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十大产业保稳定脱贫纪实
2019-07-09菅峻青
◎ 菅峻青
繁峙县的贫困户们说:
咱端的饭碗是“永久牌”的!
2019年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在柏家庄乡安乐庄村的农田里,仍有数十群牛在啃食玉米杆子。
“这是我们的命疙瘩,下刀子也得出来!”放牛郎韩文杰指着眼前的一群牛说。“前年,我靠政府补贴、银行支持,购买了3头西门塔尔母牛,产下的公牛卖掉,母牛留下来喂大,卖了7头牛收入了5万多元,一下子就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像韩文杰一样的“牛郎”全县有6000余户,牛、驴等“六畜”共223万头(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10%,仅一个产业就带动1.4万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的67.4%。
在县城手工业园区,晋绣坊的800多位“繁峙绣娘”和“铭都”等箱包企业的4000余位“繁峙巧姑”,正夜以继日地赶制韩国的订单。
“真是雪中送炭啊!”今年34岁的贫困户刘圆美感激万分,“在移民工厂做缝纫机工,每月能领1500多元,两个孩子上学不发愁了!”
全县像刘圆美一样在工厂就业的贫困户就有2000多人,转移贫困劳动力25834人(次)。
如果把脱贫户中的“牛倌”和“绣娘”“巧姑”,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那“牛郎织女”最为贴切,而在繁峙,现实版的“牛郎织女”共同致富的好戏,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
2016年以来,繁峙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发展扶贫产业为根本保障,瞄准市场,依托资源,量身打造脱贫产业;合力造血,各路资金精准滴灌脱贫产业;昂起龙头,撅粗龙身,拉长龙尾,做强做大脱贫产业;长效机制,保障永久,激发内力,稳定收入,精心打造“永久牌”的脱贫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光伏脱贫、箱包加工、生态林果、特色劳务、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十大脱贫产业,211个贫困村全都有脱贫主导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8.1%;贫困户户均产业覆盖数2.5以上,全县3.58万个贫困劳动力都端上了永久牌的“铁饭碗”。
量身打造十大产业风生水起
繁峙县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27.5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931人,是忻州全市11个贫困县里贫困人口最多的县。
脱贫根本靠产业。繁峙县虽然铁矿、金矿资源丰富,钢铁、制金产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但全县脱贫产业却寥寥无几。据2013年出版的县志记载,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仅有21家,其中加工企业12家,养殖合作社9家,就业人数仅为1375人,而且是初加工多,深加工少;小作坊多,规模化少;赔钱的多,挣钱的少;季节性用工多,长年用工少,全县211个贫困村基本无产业,无经营主体。
两组数字形成了巨大反差,一头是21家扶贫产业,一头是61931名贫困人口,跷跷板的两头极不平衡,产业与贫困人口一短一长,难以实现脱贫。
扶贫产业是短板,当务之急是补齐短板,千方百计上产业、成规模。具体目标是“一村一品一主体、一乡一业一园区、百企千社带万户”。
选准产业是第一步。
“选产业,还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贫困户需求,无缝对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在党政联席会上,忻州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孔保宝明确要求。
“目的是让贫困户端上永久牌的铁饭碗。要通过脱贫产业布局和推动全县未来产业建好基础、扩大格局,形成主导产业和永续产业。”县长崔峥岭强调。
繁峙北靠恒山、南临五台山,两山形成一条长68公里、宽为34.82公里的滹沱河川。全县国土面积2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森林面积20万亩,草地面积127万亩,宜种植药材坡地30万亩,宜育林山地26万亩。
繁峙县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就业人数、增收目标,展开大调研、大申报、大讨论、大招商。
忻州市人大副主任、繁峙县委书记孔保宝(左三)在农发村调研肉牛养殖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种植业在优和特上下功夫,做好加减文章。“靠种植业难以脱贫,但它是基础和保障,是贫困户装到口袋里的第一把钱,不能忽视;种地要以市场为导向,啥好卖种啥;籽粒玉米不好卖,那就减少种植,改种饲料玉米和胡麻、藜麦等;随着生态改善,地下水位上升,水稻复产也成为可能;优化特色种植业,要新发展小杂粮、蔬菜等13个种植基地,以此来带动40314名贫困人口。”县农业局长王政首先发言。
