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9-07-10王艳琼余正君王成科
王艳琼 余正君 孙 政 王成科
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王艳琼1余正君1孙 政1王成科2
(1.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法等,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对蚂拐抓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无承接的项目发展创立、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设计、不严谨的竞技规则设置。据此提出对策:要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要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技术动作;要设置合理规则,完善评判体系。
蚂拐抓害虫;发展困境;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效地促进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文化部门积极落实文件精神,将蚂拐舞与竞技体育元素相结合,开发了蚂拐抓害虫项目。本文通过对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蚂拐抓害虫项目进行系统探讨。从保护与传承方面出发,分析该项目在转型过渡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蚂拐抓害虫项目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促进蚂拐抓害虫项目的发展,提高蚂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使壮族蚂拐文化能更好的发展,从而走出广西。
1 蚂拐捉害虫的概况
1.1 蚂拐捉害虫项目的源流与演变
“蚂拐”一词源于壮语,意为青蛙之意。自古以来,其在壮族人民心中就是幸福、平安与祥和的象征。“蚂拐舞”来源于壮族人民实践劳动中,是以模仿蚂拐的肢体动作为主,并结合特定音乐节拍而形成的的民族舞蹈,富有生活气息,生动有趣。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与文化交融,由“蚂拐舞”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项目蚂拐捉害虫应运而生,2018年10月于崇左举办的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蚂拐捉害虫首次以竞技项目的形式出现。
1.1.1祭祀天地的蚂拐舞蹈应运而生
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桂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距今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壮族人民心中掌管风雨的并不是龙王而是蛙神,只要青蛙一叫人们便知道将要下雨,久而久之青蛙便成为了壮族人民心中的丰收之神。人们为祈求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会在每年新春之际举办祭祀蚂拐的节庆活动。在蚂拐节中,最热闹和隆重的活动便是蚂拐舞,它是由一系列的舞蹈组成,既有祭祀所用的宗教性舞蹈,如“皮鼓舞”“蚂拐出世舞”“拜铜鼓舞”等;也有表现壮族人民耕作劳动与日常生活的观赏性舞蹈,如“耙田舞”、“纺纱织布舞”、“丰收祭拜蚂拐舞”等内容。舞蹈动作多模仿蚂拐的日常动作与生活方式,贴近蚂拐的真实生活,表演生动形象。
1.1.2顺应时代的竞技项目演变而生
蚂拐舞是壮族蚂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蚂拐舞对实现蚂拐文化现代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前提下,不断发掘蚂拐舞的价值,结合现代优秀文化不断进行发展,才能使蚂拐舞紧跟时代步伐。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传承和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广西壮族蚂拐节于2006年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蚂拐舞也于2010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此为背景,政府文化部门积极探索蚂拐文化的保护之道,并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作为根基,从保护与发展蚂拐舞的角度出发,将粗犷简拙的蚂拐舞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创立了具有壮族特色的蚂拐抓害虫项目。
1.2 文化性与竞技性并存的蚂拐捉害虫
由于蚂拐抓害虫是由蚂拐舞融入现代竞技因素演变而来的,是蚂拐舞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分支项目,因此,该项目同时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两种不同的特性。这两种不同特性对蚂拐抓害虫的发展具有引导的作用。
1.2.1项目传承的精神文化特点
蚂拐抓害虫与蚂拐舞是一脉相承的,其中,蚂拐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民族传统舞蹈。它来源于壮族人民的农耕劳作之中,是人们祭祀天地的形式之一。因此,舞蹈中既有传统祭祀的成分,又有民族文化因素。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社会历史,而且还渗透着壮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显示出强大的民族自尊和民族凝聚力,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生活和谐的渴望之情。这种和谐自强的信念不仅是蚂拐舞的本源特征,同时,也是蚂拐抓害虫项目的文化内涵。
