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础研究 推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2019-07-10檀勤良朱正茂张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础科技研究

檀勤良 朱正茂 张冲

摘 要: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创新之源,高校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基于华北电力大学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基础研究当前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基础研究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基础研究;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近年来,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基础研究任务,产出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国内外高校的发展实践表明: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立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奋斗目标,不断优化学校科研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学校基础研究能力。鉴于此,本文基于学校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基础研究当前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学校基础研究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已经开始从教学科研相融合的行业服务型高校逐渐向科研型综合性大学转变,基础研究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1.承担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增多

2009年,以杨勇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获批立项,标志着学校基础研究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10年以来,学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973”计划项目3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基础类)3项;同时,承担了包括总理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投标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这表明学校在国家原始创新体系中作用不断凸显,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2.基础研究经费快速增长

R&D(Research & Development,研发)经费投入是基础研究深入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学校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迅速,2013年—2017年,学校基础研究纵向科研总经费达到4.2亿元,为学校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学校基础研究经费达到1.36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131.99%,年均增长率达到3.39%。

3.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人才是高校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更是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最主要力量。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大人才”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术领军人才,组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同时,杨勇平教授团队成为学校首支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团队。

4.基础研究产出丰硕成果

基础研究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过程,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就在这个过程中孕育产生。近年来,学校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在基础研究过程中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从论文数量来看,2012年—2016年,学校SCI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迅速,其中2016年发表数量达到949篇,比2012年增长了141.48%;在全国高校中排名69位,比2012年上升14位。另一方面,从科研成果获奖来看,学校科研成果获奖数量显著增长,2017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64项,是2013年获奖数量的2.2倍。

5.基础研究有力支撑学科快速发展

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基础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科高水平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学校基础研究的大力推动下,学科建设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雙一流”建设的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高峰学科排名均大幅提升,双双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基础研究工作面临的困境

经过多年的扎实工作,学校在推进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学校基础研究工作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前瞻性与引领性不足,基础研究难以重大突破

前瞻性,就是要实现视角转移和思维转换,敢于提出新思想,敢于开拓科学的新边疆。引领性,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重大科学突破大多具有学科交叉特征,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和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方向已经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而学校长期跟随式的发展形成了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导致率先提出并勇于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不够强。学术和技术制高点亟须培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有组织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前沿交叉学科团队能力建设不足,大局意识、引领意识以及积极参与意识不够强。

2.发展的不均衡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整体要求不相适应

学校建有两个校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部设在保定校区。两个校区学科设置相近、师生数量相当,但每年不论是承担的科研任务、产出的科研成果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传统优势的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学科进入A级序列,但文理等支撑学科发展还偏弱,新兴学科成长缓慢。一方面,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人才队伍没有形成合力,则是制约学校基础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术领军人才是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中坚力量,从学校的发展实践来看,学术领军人才在推动基础研究、开展原始创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学校具有学术话语权的研究方向仍然较少,能够参与国家战略规划编制的项目领域仍然偏窄,对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顶层设计的参与程度不高。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开展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的好奇心和勇气,每年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的教授年度绩效为空白,人力资源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潜力没有得到最大的施展是学校的损失。

3.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尚未形成合力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管理政策、人事人才政策、人才培养政策、资产管理政策、财务政策等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进行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要一起转。而在制度创新中,学术评价及其分配制度则尤为关键。早在2011年暑期务虚会时,学校就明确提出要进行以全员考核作为出发点和核心的校内劳动人事制度改革。2012年,学校通过了《教师绩效考核及校内津贴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一套与之相衔接的职称评聘制度以及资源配置制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这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以统一、量化为特征的科技评价机制,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不足之处日益显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与当前教育部要求清理整顿“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现象还有差距,这些问题必将持续影响学校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科技评价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

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举措

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基础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具体困难,未来学校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着力建设一流科研平台和一流创新文化两个环境;持续推动科研人事与资源配置两项重点改革任务;坚持科技创新与教书育人两轮驱动融合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新的跃升。

1.建设一流科研平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都在不断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不断加快,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高精度科研仪器装备和高水平科研平台提供的极限的、多样化的研究手段。

一是着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是国之重器,对于学校学术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学校牵头提出的“可再生能源捕获、转换、存储与并网综合基础设施”已经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当前紧迫的工作任务是,继续围绕可再生能源设施方向,凝练设施建设内涵和具体建设内容、关键技术等,形成高质量、高规格的项目建议书和科研报告,力争通过2018年启动的“十四五”规划论证。同时,以设施为牵引,建设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平台,同步提升依托设施的研究能力,既“淬炼兵刃”,也“修炼武功”。

二是优化校内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具有特色的能源电力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在现有科研平台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能源电力分析测试与检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创建“双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科技支撑平台,目前已启动测试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争取尽早投入建设。另外,瞄准我国科技面向2030的长远目标,围绕正在和将要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聚焦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组建一批高起点创新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在“双一流”建设项目中设置科研基地战略规划与规范化运行专项,每年投入资金,加强科研基地的战略规划和开放运行,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开放共享、动态调整、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改革科研人事制度,赋予科技创新动能

功以人兴,业以才广。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引领学校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视野开阔、敢为人先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学校科技创新乃至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压舱石、定盘星和加速器。

一是要建立人才发现和推荐机制。瞄准全球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聚集地,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国内外一流院校、科研院所,尤其是海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不断优化教师的国际学缘结构;建设人才引进平台,每年组织召开“能源电力”世界青年论坛,让世界了解华电,让华电走向世界。

二是完善校内人才支持计划。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育,根据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形成“全过程”成长培养体系;鼓励青年教师到科研院所和企业一线兼职、挂职和工程化实践,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转化,同时从实际问题中凝练出基础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挥学校原始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校内考核评价体系。按教育部科技评价改革文件的要求,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形成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建立学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对学院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学院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建立个体与团队评价相结合,以合作解决重大问题为重点的团队评价制度;建立跨学科合作学术评价和成果共享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

3.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学校的各类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非常宝贵的,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效率至关重要。好的资源配置能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而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得到急需、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职能部门則围绕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目标,协同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

一是统筹投入资金使用。学校“双一流”建设资金统筹了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共建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等,对五大类项目进行统一资金安排,并进行绩效管理。

二是要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针对能够稳定承担大项目、好项目团队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机制改革;推进研究生招生指标向承担大项目、好项目教师倾斜,向重点发展领域、向重点建设任务倾斜的机制,增加承担重要项目的优秀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数量。

三是改革科研用房资源配置方式。要重点推行科研用房有偿使用、动态管理和动态调整的机制;在学校政策统一指导下,各院级单位要积极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用房政策,保证科研用房的高效合理利用;要逐步实行科研房屋资源的集中优化管理。

4. 加强科研教学融合,营造浓郁创新文化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育人。科研反哺教学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科研与教学发展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科研的最新进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内容,而且也为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最新手段和支撑。同时,科学研究中蕴含的逻辑推理、理性思维、平等精神,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基础,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人的科学素养不可或缺。

一是继续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要强调“推进科教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自觉把科研和教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真正使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强化学术育人特色。制定中央财政资金资助科研项目举办学术报告制度,举办“华电大讲堂”“能源电力世界青年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各类学术报告的密度要大幅增加,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挖掘学生学术潜力。各科研基地尽量对研究生开放,接受他们开展科研实习或科研实践,支持他们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装备。

三是要追求卓越精神。以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引领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引领意识,鼓励“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学校处在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师生必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有关精神,写好 “奋进之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为建设能源电力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基础科技研究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科技助我来看云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科技在线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