养殖业在大而强上下功夫,做好优特文章。“全县草地面积127万亩,是畜牧业发展优势区域,又是农业部规划的北方农牧交错带重点区域县,养殖业可以大发展。除羊以外都要有大幅度的提升。牛的行情一直看涨,要从2.1万头增加到4万头以上;驴浑身都是宝,且供不应求,要从0.6万头发展到2万头以上;猪要从20万头发展到100万头以上;蛋鸡要从75万只增到140万只以上;兔肉价格高,要从1万只发展到10万只以上;再加上养羊,仅养殖业就有望带动1万多贫困户脱贫。”县畜牧中心主任高月平信心满满。
林果业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和脱贫两场攻坚战。“既要绿叶子,更要钱袋子。要重点发展繁峙城镇的白水大杏,神堂堡乡的苹果、核桃,岩头乡的沙棘,光裕堡乡的树莓;要连续三年完成退耕还林15.9万亩,其中涉及贫困户4.99万亩,生态治理10.9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0.6万亩,特色林产业2.1万亩,林果业要带动贫困户9296户。”县林业局长韩宏恩提议。
加工业在“量”上做加法。“加工企业是短板,要大力发展。要出台优惠政策,从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给予更大支持,力争打造3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要带动8000余家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5000余元。”农业局长王政说。
电商业在“促销”“品牌”上找出路。“在电商销售额4406万元的基础上,力争达亿元;2018年,要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要加盟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电商巨头,把繁峙名吃优特产品卖到全国,走向世界。”县商务局长钟文全建议。
劳务业在“技”上长本事。“建议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缝纫、刺绣、家政、护工、厨师、电工、焊工、驾驶等技能培训,每年要培训6000余人,安排就业4000人,其中贫困户要占到30%。”县劳动就业局长赵欣龙说。
旅游业在“活”字上立新功。“繁峙北靠恒山,南临五台山,境内西台、中台占据了小半个五台山,又距北京362公里、到雄安新区300多公里;繁峙美食脍炙人口,酒店业兴旺发达,五星级酒店1座、星级酒店11座、入住50人的酒店60多座。区位优势和接待能力,为打造食品基地和发展旅游度假创造了条件;再加上之后崛起的平型关、大智镜圆、灵岩山景区,紧密对接长城、太行、黄河三大板块旅游线路,必成大气!要新培育涉旅扶贫企业24家、农家乐25家,带动640家贫困户增收脱贫。”旅游中心主任宫成瑞说。
……
繁峙县县长崔峥岭(左二)在繁城镇东峪村箱包加工厂调研
引进新型产业。
光伏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县乡村领导干部带头引进产业。2017年,忻州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孔保宝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一周,引回山东奥博电力和北京岭上田园红树莓两个项目。学习期间,他意外获悉山东奥博已在日本订购设备,要在全国各地建分厂的消息。他迅速与奥博联系,恳请把厂子建在繁峙。老总被他的真诚感动,很快就来繁峙考察,忻州市长郑连生给予大力支持,将7个县的购销订单交给奥博。“第一次来繁峙考察,第二次就签订了合同,三个月就正式投产。”孔保宝高兴地说。引进青岛奥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年生产1GW光伏组件,生产、销售、安装、售后一条龙,除满足本县30mw集中式电站和117个村级光伏电站外,还辐射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陕西、河南等省份,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带动642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手工业星火燎原、遍布乡村。“箱包、服装制作等手工业可以成为全乡的脱贫产业。”恒涧乡党委书记方笔计底气十足。“2014年,白坡头村长杨永胜从白沟购进17台缝纫机,由销售书包转为生产书包,迈出了创建扶贫工厂的第一步;2016年,白坡头村的箱包厂由17人发展到28人,工人月计件工资由800多元提高到2400——2500元。”方笔计细说扶贫工厂的发展。白坡头村箱包产业的星星之火让县领导们眼前一亮。2017年,繁峙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研究出台《繁峙县推进手工业发展奖励补贴政策》;同年7月,县长崔峥岭奔赴雄安新区、白沟等地,宣传优惠政策、聘请招商团队;从此,繁峙县紧抓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外迁低端产业的机遇,开始积极引进箱包、服装、制帽、插花等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药材业建好基地、配好龙头。“县志记载:恒山黄芪是‘中国黄芪’之正宗,产业化发展中药材一定能行;全县宜种植药材坡地面积30万亩,药材种植10——20万亩皆有可能。要全力推进繁峙恒宇天然草本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让中药材产业成为近期可脱贫、中远期可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可带动1950贫困户脱贫。”靠近恒山的柏家庄乡党委书记杨文斌说。
