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洁自持的循吏

2019-07-10石志刚

公务员文萃 2019年6期
关键词:王敏仕途巡抚

石志刚

以身作则

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古代循吏在仕途生涯中,敏锐地判断到只要自己在高位以身作则的话,就能刷新吏治,整顿作风,形成风清气正的局面。被孔子称为“忠”的楚国令尹斗子文位居要职,作风却十分简朴,无论饮食和穿着,都对自己要求极严。当时,楚国财力贫乏,为了充足国库,斗子文以强烈的家国情怀感,带头毁家纾难,把自己家中财产捐出来给国家。楚国由此从大夫到平民都向他学习,国库不仅充盈了,而且培养出楚人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古代循吏自幼读圣贤书,立志守节、清廉自守成为他们做人为官的座右铭。他们走上仕途,立志要实现自己治吏治国的抱负。康熙时期的名臣汤斌出生于明朝末年,虽遭逢乱世,但其家仍不废耕读传家之习。汤斌在追随其父辗转各地的过程中,目睹百姓艰辛,坚定了他读书做官为民的决心。公元1652年,汤斌进士及第,被顺治裁定为“品行清端,才猷瞻裕”。汤斌走上仕途的第一站是陕西潼关道副使,从仕途第一站,他就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谨守廉洁之则。汤斌骑着骡子,带着破被褥、竹书箱,在赴任潼关路上,甚至被潼关守关把总瞧不起:“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就是这样的汤斌,此后一直以身作则,以廉洁自守要求自己。1684年,康熙亲自点名汤斌出任江苏巡抚,临行前,对汤斌说:“做官应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汤斌铭记康熙教诲。上任后,汤斌告诫臣僚:“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不准要知府的钱,知府不准要州县的钱,州县不准要百姓的钱。”在廉洁自守这一点上,他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因其每餐只有一块豆腐,百姓亲切地称其为“豆腐汤巡抚”。

独出淤泥

古代循吏即使身处不良风气之中,仍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正做到廉洁守身,这点实属难得。“有局量,立行清苦”的柳俭在由前朝入仕隋朝过程中,能够独扛风气。隋政权是依靠武官撑起执政基础的,而柳俭是以文官身份成为地方大员的,在他主政一方之时,能够对不尊法度、祸害地方的武官行为进行纠正和严惩。他担任广汉太守时,严惩贪赃枉法之徒,净化了当地政治生态;担任蓬州刺史时,为官清廉,不敛钱物,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气候。因品行端正、不善逢迎,柳俭得罪了蜀王杨秀而被免官。柳俭还乡时,“乘敞车羸马,妻子衣食不赡”,清正之风从中可见一斑。隋炀帝即位后,政风逐渐恶劣,柳俭仍然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他在出任弘化太守后,将所受俸禄尽数散发给属吏,又严办仗势欺人之豪强。当时,他的清名天下传颂。

古代循吏在宦海生涯中,由于敢于清廉自守,留清名在外,亦遭到了朝野舆论的攻击或好心的“劝导”。然而,他们仍然能够摒弃流俗,敢于坚持己见,真正做到不被流俗所染。唐朝名臣陆贽在出任宰相后,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概拒绝地方藩镇的重金拉拢。他的行为得罪了一些奸邪小人,“沽名钓誉”之说随之加在他的头上。唐德宗了解这件事后,下密旨责备陆贽“清慎太过”,并劝导他:“如不接受贵重财物,细小物品受亦无妨。”善于为文的陆贽没有顾忌皇权权威,在回复唐德宗的疏中告诫皇帝,不能从细节小处放松警惕:“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金璧。”陆贽深刻地剖析了“贿道一开”的危害:“伤风害礼,莫甚于私;暴物残人,莫大于赂。”陆贽没有奉皇帝之诏,这股清流为当时政治注入了清廉之风和生机活力。

金刚不坏

古代循吏在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能够做到不染一尘,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戴震在为一代廉臣王敏撰写的传记中,称赞他身上具有“廉洁自持”的品格。王敏曾遭逢灾年,每两天才吃一顿饭。他的弟弟给他带来了丰裕的钱财,让他用来买食物,遭到他拒絕:“奈何干人败家风?”他命令其弟把钱财拿走。他的朋友了解到他的贫困境遇后“欲有赠”。其友袖子中带着银子,来到王敏家中待了一天,回去的时候银子又被带回去了,因为王敏不受。时人有感于他的清廉自持,称其为“王廉士”。从王敏身上可以看出“富以苟,不如贫以誉”对他的深刻影响。廉洁自持使他获得了众多赞誉。

古代循吏在仕途生涯中,虽能干且清廉,但也会遭遇官场潜规则,然而,他们能够打破官场潜规则,身正影正,树立起清官这面旗帜,赢得了良好官声。康熙时期名臣张伯行在1706年被提升为江苏按察使,是当时巡抚的属下。当时官场流行送礼之风,新任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期其能提携。张伯行廉洁自持、秉性耿直,对此腐败习气深恶痛绝:“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他拒绝收礼送礼,打破当地官场潜规则,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受到他们的排挤。1707年,康熙亲巡江苏,在当地总督和巡抚举荐名单中,没有看到具备良好官声的张伯行,就质疑总督、巡抚举荐不公。康熙当场破格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1709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出任巡抚,上任后,颁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财物:“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写这段檄文既有感于他自己的所见所感,也是对时下风气的感遇和对臣僚的提醒。他也由此成为名重一时的清官循吏。

(摘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王敏仕途巡抚
一字一师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School Guided by Schema Theory
Electricity supplier era of packaging desig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陈县令拍错马屁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更正与致歉
遥远的道德箴言
仕途如同鼻屎等5则
为领导“排忧解难”的升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