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2019-07-09曹秀华盛丹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100
曹秀华 盛丹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辽宁 大连 116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以随机数的方式分为A组、B组(n=50)。即A组为常规CT诊断,B组为增强CT诊断,对比各组诊断准确率、种植病灶诊断情况。结果:B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A组则为82.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A组种植灶长、种植灶宽、最小种植灶相关数据均高于B组,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即A组种植灶长为(6.19±1.50)cm、种植灶宽为(4.91±1.43)cm、最小种植灶为(2.66±1.55)cm2,B组则为(4.20±0.79)cm、(3.70±1.24)cm、(1.02±0.83)cm2。A组仅1例对比剂外渗,占比为2.00%;B组则无不良反应者,占比为0,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中,增强CT诊断能够有效保证诊断准确率,还可精准反映患者种植病灶情况。
处于中末期的恶性肿瘤,往往会出现转移现象,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效果,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例如: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是目前腹部肿瘤进展期常见现象,转移灶初期症状不显著,且在腹腔结构相对复杂的情况,增加患者诊断难度。而若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则需对肿瘤腹腔转移情况予以精准诊断,以便更好改善其预后效果[1]。对此,择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以随机数的方式分为A组、B组(n=50)。即A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32~70岁,平均(62.0±6.0)岁。B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6~72岁,平均(65.4±5.1)岁。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
1.2 方法
A组:常规CT诊断,即制备合理的造影剂,将碘含量把控在3mg/mL;检查前60min叮嘱患者口服造影剂,约为600mL,检查前10min再服500mL;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科学调整CT参数(层厚为10mm、螺距为1.0),对患者腹部予以上下扫描;若患者表现为腹腔粘连,则可再次执行俯卧位、侧卧位扫描[2]。
B组:增强CT诊断,但扫描方法、扫描体位均和常规CT诊断相同,仅在造影剂上存在差别,即向患者肘静脉处注射60~10mL造影剂,速率为3.0~4.0mL/s,注射后30s时对患者腹部执行连续性、无间隔性扫描,再重建1mm薄层[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诊断准确率、种植病灶诊断情况。即种植病灶情况:包含种植灶长、种植灶宽、最小种植灶。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对本文数据加以处理,即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数据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为数据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组诊断准确率
B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A组则为82.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各组种植病灶诊断情况
A组种植灶长、种植灶宽、最小种植灶相关数据均高于B组,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各组不良反应率
A组仅1例对比剂外渗,占比为2.00%;B组则无不良反应者,占比为0,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
3.讨论
腹部肿瘤进展期间,腹腔转移是其常见类型,但因转移灶密度较低,且在腹腔结构相对复杂的情况下,累及诸多脏器,增加治疗难度及风险。而在此过程中,有效且针对性的早期诊疗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恢复,减少病死率的关键[4]。增强CT是以常规CT平扫为前提,通过对可疑病灶点的观察,再以静脉水溶性造影剂的注射,对其予以重点扫描。原因在于:水溶性造影剂的使用,能够提高病灶、周围组织间的对比度,以操作简单的优势,便于快速、多时相扫描目标的落实,使其能够在精准反映病灶点的情况下,强化扫描结果。另外,增强CT还涉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多层面CT技术,不仅可对病灶点、周围组织、血管等状况予以精准衡量,还可对肿瘤予以分期处理,以此起到肿瘤病变定性的目的。再者,增强CT还可对普通CT无法扫描的小转移灶予以定位,使之可在精准把控转移种植灶、等密度灶的情况下,预防漏诊和误诊等问题,为现代医学的诊疗提供依据[5]。
表1. 对比各组诊断准确率(n=50,n/%)
美中不足之处为,增强CT扫描往往需要静脉注射早拥挤,而这也会使患者存在身体不适,较为严重时还会诱发对比剂肾病,极大程度上制约该诊断技术的使用范围。但在诸多研究报道中显示,若对比剂碘含量控制在3mg/mL时,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本研究正是以此浓度对比剂为研究对象,预防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6]。
本研究中,B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A组则为82.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A组种植灶长、种植灶宽、最小种植灶相关数据均高于B组,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即A组种植灶长为(6.19±1.50)cm、种植灶宽为(4.91±1.43)cm、最小种植灶为(2.66±1.55)cm2,B组则为(4.20±0.79)cm、(3.70±1.24)cm、(1.02±0.83)cm2。A组仅1例对比剂外渗,占比为2.00%;B组则无不良反应者,占比为0,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
综上所述,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中,增强CT诊断能够有效保证诊断准确率,还可精准反映患者种植病灶情况。
表2. 对比各组种植病灶诊断情况(n=50,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