越调查方向越明确,越讨论思路越清晰,越招商产业越具体,最终选择了: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光伏脱贫、箱包加工、生态林果、特色劳务、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十大脱贫产业。
合力造血 各路资金精准滴灌
“1头1吨重的西门塔尔育肥牛能卖2.5万元,拉到文水县屠宰后就能卖到5万元,价钱翻了一倍。谁都知道,屠宰后肉牛有增值的最大空间,但是,建一个现代化的肉牛(驴)屠宰场需投资上亿。”繁峙万锦肉牛育肥场老板侯玉平深有体会。
产业上规模,瓶颈在资金。
“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融资非常难!”繁峙绿源亨通公司原连生说。
脱贫产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决定脱贫的决战、决胜。
繁峙县破解资金难,一靠开源节流,打造金山银山,压减一般性支出,为农业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二靠创新模式、合力造血、精准滴灌。
繁峙县连续5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0769万元,增长6.06%,可用财力增加到204881万元;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0914万元,增长11.92%,可用财力增加到232713万元;2018年1-10月,财政总收入完成45910万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7.17%,预计当年可用财力8.9亿元;另外,2018年土地收入也取得了突破,1-10月份全县土地增减挂收入4.56亿元,土地占补平衡收入1亿元。
财政投入强产业。2015年,县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739.18万元;2016年,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整合资金增加到23006.3635万元;2017年,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整合资金增加到27740.747万元;2018年,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整合资金增加到44571.267万元。
财政担当抗风险。一是增强能力。县政府将土地增减挂钩收入5亿元资金存入农商行,农商行在已有限额的基础上,再增加3500万元的扶贫再贷款限额;二是风险共担。政府提前将3635万元担保金放到银行的‘风险补偿资金池’,银行按1:8的比例发放产业扶贫贷款;县政府投入银行周转金5500万元,银行以1:3放大贷款,减少了银行放贷风险;三是按季贴息。每季度末,县政府及时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到金融单位,有效激发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政府与金融机构联手管控和打击失信群体,帮助金融机构收回1500万逾期贷款,杜绝了金融扶贫是“免费午餐”的现象发生。
金融监管单位政策传导,层层加压。繁峙县分管金融副县长挂帅,带领由人民银行、银监办组成的协调组,多次到市分行、省分行申请追加授信,促使繁峙县成为各商业银行完成扶贫任务的重点县,2018年,繁峙金融扶贫放贷全省第一;山西银监局在繁峙召开“山西银行业金融扶贫现场推进会”,推广繁峙经验,要求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多渠道、多举措、多方式发放小额贷款,更好地支持地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繁峙县人民银行和监管办连续召开7次会议,要求加快各类扶贫贷款的投放进度。
金融贷款雪中送炭
“邮储银行是我们的及时雨和救命人!”繁峙俊青合作社社长韩俊青满含热泪地说。猪圈盖了一半,就没钱了,跑了几家银行,无人搭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向邮储银行求救。庄俊芳行长,马上就带着信贷员冒着大雨,赶到后掌村实地填写调查表,连夜召开审贷会,第二天就将20万元资金送到我们手中;猪快出栏时又是口蹄疫流行,猪场面临倒闭,又向邮储银行求救。“不贷给必死无疑,再贷有还款希望。”邮储银行冒着风险又贷款30万元。如今,该企业不仅信守承诺如期还款,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100头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头,安排贫困劳动力20 多人就业。