1.2.2项目创立的技术动作特点
蚂拐抓害虫沿袭了蚂拐跳的动作,以两腿深蹲,四肢着地为主要特征。两腿深蹲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腿部大肌肉群的力量,使之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四肢着地能有效控制在运动过程中重心前倒的趋势,体现了蚂拐的日常形态,充分展现了蚂拐的神韵美。整体动作的节奏连贯有力,重心前倒下沉,显示出一种刚劲平稳的特色,表现出壮族人民沉稳的民族性格。同时,该动作主要以两脚蹬地、两手撑地等简单动作构成,整体风格具有粗犷简拙的特点。
2 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
目前,蚂拐抓害虫处于转型过渡阶段,没有承接的项目经验可供借鉴,这意味着蚂拐抓害虫项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成熟。同时,官方对蚂拐抓害虫技术动作设计不合理与项目的规则设置不严谨也是蚂拐抓害虫项目发展的难点,如何解决两大难点成为了该项目发展的首要问题。
2.1.无承接的项目发展创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四十一条提出“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该条例的出台,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在此背景下,自治区政府积极对壮族的蚂拐舞进行保护与开发,其中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蚂拐抓害虫便是其产物之一。
由于该项目的动作风格较为独特,明显有别于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的动作特点。因此,它的出现具有突然性,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相关的保护政策出台较晚,颁布的保护文件与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办时间仅间隔两年时间,这并不足以对壮族蚂拐舞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第二是没有相关的过渡性项目,因为蚂拐抓害虫是首次针对蚂拐舞进行的现代化开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蚂拐文化的创新。因此,没有完善的、与之相关的项目规划可供参考,具有新颖的特点;第三是项目的宣传不到位,该项目属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项目,赛事组委会对项目宣传并未加以重视,导致社会大众对其并不了解,从而产生对比心理,形成该项目突然出现的映象。
2.2 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设计
作为新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蚂拐抓害虫主要以蚂拐跳为原型,还原了蚂拐跳的原始形态。其动作过程与现代蛙跳类似,分为预备、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紧密连续。二者都是人类模仿青蛙形态而形成的肢体动作,但动作却有明显的差别:
2.2.1预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蚂拐抓害虫技术的预备动作如图1所示: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脚尖朝前,两手置于大腿外侧,重心两臂之间,蹲撑准备。此动作以深蹲趴伏为主,是青蛙起跳的基本动作。两手置于大腿外侧能为起跳阶段更好地运用手部的撑地力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及时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
现代蛙跳技术的预备动作有多种,以蹲据式为例,动作如图2所示: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宽,脚尖朝前,两手置于大腿一侧,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蹲据准备。此动作以蹲踞平衡为主要特征,由于现代蛙跳无需手部的撑地力,两臂仅具有平衡惯性力量的作用,以维持身体平衡姿态。
可见,蚂拐抓害虫项目与现代蛙跳,二者的预备动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区别在于身体重心的位置,蚂拐抓害虫项目的动作,要求身体前倒,重心前倾的特性贯穿了整个动作的始终,而现代蛙跳技术有滞空展体收腹收腿等动作,因此,二者重心位置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双手的作用也不同。
图1 蚂拐抓害虫预备动作
图2 现代蛙跳预备动作
2.2.2起跳阶段存在的问题
蚂拐抓害虫技术动作的重心在两臂之间,起跳时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十分重要,动作如图3所示:双手向后撑地,身体前倒,前脚掌蹬地,使身体向前短暂的鱼跃腾起动作。通过两手向后撑地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结合蹬地的力量,使身体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动能,产生较快的位移速度。
现代蛙跳技术动作的重心两腿之间,两臂前摆提拉重心是该动作的主要特点,动作如图4所示:两臂由前向上摆,重心前倾,前脚掌蹬地,使身体向前上方跃出并充分展体。两臂经体前上摆能很好的带动身体躯干前移,从而达到将提拉重心的效果。
