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研究

2019-07-10李丽

经营者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片土地上承载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在新时代,推动农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出发,阐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几点有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提升。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显然是不太乐观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同步,出现了严重失衡。因此,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要想促进农村的进步与发展,就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仅仅重视经济或者仅仅重视文化都是不可行的。站在农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相关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给这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文化形式灿烂多样,内容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农村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传承和发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整治农村的落后风俗,对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影响

首先,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竞争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扎实的物质条件基础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条件,促进农民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并将其运用于农业活动中,增加收入,从而让文化进一步繁荣经济。其次,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拉开,可以改善农村目前信息封闭的情况,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一些经济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也能在农村进行。最后,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坐落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又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圣源村为例,全村有156户560人,2018年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通过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农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陶冶心灵、愉悦身心的目的,为农村致富、奔向新生活营造和谐的背景环境。

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一)加强农村的思想文化理论建设

思想文化理论的建设仍然要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将其传播和植根于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壤中。这些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南,指引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构筑了农村文化的灵魂,这也是新时期加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发挥团结的力量,坚定发展的理论,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将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二)制定科学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战略

站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视角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来引导工作,这是发展农村文化的根本,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为了更加符合农村地区和农民的需要,就应顺应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确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出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联系实际,将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动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联系起来,因地指引,制定出操作性更强的战略内容。

(三)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是发展文化也是发展经济的动力,因此,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也不失為一种好的途径,可以采用教育和培训的方式进行。开展针对农民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新时期的农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民都没有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仍然和发达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兴农”战略,定期组织农民参加专业的培训,用更加前沿的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升级和创新。

(四)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网络

积极建设和完善农村社区文化网络可以充分发展农村文化站、农村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政务公开栏的作用,为农民提升自我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建文化兴趣活动小组。它们都可以成为传播农村优秀文化建设的载体,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知识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加快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去继承和发扬中国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和经济同步走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为邹平市长山镇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李丽(1979—),女,山东邹平人,学士,经济师。]

参考文献

[1] 巴琳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04):1858-1860.

[2] 崔元培,刘鹏,刘丽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以蔚县剪纸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6):38-41.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