“产业发展最需要资金的时候,繁峙县各家银行都很给力!你看,2015年以来,全县投入扶贫资金50.24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就为25.11亿元,占到一半,而且是逐年递增,2016年为5.04亿元,2017年就增加到9.01亿元,2018年前10个月就投入了9.75亿元。”繁峙县人民银行行长殷巧文指着一份统计报表介绍。
繁峙农商行是发放产业扶贫贷款大户。报表显示:2015年以来,该行发放产业扶贫贷款61067万元。2018年,繁峙县农商银行计划投放18700万元,实际投放产业扶贫贷款为19600万元,超计划4.8%,位居各行之首。繁峙全县有50多万只羊,却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屠宰场,养羊户的收入大打折扣,拥有1200只羊的繁峙牧业有限公司,想建屠宰场却缺少资金,农商行闻讯后及时给予了1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上了一条屠宰、分割生产线,带动了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繁峙县邮储银行2018年计划投放产业扶贫款500万元,实际投放560万元。天河牧业公司从澳大利亚购买500头安格斯肉牛,急需贷款600万元,繁峙邮储银行创新模式、简化程序,量身打造了“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的全省首个“助牛贷”,帮助企业贷款600万元,顺利渡过了难关。
带资入股,抱团发展。据忻州银监局繁峙县办事处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县各商业银行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840万元,目标完成率263.29%。其中繁峙县农商行计划投放5700万元,实际投放6719万元,为银行之首。金山铺乡农发村是上世纪由省农发行出资新建的移民村,24个小山村的移民,从山上搬到平川后,条件有所改善,但穷根未拔。全村417户1184人中仍有136户406人生活在贫困线上。2017年,53岁的贫困户耿小四想养牛致富,但拿不出买牛的本钱,针对像耿小四一样的贫困户,县农商行量身打造推出一款“扶贫贷5+模式”,将阳光雨露撒向了千家万户。靠“扶贫贷”模式资助,耿小四购买2头母牛滚动发展,收入2万多元。繁峙县邮储银行还把办公室和移动贷款设备搬到贫困村,开展上门服务;邮储银行将贷款年龄放宽到65岁,让超过60岁的贫困群众,赢在脱贫起跑线上;2017年,邮储银行为343个贫困户办理了光伏扶贫贷款,每家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3500元,该行信贷员郑天翔也因为其贷款净增数位居全市第一,先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信贷人员”,后又被省行选中在全省各地巡回演讲;2015年以来,繁峙县农商、邮储、建设、晋商、农业、新田村镇、浦发7家银行,共投放小额贷款46856.65万元,其中农商行第一,为32976万元。
昂起龙头 撅粗龙身 拉长龙尾
“好大一片呀!”砂河镇后河村的天河牧业让人惊呆。
“投资3500万元,占地100亩,牛舍9000㎡;这是澳大利亚安格斯肉牛,今年共出口香港、澳门活牛2400头,现存栏2000头;那是与澳大利亚一科技公司联手合建的安格斯肉牛冻精生产线。”天河牧业董事长刘六六边走边介绍。
“如今,全县像天河一样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47家、合作社1200多家,形成了百企千社带万户的喜人局面,这完全是政策链带动产业链的结果。”常务副县长居清平说。
繁峙县出台含金量极高的“十大”产业扶持政策,涉猎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光伏业、手工业等13大类67项奖补条例,同步配套“十大”产业工程实施办法、十方面实施细则和十二个行业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构建“1+N”的产业扶贫体系,全面打造“十大”扶贫产业链条。
以奖代补扶龙头。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政府奖励300万元外,银行贷款优先、享受4.3%——5%的贴息;超过100头以上的养殖合作社,奖励5万元,购置铡草机补贴50%;建养殖小区,补助200元/㎡;配套建设的‘三防’(防雨、防渗漏、防外溢)污粪堆积池补5万元; 政府出资50万元,创建“繁峙黄芪肉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金驴产业扶贫示范县”……