在起跳阶段,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双手的作用,以及重心移动趋势两个方面。蚂拐抓害虫项目中双手通过向后撑地产生辅助动能,身体重心移动的趋势为正前方且变化不大。而现代蛙跳技术则是通过两臂前摆产生的惯性力量直接带动身体,重心移动的趋势为前上方,有明显的起伏变化。
图3 蚂拐抓害虫起跳动作
图4 现代蛙跳起跳动作
2.2.3腾空阶段存在的问题
蚂拐抓害虫起跳后在空中做短暂的鱼跃动作,以衔接最后的落地缓冲。动作如图5所示:蹬地起跳后,上体前倒,两手五指张开积极前伸,含胸收腹,膝关节外展,脚背勾起。此动作的特点在于膝关节外展,生动地还原了蚂拐在跳跃时腿部的肢体形态,极具观赏价值。
现代蛙跳技术的腾空动作有展体和收腹两个部分组成,展体动作出现在腾空动作的上升期,收腹动作则出现在腾空动作的下落期。动作如图6所示:起跳后,两臂继续上摆,抬头挺胸,髋关节外展,重心前挺,跃过最高点后,两腿前伸,收髋收腹,两臂前探。展体与收腹是为了能充分利用人体起跳后的动能,从而达到提高跳跃距离作用的动作。
在腾空阶段,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空中的动作姿态。蚂拐抓害虫项目的腾空动作以鱼跃姿态为主,但滞空时间较短。而现代蛙跳技术的腾空动作为反弓状,且滞空时间相对较长。其技术是人们经过对蛙跳动作深入的挖掘和改善,逐渐形成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跳跃动作。
图5 蚂拐抓害虫腾空动作
图6 现代蛙跳腾空动作
2.2.4落地阶段存在的问题
蚂拐抓害虫技术动作如图7至图10所示:两手撑地,重心落于两手之间,腿部带动臀部向上抬起,膝关节高于髋关节,当身体与地面夹角为45o—60o时大小腿外展折叠,收脚收腹,以前脚掌为主,膝关节为辅,依次着地缓冲,准备下一跳。
现代蛙跳技术落地以下肢先着地,身体能够顺势缓冲,动作如图11、图12所示:收腹收腿,后脚跟着地,屈膝缓冲准备下一跳。落地动作轻盈柔和,能够很好的过渡到前脚掌为下一跳做好准备。
在落地阶段,二者的差别较明显,突出表现在安全性方面。蚂拐抓害虫动作存在两种潜在风险,一种是在完成该动作时两手需要快速撑地制动,会对运动员的腕部带来极大的压力,有可能出现损伤,此外,该动作需要膝关节着地缓冲容易对膝关节造成运动损伤;另一种是由于在该动作中身体有明显的前低后高的趋势,上肢力量的要求比较苛刻,容易发生倾倒的危险。而现代蛙跳技术的落地动作虽然也存在磨损膝关节等风险,但与蚂拐抓害虫的落地动作相比,是相对安全的动作。
图7 蚂拐抓害虫落地动作(一)
图8 蚂拐抓害虫落地动作(二)
图9 蚂拐抓害虫落地动作(三)
图10 蚂拐抓害虫落地动作(四)
图11 现代蛙跳落地动作(一)
图12 现代蛙跳落地动作(二)
通过蚂拐抓害虫的技术动作与现代蛙跳的技术动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蚂拐抓害虫项目所设计的是不合理的,是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是容易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伤的技术动作。
2.3 不严谨的竞技规则设置
由于未对蚂拐跳的技术动作、比赛的规则细节、项目的评判标准进行详细的探讨,使得赛事组委会在规则设置方面存在动作规则不清晰、规则细节不清楚、评判标准不全面等问题。
2.3.1动作规则不清晰
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规则中主要强调“蛙跳”和“四肢着地”但并未具体说明蚂拐跳的技术动作,所以大部分运动员对蚂拐跳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蛙跳”和“四肢着地”的基础上。正是由于动作规则模糊,以及人们对蚂拐跳的认知有限,使蚂拐抓害虫项目出现了较大的规则漏洞。各参赛队伍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漏洞,导致大部分运动员以现代蛙跳的技术进行比赛,个别运动员甚至出现了猿类跳跃的错误动作。这类现代蛙跳技术和猿类跳跃动作虽然没有违反规则,但与蚂拐跳的技术动作却有很大的差别,并不是该项目技术创立的原始出发点。
2.3.2规则细节不清楚
蚂拐抓害虫比赛简单来讲是由运动员以蚂拐跳的形式出发抓住“害虫”后,口衔“害虫”跳回出发点的比赛。因此,比赛的场地、器材、行为等,成了蚂拐抓害虫比赛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赛事组委会设置的规则中,对这三大影响因素并未作出具体规划,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蚂拐抓害虫项目竞赛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场地的要求不明确,使得有个别队伍使用海绵垫进行比赛,这明显有失比赛公平;其次是“害虫”的材质规格没说明,这使参赛队伍无法这一点进行赛前模拟训练;最后是未对“口衔”这一行为,做出具体描述,运动员按官方的规定将“害虫”放入腹前口袋中,会经常出现 “害虫”掉落的情况,这不利于比赛的顺利进行。
2.3.3评判标准不全面
蚂拐舞从本质来说属于民族表演项目,蚂拐抓害虫作为蚂拐舞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自身便具有一定程度的蚂拐舞表演性成分,这也是它的特色所在。在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赛事组委会仅从竞技角逐的角度出发设置竞赛规则,其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忽略了蚂拐抓害虫项目的民族传统表演性成分。具体表现在成绩的判定方面,蚂拐抓害虫项目与田径比赛中的径赛项目相同,均以时间长短最终的成绩判定。没有将项目动作中所具有的表演特征融入评价体系中,使得该项目评价过度竞技化。
3 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
首先,蚂拐抓害虫存在宣传不足的情况。为此,在项目的发展中,我们应对该项目的传说、寓意、特点等文化背景进行纵向挖掘。要做到将项目与蚂拐舞紧密结合,通过对蚂拐舞的不断深入探析,明确蚂拐抓害虫对蚂拐舞的传承内涵,构建二者之间坚实的精神文化链,进而提升项目的民族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传播途径对蚂拐抓害虫项目进行横向推广。从而不断提高蚂拐文化的社会地位,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3.2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技术动作
