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杂技“技”与“艺”的辩证关系及过度包装问题

2019-07-09杨宇全浙江省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舞美杂技

◎ 文︱杨宇全(浙江省杂技家协会)

(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提交论文)

这些年,杂技界谈论较多的恐怕是杂技的“技”与“艺”的关系这个话题。过去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而现在,技艺并重已成为杂技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各类艺术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杂技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跨界与混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但问题是,近些年在欧洲新马戏的诱惑下,一味重包装、重混搭、乱跨界,主题杂技、主题晚会乃至杂技剧一窝蜂而起,在高科技舞美的助推下,充斥观众耳目的是目眩神迷的炫光魅影。这些看似增强了舞台观赏性,实则失却了杂技本体独有的特征、传统与艺术魅力。

近期在与一些杂技界人士交流中发现,他们中不乏有这样的“高论”:混搭和跨界是杂技艺术未来走向的必然趋势,不混搭不足以体现杂技的“杂”,杂技的出路必须依靠高科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杂技不是不可以根据节目内容和表现技巧来适度混搭和跨界,杂技与科技发展更是密不可分。但是,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杂技艺术在与时俱进中与其他艺术融合发展、包容自省的同时,更应该对自身保持清醒的认知。

过去杂技是兼容在“百戏”与“乐舞”之中的。到了近现代,杂技艺术经历了长期砥砺与磨练后,其表演越来越像“练功”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从头到尾透着一种单调与乏味,杂技艺术还未能从综合艺术的视角来审视与把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舞台高科技的引进与应用,如电脑灯、镭射灯、魔术灯之类的现代化灯光设备纷纷现身舞台,这既给杂技表演带来好看与新鲜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一些弱化杂技艺术本体特征的影响。杂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与包装过度的问题。

在多媒体时代,各种艺术门类的融合、混搭,似乎是一种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21世纪的杂技舞台,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杂技艺术正由单一的技巧展示向更难、更新、更美的综合性艺术转移。人们发现,近些年的杂技节目好看多了,热闹景象令观众目不暇接。不容否认,在这里杂技也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舞台奢华之风的诱导下,尽享了高科技所带来的“实惠”。然而,据笔者调查,有观众认为:现在的杂技表演“蛮花哨的”、面对变幻无穷的旋转舞台,特别是一些高投入、大制作的杂技晚会,有时让人分不清哪些是演员的“真功夫”。的确,现代高科技手段丰富了舞台杂技表演的观赏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实打实的杂技技巧。若长此下去,不仅使杂技表演对高科技形成依赖,还会导致杂技演员基本功的退化。有的杂技团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杂技剧,过度追求所谓的“诗意化”与“情节化”,过分强调和夸大编导的作用,忽视了演员不可替代的创造性。所有这些都是矫枉过正的做法。

大量艺术实践证明,一个杂技节目的成功,还要以体现杂技本质特征的技巧来取胜,即通过一系列高难技巧的组合与展示,让观众得到“难、险、奇、美、意”的综合艺术享受。

杂技就是杂技,杂技还要姓“杂”,“杂”体现在技巧的高难度与多样性上。姊妹艺术如体操、武术等均可借鉴来为其所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可用来适当包装,但这一切都是在尊重杂技艺术的前提下,都应以杂技的技巧为核心,所有手段都应为杂技艺术的“难、险、奇、美、意”来服务,而不应过分强调舞美、高科技手段作用,而忽视演员的真功夫。“花里花哨”搞出来的杂技节目,是变了调的东西,不仅无助于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还会弱化杂技艺术应有的审美功能。

眼下,某些杂技节目离开杂技艺术的本体特征,片面追求所谓的“诗意化”与“情节化”,过度包装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本来一个寻常的绳技节目偏偏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梦向远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尽管节目还是那个节目,技巧还是那些技巧,但光听名字一下子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近现代杂技节目进行适度包装,改变过去“耍变练”江湖卖艺式单调乏味的表演,以增强艺术美感和观赏性,自然无可指摘。当代杂技更是以追求艺术美学为目标。其中“难”主要是指高超的技艺,因为杂技是以技巧为核心的表演艺术,技巧是否高难往往成为衡量一个节目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奇”主要是指技巧结构方式上的离奇巧妙、出奇制胜;“新”自然是指技巧新、风格新和气质新;“美” 首先美在技巧结构的新巧上,其次美在完成动作的规格上;“意” 主要是指在不背离杂技技巧的前提下,能够紧密结合音乐、服饰、灯光等综合因素所创作出的新意境和美学意蕴。这也是杂技艺术有别于其他姊妹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

综上所述,杂技艺术无论怎么包装都要紧紧围绕杂技技巧这个中心来做文章,可以说技巧是一个杂技节目的根本和灵魂。因此,杂技不管在何时何代,都不能失却优秀的民族传统。我们应着力挖掘蕴藏在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以人体技艺优势打造杂技艺术精品。

杂技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一门以展示演员高难度技巧而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的艺术形式,也称之为“无语言的技巧性艺术”,这是杂技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根本所在。再者,从杂技漫长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本身就是一门兼容性比较强的艺术,惟其“杂”技巧才能千变万化,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适当追求诗意与情节化,增加节目的观赏性与思想内涵,是确有必要的,关键是应有个分寸,而且是恰到好处地把握这个分寸。笔者以为,灯光也好、服装也好,以及舞美、音效也好,都是为揭示杂技节目内涵、渲染与烘托舞台气氛而设置的。诗意化也好,情节化也罢,对杂技节目而言,只能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二者主次分明。总之,一切包装手段都应该围绕着杂技技巧这一本体特征,并最终服务于此。

以笔者之见,技巧是杂技艺术的灵魂与核心,一个好的杂技节目技巧是统帅和主导,只有在技巧统领整个节目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艺术包装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无论舞美编排的多么优美花哨婀娜多姿、音乐如何悦耳动听、服饰如何华丽夺目,它们统统都是“绿叶”,都是为技巧这朵“红花”来服务的。因此,跨界也好,混搭也罢,都应秉持:“红花”“绿叶”两相扶,跨界混搭应有度。■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舞美杂技
杂技的表演特色与内涵
杂技表演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