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07-10李雪英
李雪英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1)
常规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的效果不佳,笔者认为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行,为分析其临床效果,以86例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中选取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病人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79±2.8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7±0.43)年;实验组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2.14±2.79)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34±0.42)年。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本研究可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与家属研究详情,同意后进行本研究。
(二)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建立档案,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与病情、饮食习惯等,测量患者的体重并分析其前一日饮食的营养成分,据此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根据饮食方案指导患者的饮食。告知患者称重方法,并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制定好的饮食方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纠正其存在的错误,解决患者的问题与疑惑[1]。
(三)评价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地从调查,总分值为0-100分,非常满意:≥95分,满意:<95分且≥80分,不满意:<80分[2]。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患者人数与满意患者人数之和进行计算。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据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对比
(二)护理满意度
据表2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三、结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不良印象,在疾病的折磨与长期药物质量影响下,会导致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健康,对于肥胖病人有着不良影响。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而以往多采用常规护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口头上的叮嘱往往会被病人所忽略,所以笔者认为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遂进行本研究。
饮食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其在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制定的护理措施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3]。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患者更加认可与配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