)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不同时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存在差异。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除了要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这些必要的学科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区县、乡镇等基层部门,由于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因为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三、大数据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有助于挖掘职工潜能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人尽其才”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人才错位的现象,部分职工从事的工作、所在的岗位,与其个人的专业并不相符,这样就限制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发挥。而依托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名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表现、获奖情况等。这样就可以将其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将职工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有助于优化组织架构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媒介,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存在将使员工跨越部门、层级和地域成为可能,这会提高数据传递的速度与质量。同时,思维敏捷且活跃的年轻知识型职工,可以通过大数据条件下的网络实现自我管理。在分析人力资源绩效数据时,能够获得对绩效管理有用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如果被充分运用,在团队的沟通和交流中将作为催化剂,有效解决各种争端,有利于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开放的关系。

(三)有助于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例如,在以往的工作中,侧重对人才的“管理”,而缺少“服务”意识。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要求侧重于服务人才,建立服務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好地为人才提供服务,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活力。

四、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思维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这样才能充分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例如,在人才选用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按照岗位工作要求筛选应聘者信息,将符合岗位需求的应聘者保留下来,这样就缩小了审查范围,然后由管理人员对通过初审的应聘者进行复审,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选拔出需要的人才。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成效

1.制定绩效考评机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将规范化的考核落到实处;真实有效地掌握员工的工作动态;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时反思,不断自我纠察和改进;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的福利待遇、薪资酬劳、奖金发放的重要参考,促进员工积极向上;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不同职工的利益诉求,然后采用个性化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彰显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例如,对刚入职的青年职工,需要采取物质激励法;而对中年管理者,则需要通过职务晋升、评选先进等方式,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2.完善业务培训机制。以往的职工培训工作,大多采用“一刀切”式的培训模式,忽视了职工在岗位、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培训成效自然不理想。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业务培训,能够充分获取每一名职工的个人信息,包括从业年龄、职务内容、工作表现等,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个人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确保每一名职工都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有用的知识,弥补个人的短板,提升自身的技能,这样就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使其更愿意在工作岗位上创新和奉献。

3.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增强岗位胜任力。大数据将一些不可计算的、非量化的信息数据化,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绩效数据间的规律,可以发现员工日常的工作特征。管理者还可以找出员工日常表现对绩效考核产生的影响,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决策者合理规划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人才职业特点及个人能力分析的数据化,可以帮助管理者在对外招聘的过程中了解求职人员是否适合该职位。这样一来,人才就可以真正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奉献,既可以满足个人的成长需要,也使人才可以在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整合、分析职工的各类信息,可以让管理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职工的利益诉求,这样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会更有针对性。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认真学习大数据技术,树立互联网思维,立足本职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升级,在大数据时代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

(作者单位为阜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天凤.企业转型创新中的人力资源——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18):196.

[2] 王光丽.基于现代企业发展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0):143-145.

[3] 曹亚东,杨东涛,杨晶照.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AMT应用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制造业为例[A].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 2009.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