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2019-07-10伍舜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方法对策

伍舜璎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对策

摘 要: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属性以及公共图书馆经濟价值的评估方法,提出了做好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对策,旨在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6-0035-03

与普通商业性质的经营书店相比,公共图书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需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和上级政府提供,享受国家财政的持续性投入。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是由国家政府支持的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一旦脱离了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将难以正常生存与发展。在对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时,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如果公共图书馆自身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估体系,就很容易陷入资金不足的危机中。

1 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属性分析

1.1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属性

公共图书馆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非排他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享有权和消费权属于整个社会大众,在某一个人消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相关资源的过程中,不能阻止他人对这个资源的消费利用。二是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公共图书馆增加一个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在公共图书馆内部,当一个读者利用相应的图书资源或图书文献时,不能阻止其他读者利用其他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讲,公共图书馆具有非排他性。同时,由于公共图书馆具有庞大的馆藏资源,能够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读者,因此,增加一个读者,公共图书馆的成本不会显著升高。由此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和图书、期刊资源提供具有非竞争性。

1.2 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属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除了具有公益性属性,还具有自身的经济属性。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属性是指以信息促使资本升值。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资本的驱动使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发生变革,反过来又对社会资本产生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经济属性的产生主要是指通过社会投资,使在各个层面散落的信息高度集中于一个场所,降低使用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同时,读者的利用可以使这些知识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提升经济系统的运转效率,从而实现图书馆各种图书文献资本的升值,加速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2 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对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公共图书馆增值价值通常是由内部经济价值和外部经济价值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内部经济价值又分为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外部经济价值是指公共图书馆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所发挥的带动经济的作用。

2.1 公共图书馆内部经济价值分析

公共图书馆内部经济价值是指图书馆服务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效益。在对内部经济价值进行分析时,公共图书馆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比较客观合理的分析手段。公共图书馆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将支出成本和实际获得的效益联系起来,揭示公共图书馆每一种服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向政府和财政部门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2.1.1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本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本主要包括图书馆成本和读者机会成本。图书馆成本包含固定成本和变化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公共图书馆内部长期或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业务不会发生变化的服务范围所产生的成本,主要包含图书馆的占地费用、藏书购置费用、各种设备维护费用等;图书馆的变动成本是指图书馆的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相关业务的开展而发生变化,这种成本主要包含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新书购买等。从狭义上来讲,读者的机会成本是指读者进入图书馆利用相关图书资源时需要花费的一定成本,在这里读者所花费的一定成本主要是指花费的时间和来回交通所支出的费用。更简单地讲,读者的机会成本包括读者在图书馆所消耗的时间如用于其他经济行为可获得的最高经济收入[1]。例如:一个读者在公共图书馆消耗的时间是两个小时,而读者也可将这些时间用于其他兼职行为,在这个时间内兼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即是读者的机会成本。

2.1.2 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分析。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通过自身的文化信息服务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读者通过图书馆的服务能够提升自身能力,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图书馆获得间接效益。图书馆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产生的外部效应及社会效益。公共图书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是以消费者购买图书资源的数量或服务质量的高低所决定的,而是通过如进社区、开展儿童服务等多种形式来体现的。一般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两个方面[2]。公共图书馆通过消费者剩余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和时间成本法,能够对读者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2 公共图书馆外部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公共图书馆外部经济价值主要是指图书馆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时对当地经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和带动作用。例如:公共图书馆通过文化服务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地区的产业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大众的幸福指数。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其日常运作与社会发展以及当地经济水平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3]。在对图书馆的外部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国际上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RIMSⅡ模型法,利用该方法能对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投入和产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RIMSⅡ模型最早诞生于美国,是由美国商务经济分析署研发得出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该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改造,能够在短期内分析某一个部门的需求变化对当地国民经济水平产生的影响,还能计算出最终的投入和产出比。然而,由于该模型是以美国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进行研发的,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评估外部经济价值时还需要结合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计算出相应的投入产出比。尽管利用该模型分析我国图书馆外部经济价值还存在不少细枝末节的问题,但这种分析模式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对公共图书馆的产出比做出分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为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评估外部经济价值时,应优先考虑采用RIMSⅡ模型[4]。

3 做好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对策

3.1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从公共图书馆的非营利角度来看,图书馆的建设和各种服务行为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公共行为。在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容量达到饱和状态之前,图书馆读者的增加量不会对图书馆产生任何成本影响,但是通过进一步吸引读者,会使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加。总体来看,图书馆读者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图书馆效率的提升。因此,当地政府和社会机构应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饱和值上限[5],扩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服务范围。公共图书馆也应进一步克服相应的技术难题,尽可能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减少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确保公共图书馆能面向更多读者开展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实现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注重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读者获取信息并转化为内在知识的能力,从而促使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朝着有效的经济效益方向转化。读者作为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信息传播、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读者效益已经成为社会整体价值分化的具体外在表现。在全新历史时期,政府部门和公共图书馆应共同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鼓励更多的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多读书、读好书,逐步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依靠信息和知识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也从侧面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3.3 优化馆藏资源结构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包括紙质馆藏资源和数字馆藏资源两种。两种资源类型对图书馆自身经济效益获取和给读者带来的成本效益存在很大差异。公共图书馆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资源,虽然能够有效降低纸质文献的采购量,降低管理成本,但也会进一步增加数据库的压力,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系统以及数字化平台,强化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大力构建数字化资源可以降低读者的机会成本,使读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为此,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大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合理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既要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也不能忽视传统纸质资源建设,确保二者的比例科学合理,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6]。

3.4 调整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在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过程中,过去主要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简单的论述和分析,很少对公共图书馆的实际经济价值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导致很多理论研究成果对图书馆最终决策的指导意义不大。新的历史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应及时更新评估方法和评估理念,积极应用新型的评估模型和评估方式,对公共图书馆经济效益的有形化、无形化、货币化进行严格的分析。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加强学习,借鉴情报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角度探索出一套更加科学、客观、合理的经济价值评估体系,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评估研究方面,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应借助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出发,明确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所采用的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梅.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1(2):261-265.

[2] 殷沈琴,赵睿杰.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实证研究:运用CVM评估上海图书馆的价值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2):17-20.

[3] 汪徽志.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12-15.

[4] 刘璇.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2):10-15.

[5] 张小英.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价值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5):79-80.

[6] 魏幼苓,周慧,袁婷,等.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实证研究:兼公共图书馆总经济价值与费用效益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7):21-25.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方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