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通络解毒方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2019-07-09王春芳
夏 艳,王春芳
(濮阳市中医医院,河南 濮阳457000)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用药以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最常用,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存在副作用大、易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的弊端[1]。中医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观察扶正通络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诊断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临床症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3.5 g/d,血浆白蛋白<30 g/L。入选患者均经足量激素治疗8~12周未见缓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药物禁忌证、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者。所有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14(8.56±0.79)岁;病程5~22(13.71±1.16)个月。观察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2~14(8.51±0.81)岁;病程5~23(13.79±1.2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激素依赖者维持最小剂量治疗。用药: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1207)口服,1 mg/(kg·d);双嘧达莫(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1427)静脉滴注,0.142 mg/(kg·min);肝素钠(东营天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187)静脉滴注,100 U/k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通络解毒方,组方:黄芪30 g,穿山龙30 g,茯苓30 g,龙葵21 g,女贞子21 g,苏木21 g,泽兰21 g,益母草21 g,芡实15 g,覆盆子15 g,地龙15 g,焦白术15 g,金樱子15 g,桑螵蛸9 g,砂仁6 g,炙甘草15 g。上述中药清水浸泡30 min后,武火煮沸,文火慢煎20 min,取药液200 ml,分早晚2次分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总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变化。
1.4 疗效标准 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3]进行中医症候评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尿蛋白定量0.2~1 g/24 h,血浆白蛋白30~35 g/L,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尿蛋白定量1~3 g/24 h,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卡方检验=5.3573,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41 n对照组D-D(mg/L)0.96±0.27 0.43±0.13①②0.95±0.26 0.61±0.18①40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T(s)11.76±1.71 15.61±1.22①②11.77±1.69 13.80±1.51①APTT(s)27.83±3.18 36.02±2.96①②27.81±3.16 31.99±3.01①Fg(g/L)4.93±0.96 2.89±0.77①②4.91±0.94 3.71±0.99①
3 讨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较为棘手,治疗后易复发,久治不愈极易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液高凝状态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会引起纤维蛋白沉积于微血管内,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加重机体器官组织病变[4],因此,积极有效地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尤为重要。
常规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进行治疗,其效果得到临床一致肯定。但是,西药治疗会进一步增加血液粘度,减少肾血流量,同时,也存在激素依赖、副作用大、易复发等不足,影响整体疗效[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于“水肿”的范畴,中医认为,血瘀与水肿有着密切关联,血水不分离,血不利则为水,水火气血互相维系,水病则累及血,瘀血化水,水能病血,血能病水,血水气相互影响转化,水的正常代谢是气化作用的结果,气动则血行,气化不利则瘀血内停,导致水湿停滞,发为水肿,其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肾气亏虚者肾精不足,精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停聚则血为水阻,加之长时间应用激素,损耗阴液,阴亏血虚,瘀血为标,是为本虚标实之证,与气化功能障碍及血瘀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治疗时应以补肾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6]。
扶正通络解毒方中黄芪、焦白术、茯苓共为君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消肿,补气生血,血得气而速生;穿山龙、苏木、地龙、益母草、泽兰共为臣药,行血祛瘀消肿、利关节、养血气、消瘀血、利尿消肿、祛风活络;龙葵、女贞子、金樱子、芡实、桑螵蛸、覆盆子共为佐药,补脾益肾、解毒散瘀、固精助阳、消肿利湿;砂仁、炙甘草共为使药,化湿行气、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表明,黄芪[7]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升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能退肿;茯苓[8]内所含的茯苓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功用,通过调节肾小管Na+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苏木[9]能够提升血管收缩度;地龙[10]内所含的蚯蚓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促进血栓的溶解,促纤溶,同时其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改善血液粘度,促血流通畅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通络解毒方,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西药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扶正通络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互补不足,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