优惠政策,吸引了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铁矿老板白计平在2010年投资5558万元建设胡麻加工企业后,又投入研发资金9000万元提升产品质量;铁矿老板刘六六成立万恒药业,投入0.5亿元,转型加工中药材;嘉盛龙大酒店老板杨维新,投入0.8亿元,改造盐碱荒滩4000余亩、配套滴灌水利设施、上马蔬菜加工生产线;煤老板原连生成立绿源亨通,投入资金8000万元,发展订单农业,加工农副产品;大同拆迁公司老板张利国成立兆丰农林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设黄花菜基地;恒盛鑫粮食收购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万亩小杂粮种植加工基地 ……目前,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1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7家。
优惠政策,让养殖产业昂起龙头。田源毛驴养殖科技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金驴养殖示范区”,存栏肉驴1200头,带动发展1.3万头,延伸产业链、循环开发驴奶粉、驴胎盘等产品; 万锦肉牛投资5000万元,瞄准香港、澳门肉牛高端市场,高标准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存栏肉牛1200余头,出口港澳活牛2000头;繁峙牧原投资12.5亿元,建立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带动生猪产业成为全县快速脱贫产业;富云牧业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占地200亩的养殖园区,存栏产蛋鸡50余万只,日产鸡蛋25吨,日销往北大、清华、人大等知名高校12吨;绿洲兔业投资800余万元,建设养殖场、加工厂、屠宰场,饲养1000多只母兔,年出栏4万只肉兔,加工2万只兔肉,产品远销蒙渝川等地…… 目前,养殖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大型龙头企业16家。
围绕基地引龙头。砂河、大营、金山铺等乡镇,怀抱滹沱河,自古就是蔬菜产地。但是因为没有加工企业,三个乡镇的万亩蔬菜只能靠邻县的老板收购,价格低不说,有时卖不出去还要烂在地里。2017年,县里引进了山东晋鲁诺佳蔬菜加工企业,在政府贴息、银行贷款400万元的支持下,投资1.2亿元,在老泉头村建了两个脱水蔬菜加工厂,年产量6000吨以上,产品三分之一出口日本,三分之二供应“康师傅”,一下子就摘掉了万亩菜农的愁帽;看着加工蔬菜的企业发大财了,一家叫紫堂春的专业合作社也紧步跟上,大手笔投入3500万元,改造盐碱荒滩、沼泽荒地近4000亩,上马滴灌水利设施、蔬菜加工生产线。4000亩胡萝卜,亩产万斤,以0.5元/斤卖掉,毛收入就2000多万元,没开机器就赚了大钱。
发展基地壮龙身。繁城镇赵庄村白水大杏异军突起。政府先后投资220万元打井、修渠、填沟、治河、建蓄水池,积极为壮大产业创造条件,村民由被动变为主动,种植由最初的30户、130亩发展到全村330户、5100亩,现在又滚动到周边15个村、2.3万亩,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1.5万元,赵庄村也先后荣获山西省“一村一品红旗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树莓,中草药称其为覆盆子,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第三代水果中的黄金果,在北京超市零售价格高达100元/斤,浑身都是宝,其根、茎、叶不仅有药用价值,还在食品、化妆、保健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2017年,省人防办和繁峙县联合引进树莓项目,在光裕堡乡大木瓜村成功试种432亩,后又在宽坪村扩种480亩。为解决水源问题,省人防办和县政府筹措资金200万元,修渠引水、膜下滴灌;2016年——2018年,以赵庄白水大杏、神堂堡苹果核桃、光裕堡乡红树莓种植三大园区为引领,全县新造林及经济林提质增效17.37万亩;全县打造出特色小杂粮、蔬菜、中药材、黄花菜等13个种植基地,发展优质特色种植41.6万亩,中药材种植达到15万亩以上。
拉长链条配龙尾。丰收的年景,果贱难卖,可是果脯的行情却一直很好,价格稳定在30元/斤左右。2016年,在政府300万元奖励资金的支持下,绿源亨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新建一条白水杏加工生产线、6座烤房、3座恒温库,日加工1.5万斤白水杏,公司每年以每斤1——1.5元的价格,与杏农签订30万斤的订单,解决了杏农的后顾之忧;歉收的时候,繁城镇赵庄白水大杏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和育苗,果农收入至少也在200万元以上;黄花菜行情好、产量高、全县推广种植5000亩,但是,黄花菜不宜保存和长途运输。对此,繁峙县兆丰农林牧基地,投入1500万元建设恒温库,加工黄花菜;北京岭上田园公司在建设万亩树莓基地的同时,还在光裕堡村投资850万元,配建了一座年产1万吨的有机菌肥厂,消化处理树莓秸秆和本地的禽畜粪便,为树莓基地生产有机肥; 繁峙富云牧业投资800多万建设屠宰场 ;北辰牧业投入1000万元,新建20万只肉羊屠宰线引进全产业链。繁峙“十大”扶贫产业中最亮眼的要数光伏产业和手工业产业。繁峙仅有63.725mw的光伏装机容量,却引来了一个年生产能力为1GW光伏组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青岛奥博新能源。靠得是什么?