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2019-07-10梁鸿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方法

梁鸿

摘要: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将有助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所以,将数型结合思想应用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针对数学概念、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相关解题技能的运用效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163-01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对策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思想,其中,实现小学数学课的情景教学就是题中之义。我们知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实现教材的优化使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创设铺垫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认知结构范围内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可以创设铺垫型情境。这种情境可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有效的启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于新知识的引入。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学生回答问题后,可设计如下情境: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块圆柱体的橡皮泥,然后提问:“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说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后,就可算出它的体积。教师接着又提问:“如果我们要求学校大门中圆柱体水泥柱的体积,又应该怎么办?”这时,学生陷入了积极的思考之中。学生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情境中碰到了困难,产生了探索未知的内在需要,激发了他们急切寻求一种普遍而适宜的方法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从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之中。实践证明,创设铺垫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2.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正确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己理解和感悟的数学知识,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更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内心的数学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讲述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认知,从而限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甚至抑制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爱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往往称之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在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引導学生真正的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使学生从内心喜欢数学这门课,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重视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之后,通过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对策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读能力,进而达到或超过预期教学目的,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璐璐.解析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才智,2014(06).

[2] 王淑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