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在急诊患者缺血性心肌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2019-07-09董玉任李拥军罗松平段宝民
董玉任,李拥军,罗松平,段宝民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科室急诊科(开封 457000)
心肌缺血性损伤在急诊科十分常见,主要由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决定了缺血心肌损伤的程度[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为斑块破裂,破裂的斑块随着血小板集聚后,形成的血栓减少了冠状动脉血流,继而引起亚急性、急性心肌缺血,最终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2]。目前,虽然对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治疗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尽快恢复缺血心肌血液状态,抑制缺血对心肌的影响,改善缺血性损伤是临床广泛认可的治疗目标[3]。丹参多酚酸盐是在中药丹参中提取而制成的中成药物,具有通经止痛、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等功效。现代药物发现,丹参中酚酸类物质可以抑制凝血,促进血管扩张,保护细胞与预防氧化[4]。为了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STEMI患者应用了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于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STEMI患者,共计104例。104例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8.6±4.5)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2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其中有吸烟史32例。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5±3.8)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1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10例;其中有吸烟史33例。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与吸烟史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经批准同意研究;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方案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相关标准确诊;年龄≤80 岁;首次发病。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近期(6个月内)实施过手术;心功能不全,即Killip分级在3级或以上;左主干病变;心源性休克;有精神疾病史。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采取规范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泵注硝酸甘油(国药准字 H20100195)、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国药准字 H20113006)+100 ml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内完成静注;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 H20010233,由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皮下注射7500~10000 U,2次/d;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镇痛、抗心律失常、抗心功能不全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国药准字 Z20050246)治疗,即静脉滴注200 mg丹参多酚酸盐+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1次/d,治疗时间为14 d。
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 d时评价下列指标:①血清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方法: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以1000 r/min的速度离心,留取上清液,放置在-20℃的冰箱内待检,其中MDA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SOD以MisrdHp光化学扩增法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中内容执行。②心肌酶学指标,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方法: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HITACHI7000型,产地:日本)进行检测。③血液流变学指标,即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方法: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通过凝血因子分析仪、血小板聚集与黏度剂进行检测。④采集患者股动脉血,通过血乳酸快速检测仪(型号:Accutrend Plus,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指标进行检测。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MDA与SOD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MDA与SOD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与SO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DA与SOD的变化
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各项心肌酶学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K-MB、CK与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 两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乳酸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乳酸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U/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指标对比(mmol/L)
5 不良反应评价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期间各出现头晕1例(1.92%),未见其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头晕患者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症状自行消退,未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
讨 论
STEMI是指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且持续时间>20 min,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升高并动态变化,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表现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6-7]。该病的病理基础是在冠脉班块损伤的基础上导致的急性闭塞性血栓,多数患者冠脉内存在血栓,造成管腔闭塞[8]。目前,尽快恢复心肌灌注,纠正缺血心肌损伤,抢救受损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将心肌缺血降至最低限度是临床治疗STEMI与其他缺血性疾病的主要方案[9-10]。
丹参多酚酸盐主要由丹参多酚酸盐组成,具有化瘀、活血、通脉的功效。部分研究指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并具有强效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通过细胞保护、抗氧化与扩张血管等多途径起到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11-13]。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CK-MB、CK与LDH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患者心肌局部损伤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多途径、多作用机制表现为:①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调节易损斑块的炎性反应,减少基质金属蛋白指标,继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②降低P选择素,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肾上腺素所致的血小板聚集[14];③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保护内皮细胞,抑制氧化损伤;④抑制细胞内钙内流,促进细胞ATP生成,清除自由基,继而对抗心肌缺血。
心肌在缺氧缺血状态下可损害细胞膜,导致继发性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对氧代谢不足、氧利用率受限,以及再灌注与缺血损伤所致的线粒体受损[15]。线粒体在缺氧状态下能够大量形成氧自由基,产生强烈的脂质过氧化效能,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损伤细胞膜功能。氧自由基对于心肌的损伤主要与缺氧缺血反应相互作用有关,使细胞内钙超载与离子分布异常,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膜功能,介导细胞发生凋亡与坏死[16]。SOD属于心肌细胞中的氧自由基清除剂,主要用于评价氧自由基的清除情况[17]。MDA是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与氧自由基形成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主要用于反映组织内氧自由基的水平与组织受损程度[18]。监测SOD与MDA能够反应出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MDA与SOD低于对照组。可见,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患者SOD与MDA均见明显改善,说明该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具有抑制氧自由基损伤的功效,即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自由基酶活性,稳定体内氧化反应,继而缓解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
此外,有研究指出,血液流变学改变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缺血性心肌损伤发生、进展密切相关[19]。本文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对心肌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部分研究发现,血乳酸可以存在于心肌、肾脏、骨骼肌与胰腺等部位,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当心肌损伤时乳酸会见明显增高,对心肌损伤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乳酸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减少血乳酸释放,对心肌功能起到保护作用,继而缓解心肌损伤。从用药安全来看,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期间各出现头晕1例(1.9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并未增加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
总之,在规范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患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有效改善心肌酶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心肌损伤,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