山西奥博(繁峙)基地经理薛守春说: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大势,地利就是良好的区位优势,原料供应和市场销售都可做到朝发夕至,有些地方还可做到一天打一个来回;更主要的是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从项目选址到投产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如今,山西奥博已形成市场、销售、安装、售后完整的产业链条,年产值5000万元,年销售5000万元,光伏产品不仅占领着山西市场,还辐射河北、内蒙、陕西、河南等省份;目前,繁峙已顶替雄县、霸州等县,成为河北白沟的箱包加工基地。在免费提供厂房、免费使用缝纫机、政府承担物流费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已有帅王皮具、骏凯服装、铭都箱包等63家企业落地,57家投产,覆盖了75个村庄。恒涧乡箱包加工业已成为带动全乡1745户4379名贫困人口的新引擎。全乡箱包加工点由白坡头村扩展到14个村,缝纫机已由2015年的26台发展到223台,就业人数由25人增加到152人。
创新模式 让产业黏住贫困户
“靠这个厂子,我翻身了!” 正在晋鲁诺佳蔬菜加工厂翻炒胡萝卜的摘帽贫困户张小明激动地说:“今年,我家的12亩地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每亩收入400元;在地里种茴子白,月收入3600元;茴子白收割后,又在车间干活,月收入4500元,年收入5.28万元,一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产业脱贫模式,让产业与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千方百计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通过干中学、学中干来增强发展能力,稳定提高收入。”县长崔峥岭特别强调。
三产融合促就业、保增收。繁峙县在各乡(镇)打造“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稳定增收。
所有贫困户的第一茬收入都来自种植业。全县优质特色种植41.6万亩,带动贫困户1.85万户;中药材种植15万亩,带动贫困户3950户;2016——2018年,新造林和提质17.37万亩、退耕还林15.9万亩,带动贫困户8566户。
第二茬收入来自加工业或服务业。老泉头村贫困户张贵平,不到40岁就因姑娘车祸致残背上了一身债务,一筹莫展的时候,诺佳公司给他家送来了“金饭碗”,他当装卸工一天收入500元,妻子张三女在车间削萝卜根一天收入200元,很快就摘掉了贫困帽子;柏家庄乡安乐庄村的贫困户王彩霞,除种植9.3亩小杂粮、养牛2头、养驴2头外,还在本村的箱包扶贫工厂干缝纫机工,年收入14000元。目前,全县加工业55家,带动贫困户1420户,户均年收入2 -3万元;手工业工厂63家,覆盖全县13个乡镇75个贫困村(移民安置点),带动7162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占到34%),人均年收入15000元以上;光伏装机容量63.725MW,带动贫困户6293户;农村电商产业带动贫困户596户,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667户,运输业、超市等三产带动贫困户600余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抱团发展,享红利、促共赢。通过1+X的模式(1代表贫困户,X代表经营主体和政府、银行、保险、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将贫困户有效嵌入到产业链条上,实现多方共赢。
首先受益者是贫困户。就以龙泉村张小明为例,土地流转费、种植蔬菜费、工厂务工费,年收入5.28万元。合作社也是赢家。以龙泉村涌泉合作社为例,有两项收入:一是村集体土地出租每亩收入300元,晋鲁诺佳占地52亩,村集体年收入15600元。二是晋鲁诺佳销售收入按村集体占四成的25%分成。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接近原料地,无缝对接;蔬菜品相好,无农药残留;比山东运距短,出口成本低;最主要的是企业建厂县里边给予的大力支持,贷款400万,贴息3.8厘,收购蔬菜每斤补助0.01元钱;银行也通过放贷增加了收入。
县里收获也很大。这些新发展的脱贫工厂不仅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还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造血功能,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能做为我能做!贫困户摘帽后主动出资入股建厂。晋鲁诺佳加工厂年加工蔬菜为11万吨,可废料就占近三分之一,这些废料不清除污染空气,清除还很费工费钱。为变废为宝,村集体准备集股筹资150多万,建一个饲料厂和一个有机肥厂。张贵平听说后几次三番要求入股20万元,张小平听说后也要求集资10万元,村里的77户288人脱贫后,或多或少都有这个要求。
