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育呼唤培养教科研型教师

2019-07-09王平生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领导教科研科研成果

王平生

教育科研是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成功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是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目标的重大举措。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母机”和主力军。教师通过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提高教科研素质,则能使素质教育如虎添翼、水涨船高。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备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创新人才的成批涌现,是振兴中华、增强国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然而,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状况着实令人堪忧,相当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教书匠阶段。不少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自觉性、科学性,犹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具备教育科研思想素质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简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指挥棒因素;还有教师视教育科研高不可攀,认为教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与己无关;还有些教师吹捧科研无用论,如领导轻视教科研或导向上存在偏差,就会导致教师整体教科研认知能力低而无法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导致教学循规蹈矩,毫无创新,在学生的培养上同其他重视教科研活动的学校差距拉大。

不断读书和学习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根本源泉。教师要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所教学科的最新教科成果,不断吸取新信息。在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唯有不断读书和学习,掌握先进的教科研信息,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做学问是对教师的终生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科研型教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酷爱读书和学习。然而,现在已经很少有教师能沉住气,坐下来读书和做学问了,潜心搞教育科研的更少。教师由于长期缺乏读书和学习而显得文化底气不足,缺乏潜力和后劲,这样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校领导必须身先士卒讲学习,带领教师学好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艺术,为素质教育不断挖掘源头活水,为素质教育的工作“母机”增添动力、活力和后劲。

加强组织领导,创设激励机制为教科研提供基本保障。学校可组织成立教科室,由一些教科研成果显著、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校领导组成教科研机构,设计研究课题,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选择好课题开展教育教学实验研究。通过拉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学习别校教科研专家学者的先进教科研经验技术。在校内定期评比教科研成果,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科研教师的先进教科研经验,奖励教科研成果。使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超有目标,从而激励教师创造性地搞好教科研工作。

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师。事务型、应酬型、行政型校长可能带出劳碌低效型教师,专家型、学者型校长可能带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校领导时时处处在研究工作,充满研究气氛,那么,教师也就处处学着样,校领导的科研能力提高,科研导向明确有力,科研成果突出,那么,教师群体的教科研水平也可能普遍得到激励、促进和提高。众多教师的科研成果显著了,工作成效突出了,众多教师饮誉于教坛,就会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突破和改观。教师群体通过教科研途径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后,学生也因此受益匪浅,素质教育终归会出现根本性的改观。

教育教学研究需要独到新颖的眼光去审视和观察教育教学现象,如从众多复杂的现象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改造和制作,这一分析能力提高有助于科研素质的提高。培养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分析与综合性思维、归纳思维、逻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品质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内在需要。

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研究、审视应该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善于发现别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这就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如教师平时对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分析,找出值得推广应用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章,就是教科研成果。而经常出教科研成果,就意味着教科研型教师的成长成材。此外,平时的集体备课、说课、教学专题研究均是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動的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师形成教科研素质的好载体、好平台。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市电白一中

猜你喜欢

校领导教科研科研成果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