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九十三辑】93网上语言对北京土话的冲击

2019-07-09

北广人物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词儿土话热词

《北京话》作者刘一达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大量流行语,是对传统北京土话的冲击,那么,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出现的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对北京土话的一次大颠覆。

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新生代语言,大胆地叫板传统,毫无束缚地创造,或者说编造新的词汇,使传统的语言书写习惯和发音规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瓦解,并无可奈何地看着它大行其道。

网络时代的发展迅雷不及掩耳,从“BP机”到“大哥大”,用了七八年的时间;从台式电脑到到手提电脑,用了五六年时间;从笔记本电脑到手机用了三四年时间;从微博到微信,只用了两年时间,用户就发展上亿,现在全国的手机微信用户至少4个亿,面对这样的空间,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焉有不变之理?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当理念变成撒了欢的野马,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的时候,语言就成了人们想象的翅膀,任何人也无法拔掉它的羽毛。您虽然不习惯、不理解、不认同这类语言,但对不起,您无法堵住网民的嘴,让他们不说。

因为,当你正在对这个词犯矫情的时候,可能又出现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新词儿。您说您有脾气吗?所以网络时代的流行语,不叫流行语,叫“热词”。这个词儿看着就烫人,也许就是网络时代的语言特征。

试举几个网络时代语言变化的例子:

过去叫“开会”,现在叫“论坛”;

过去叫“单位”,现在叫“机构”;

过去叫“集体”,现在叫“团队”;

过去叫“目录”,现在叫“菜单”;

过去叫“隐蔽”,现在叫“雪藏”;

过去叫“家蹲儿”,现在叫“宅男”;

过去叫“痛快”,现在叫“爽歪歪”;

过去叫“发疯耍泼”,现在叫“非理性亢奋”;

过去叫“以前”,现在叫“过往”;

过去叫“精瘦”,现在叫“骨感”;

过去叫“减肥”,现在叫“塑身”;

过去叫“叫花子”,现在叫“犀利哥”;

过去叫“半老徐娘”,现在叫“资深美女”;

过去叫“张扬”,现在叫“刷存在感”;

过去叫“搞小团伙”,现在叫“建朋友圈儿”;

过去叫“关系紧密”,现在叫“零距离接触”;

过去叫“铁哥儿们”,现在叫“战略合作伙伴”;

过去叫“沉默”,现在叫“潜水”;

过去叫“欣赏”,现在叫“点赞”,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热词都冒着热气儿,带有一种新鲜感和新奇感,让人觉得挺好玩儿,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对这类语言发生兴趣,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说,无形之中起到了传播的作用,很快使它成为新的流行语。

细琢磨,网络时代的热词,第一个来源肯定出自网络。因为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网”住了,您想不沾“网”,或者脱离“网”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离不开手机的时候,您就明白什么是网络时代了。

网络时代的主要信息传播是手机的微信、微博。几年前,有个词叫“一网打尽”,意思是不用看报看电视,要知天下事,只要上网,全都能知道。现在是“一微打尽”,手机微信已经一统天下,微信的编辑叫“小编”,微信的写手叫“大 V”、“公知”,还有一批“段子手”、“喷子”等等,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制造出热词来炫目,赢得点击率。

插图李滨声

猜你喜欢

词儿土话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湘南濒危土话的程度分级及其性质
本期特训主题 好词儿和臭词儿