技能提升,长本事、闯市场。没技术是致贫主因,繁峙县变输血为造血,靠立业来立志,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统一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通过“技能培训+交通补贴+薪金”模式,鼓励贫困劳动力身怀技能,勇闯市场。繁城镇贫困户王玉香腿残志坚,走出了金灿灿的人生。培训合格引进门,心灵手巧功夫深,她的刺绣作品《五台山全景图》被省政府选成国礼,送给来访的泰国公主诗琳通,她也华丽转身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年收入4万多元;下茹越乡福连坊村37岁的贫困户梁存芳手足残疾、中年丧夫,但是她用灿烂笑容坦然面对人生之大不幸。糊一个纸袋小的7分、大的1毛6分钱,她说:我手里糊着纸袋,心里却想着明年高考的闺女、中考的儿子。我把这些袋子看成是孩子们早餐的鸡蛋、午餐的红烧肉,糊10个袋子,就能挣一颗鸡蛋,孩子就是我干活的动力;在考一个驾驶证政府补贴2000元的政策激励下,全县有300多个贫困劳动力踊跃报名参加培训,50名考取驾驶证的就如期就业。砂河镇义兴寨村37岁的贫困户王俊喜,经培训拿到了B2驾驶证,在金鼎矿业开上了自卸车,月薪2000多元;繁城镇刁儿泉村35岁的贫困户李玉龙,在县培训班学会了电焊工技术后,在街边开了个焊工车间,月收入5000—6000元。截至目前,全县培训13120人次,2018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1274人,总收入3.47亿元,人均务工收入16287元,发放交通补贴1372万元。
产业跟着移民走,拔穷根、稳增收。既要房子,更要票子,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实现住房安全确实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但更多的幸福感则来源于稳定增收的保障。繁峙县采取“4+1”后续保障模式,新建移民小区配套两座工厂,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稳定就业。“4+1”即:采取整村搬迁退耕还林、光伏扶贫、土地复垦、荒山造林“四个全覆盖”+家门口就业的模式。
冬日的夜晚,位于南城的移民新村幸福小区楼房上的窗户大都亮着灯光。“城里人的日子真好呀!”刚从超市赶回来的37岁的贫困户韩芳翠由衷地赞叹。住进移民新村后,她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赶8点就到家门口的箱包厂上班,中午12点下班接孩子,回家做饭,月收入1400元,老公在建筑工地打工,年收入三四万元;“城里人也就这样吧?”正在奥博能源电力厂享受免费午餐的45岁的贫困户周翠英满意地说道。从下茹越乡乔家窑村搬到移民新村后,她每天都在厂里上班,年收入2万多元,三个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念书,老公在城边上的铁选厂上班,年收入4万多元。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个个都有工作,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怎么办呢?“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也出台了资产收益模式,保障脱贫路上一个不落。目前,全县发放资产收益分红3608万元,惠及贫困户10218户。”县长崔峥岭回应:“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结对帮贫。县内共有103家民营企业与140个贫困村结对帮贫,捐资3927万元,吸收贫困户带资入股(社)4475万元,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脱贫;799名人大代表、125名政协委员与3441户贫困户结对,开展‘助推脱贫攻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捐资234万元。”
2019年4月繁峙县摘贫帽公示。 经市县自评,脱贫退出14项指标全部达标。“达标过线只是阶段性成果,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忻州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孔保宝信心十足。对摘贫帽之后的后续工作,他态度坚决地表示:“一要牢固树立‘四不摘’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提升,确保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二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巩固提升举措。已脱贫的要巩固、未脱贫的要攻坚、整体上要提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好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兜底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三要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始终坚持把高质量脱贫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