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术教学实践中微课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2019-07-10吴玉芬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计制作微课设计

吴玉芬

摘要:新时代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下,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已不能满足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学习,为迎合人们学习需求,各种新兴学习途径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而“微课”教学模式在时代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碎片式学习的重要途径。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吸收与运用也符合当前教学模式发展创新的趋势。本文主要讲述了“微课”设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意义和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及其规避策略。

关键词:“微课”设计;美术教学实践;设计制作;意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14-01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时代不断呈现出数据的多样化、海量化、灵活性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电脑、平板、智能手机以其更加亲民的价格得到广泛青睐,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课程和课堂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人们更加热衷于便捷、多样的学习。而多媒体资源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广泛渗透,使得“微视频”这一小型化、细微化的新型教学形式应运而生。而随着美术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所占的比重的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的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本文将从“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出发,阐述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微课”应用的意义、现存问题与规避策略。

1.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微课”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在多媒体追风逐电成长的新时代,增进教育教学鼎新,矢在弦上。重点进行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2010年,“微课”这一概念正式传入国内,其基本理念是重视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情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补充和拓展了传统课堂学习的学习模式。

可以看到,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实现了师生在微课堂中的互动成为了可能。区别于传统课堂,老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微型课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支持,使学生能够更加可观和全方位的反馈学习,更能帮助教师及时洞察学习进程,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微课”所具备的主要优势包括:

(1)简洁精炼。“微课”最大特色就是首创了5-10分钟授课机制,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本节内容的短时间内保持注意力的聚合。

(2)内容精彩。“微课”具备形象有趣的视频画面,内容多样,便于学习和记忆。

(3)时间灵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迭日新月异的今天,若不革新已有的知识,就很可能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时代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模式,“微课”灵活自由的时间安排正适应了快节奏时代模式,见缝插针地借助边边角角的时间自主学习,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4)校本特征。效果评价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可应用于学生的夯基固本、查漏补缺、拓展延伸等。就老师来说,“微课”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技术与思想自由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可谓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的重要奠基之一。

2.美术“微课”教学应用出现的问题及规避策略

2.1 美术“微课”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5—10分钟是“微课”的主要亮点。有的美术“微课”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时间,导致教学内容繁杂,没有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最佳黄金时段。微课”讲授的内容一般都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主题进行的,一般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或者易错点,是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不能完全理解或解决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才能掌握的内容。如果初学者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就不需要制作微型课程。

(2)由于“微课”时间短、提前录制等特点,使得“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受限,而有些讲授者在录制“微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导致“微课”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学习者需求,从而使“微课”教学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2.2 針对美术“微课”在应用中出现问题的规避策略。微课制作既要做到“新”,又要做到“简”和“明”。即要有新颖的观察视角,部分“微课”制作者应严格控制“微课”时长,删繁就简地点明要点,又要有简约的描述与明确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达到本节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时段内完成本节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寄情山水》一课时,我在导入这一环节使用微课,成功的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对中国画历史背景的了解。在这里使用的微课时间可以设定在1—2分钟,重点突出其“短、精、奇”。“短”即短小精悍的视频时长;“精”即精挑细选的图片、音频资料;“奇”即让学生有平时较少见到的、听到的,而又与课堂教学关联的。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寻找运用水墨为表现手法的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娃”,截取以山水为主画面的部分。因为初二学生看过的动画片全都是电脑绘制的,几乎没有见过用水墨表现的动画。画面一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眼神里漏出了一丝丝的惊奇。他们奇怪的是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动画片,没有想到水墨画也可以制作成动画片。这时结合着画面表现的主题,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兴趣,带动课堂。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我国当前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补充,它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传播,符合当前个性化、深度性的学习需求,是对传统教学中框架地有效突破,很好地帮助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能够有效提升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着力探索,不断探索将“微课”有效运用于教学之中的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燕萍.美术课堂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和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猜你喜欢

设计制作微课设计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与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的应用
消防装备管理教学片的设计与制作
重视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