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究

2019-07-09何莉上海市马戏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杂技舞台舞蹈

◎ 文︱何莉(上海市马戏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杂技告别了单一的高、难、险技巧表演,开始走向艺术的综合性展现,这不仅给一向恪守传统的杂技出了难题,更直接挑战杂技艺术的人才培养系统及训练机制。上海马戏学校作为杂技专业的教育机构,从2016年开始,调整培训课程的结构,实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目前已初具成效。

一、课程改革的目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为了从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顺应杂技市场对杂技人才的需求,以传统杂技技艺为基础,开设音乐、舞蹈、滑稽以及实训等课程,实现学员技术水平、艺术素养、表演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设计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改革的关键。我们通过调研论证,综合国内外的杂技专业教学实践,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合理化的设计改进。

1,专业教学的改革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传统的杂技教学是以顶功、跟头为重,大多数学生进校之前没有任何基础,而且年龄偏小,入学后就开始头冲下靠顶(倒立),虽然有素质训练辅助,但是比例偏轻,在能力没达到的情况下就进入超负荷、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学生苦不堪言,生源流失现象严重。我们从学员的身心健康出发,对杂技专业课作出科学调整。在低年级以培养兴趣、学习基本技能和技术为主,循序渐进地穿插一些增强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的训练,以艺术课、腰腿课、素质课(含顶功和跟头课的专项素质训练内容)为基础,解决身体各关节的开软度、素质能力及形体规范。在专业训练上,着重柔韧训练和力量训练,为以后顶功和跟头课的跟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改变授课方式。统一教学计划和规范的技术要求,变原分散教学为集体授课,要求任课老师每次都要做好教学记录,每周由年级组长整理汇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难题则提交月度教学例会,由教研组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三是注重教学观摩。建立杂技专业教师与舞蹈老师相互观摩学习制度,达到杂技专业教学与舞蹈形体教学相统一。例如:如何统一开软度的训练、踢腿控腿的规范要求、对跟头的规范要求和完成动作前后的站姿要求、体能素质训练中的优美姿态要求等。

2,艺术课程的改革

一是成立艺术教研室。加强艺术教学的管理,探索艺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方向。开设音乐课,提高学生听音识谱、感知音律的能力;开设艺术鉴赏课,让学生观看各种艺术门类的表演,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能力。

二是增加艺术课比重。把艺术课程由原每周四课时调整为十四课时。制定了适用于杂技专业的舞蹈教学大纲,并根据不同年级制订相应教学计划:低年级舞蹈课教学以芭蕾基本功训练为主,训练学生开、绷、直立的感觉和动作的协调性,使学生获得形体美的认识和感知,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以及手位、脚位的运用,把握好正确与规范的舞姿,并且把这种要求延伸至杂技基本功训练中。中年级注重古典舞身韵训练和现代舞基本功训练,强化学生的基本体态与肢体延伸,培养学生具备灵活的身法、饱满的内获、良好的控制力重心,对身体的呼吸和音乐节奏的把控,力求“神形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也就是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高年级主要以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爵士舞、街舞等为主,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舞蹈风格,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是增开滑稽表演课程。聘请曹志龙等滑稽专家、教师团队共同探讨制订教学计划,以释放天性、肢体训练、表演基础及滑稽教学四个板块为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以释放天性为主,调动学生在表演上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上多利用游戏和模仿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训练,培养学生在舞台上的松弛度;中年级学生以肢体形态和表演基础为主,启发学生在表演上的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表现力;高年级学生以舞台技巧和作品创作为主,让学生清晰地感知舞台的空间、表演的节奏等,以提炼滑稽元素与杂技元素相结合的片段,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创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艺术能力。

3,实训课程的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认为:应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强化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我们重新构建了新形势下杂技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使之与社会需求衔接得更好。

杂技专业教学应是由技术技巧的掌握、艺术的表演能力、舞台驾驭应变能力三方面构成的,并使之成为有机的统一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设计中强化了实训课程,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杂技技术技巧、艺术表演能力后,聘请编导编排节目,参加上海杂技团及社会上的各种演出。例如通过“阳光梦”的创排,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过去在编排节目过程中难以掌握的如对音乐的理解、感情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通过实训课的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目的。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提高很快,舞台灯光、走位、上下场切换,包括舞台装台、道具的装卸等这些课堂上很难掌握的内容,在舞台实践中学员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舞台实训融入教学,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走上舞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杂技演员。

三、课程改革的效果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实现了学生由“要我练”到“我要练”的态度转变。学生不再对训练强度有逆反和抵触情绪,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训练计划和规范要求,并能相互督促、相互促进,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二是学生身体机能得到提高。由于学生软开度和力量训练的优先,学生能很好地控制肢体,做到动作的规范、姿态优美,杂技技巧的完成能力得到加强。

三是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舞蹈课时的增加,学生对舞蹈姿态的规范要求、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滑稽表演课程的增设使学员对滑稽有了初步的概念,模仿力、想象力、表现力有所提高,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泼。

四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教学意见的反馈等,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每位老师都能严格按照教案的要求、标准、数量、质量教学,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细化程度不够,存在年龄小的学员“吃不了”、年龄大的学员“吃不饱”的现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培训队伍的梯队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缺乏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重视,通过继续深化杂技教育专业课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改革成效。总之,课改之路永无止境。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杂技人才。■

猜你喜欢

杂技舞台舞蹈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学舞蹈的男孩子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