其次,蚂拐抓害虫项目存在一定的技术不合理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体育技术化的风险考量,剔除技术中不合理的动作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动作论证剖析,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以达到项目技术动作的科学合理性。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弃本逐末,只追求动作规范性,而忽略了其根源特点。需要在保存蚂拐跳根基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规范化改进,才能达到固本强基的效果。
3.3 设置合理规则,完善评判体系
最后,蚂拐抓害虫项目的规则存在不严谨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细节掌握,关注人文主义,对项目的场地要求、服装器材、行为动作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建立多方位的竞技评判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参照成熟的现代竞技项目与完善的传统表演项目的规则进行设置,将竞技性的评判因素与表演性评判成分在规则中相协调,努力使项目的规则更加严谨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4 结语
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这使得蚂拐抓害虫项目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蚂拐抓害虫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初创阶段中存在无承接的项目发展创立、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设计、不严谨的竞技规则设置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技术动作;设置合理规则,完善评判体系等措施使蚂拐抓害虫项目逐步走上正轨。
[1]宁昌洪.蚂拐文化在壮族文化中的地位研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05):149-151.
[2]覃静洁,朱青松.东兰县壮族蚂拐节的价值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4):149-150.
[3]韦文焕.天峨县壮族蚂拐文化节的人文特征与文化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3):22-26.
[4]覃金玲.那地壮族蚂拐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5]方钰婷.广西壮族濒危民间蚂拐舞的挖掘与传承[A].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部分)[C].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2012:5.
[6]方钰婷.广西壮族蚂拐舞的挖掘与传承[J].大舞台,2013(05):235-236.
[7]周家金,朱波涌,孙庆彬.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01):73-76.
[8]韦丽春,彭丹梅,罗英梅.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及资源开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89-91.
[9]韦丽春.壮族蚂拐舞的文化本源与体育文化价值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0]王有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1):87-88.
[11]冉崇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化发展思路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6):195-196.
[12]孙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132-135.
[13]李龙飞,石爱桥,李春霞,等.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时代——基于SWOT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08):76-81.
[14]张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部分竞赛项目规则演进研究[D].贵州大学,2016.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Grasshopper Pest Catching Events
WANG Yanqiong, et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准批号:13&ZD140);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壮、瑶族聚居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流变研究”(15BTY006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模式研究”(17FTY001)。
王艳琼(1974—),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